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妇分娩期疼痛护理中将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对降低产妇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选取人数为70,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联合心理护理,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分娩疼痛评分和心理情绪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在与对照组产妇进行比较时,实验组产妇的VA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更低,各项组间数据差异较大,表明实验组产妇的心理情绪更好,疼痛评分更低,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在产妇分娩期将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可将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改善,缓解其疼痛症状,对促进产妇顺利分娩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皮下持续输注癌痛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癌痛和爆发痛,以及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和快速调整。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突出了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的特色和皮下途径给药的独特优势,PCA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预先设置给药参数,由患者"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的镇痛技术,PCA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并有效镇痛,及时治疗爆发痛。皮下组织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良好,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开了消化道的吸收和首过效应;可选择的皮下穿刺部位多,不受血管条件的限制;皮下留置针可较长时间留置,微量药物不易蓄积。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高。由口服转换为皮下途径给药的等效剂量为2∶1,按照此计算等效剂量的2/3量开始实施PCSA,然后再进行个体化滴定。在选择微创给药方法治疗癌痛时,可优先选PCSA。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并验证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与疗效评定中国量表。方法1.制定暂定版量表:根据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临床特征及目前国际常用的疼痛诊断量表,结合我国疼痛临床的实际情况,制定量表的初稿,经专家组审议和预调查修订后形成暂定版量表;2.暂定版量表的验证:从国内8个研究中心随机调研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118例,非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112例;3.量表的效度(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包括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的检验,并行诊断性评价。结果暂定版量表的效信度良好,其中,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5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59.481%,各条目因子载荷介于0.407与0.739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建构的模型拟合相关参数良好:χ2/df为1.760,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为0.058,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01,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868,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20,增量拟合指数(IFI)为0.922,Tucker-Lewis指数(TLI)为0.904;AUC值为0.773,敏感度为85.6%,特异度为63.4%,截断值为66.5。结论本研究制定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与疗效评定中国量表效信度良好,量表结构稳定,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对疼痛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所选择分析的50例患者均为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了多发性肋骨骨折疾病治疗的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的分组措施将患者随机性分成了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前提下增加疼痛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中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值评分进行对比不存在意义,对照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比观察组高,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情况患者护理过程中,疼痛护理对减少患者疼痛有较好的效果,可极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疼痛及愈合的影响。方法:样本对象为70例我院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均分布在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即常规护理组与观察护理组,每组各纳入35例样本。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创面I期愈合用时及VAS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护理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且该组患者创面I期愈合用时也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果比较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创面的疼痛程度,同时促进其创面愈合,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累积方式下宫颈癌放疗累积剂量,并分析直肠累积剂量与放射性直肠炎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78例已完成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资料,对其中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的49例患者分别采用直接"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累积方法(S-DVH组)与图像形变配准方法(DIR组)获得累积剂量(EQD2Gy),并统计该278例患者S-DVH法的直肠累积剂量(D2.0cm3、D1.0cm3、D0.1cm3)。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DVH组较DIR组的高危临床靶体积D90%高2 Gy[(88.66±5.75) Gy∶(86.66±5.54) Gy, P<0.05],膀胱D2.0cm3、D1.0cm3分别高2.13Gy[(82.46±6.91) Gy∶(80.33±6.86) Gy,P<0.05]、2.35 Gy[(88.46±4.37) Gy∶(86.11±3.93) Gy,P<0.05],直肠D2.0cm3、D1.0cm3分别高[1.99 Gy (72.49±5.17) Gy∶(70.50±5.03) Gy,P<0.05]、2.71 Gy[(78.87±4.50) Gy∶(76.16±4.14) Gy,P<0.05]。直肠D2.0cm3、D1.0cm3、D0.1cm3与放射性直肠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两组累积剂量不同但均在可接受范围,临床上为了简便可用S-DVH法评估。直肠D2.0cm3、D1.0cm3、D0.1cm3可用于预测直肠放疗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咽癌螺旋断层放疗中患者颈部轮廓横径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螺旋断层放疗的15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每周记录患者颈部轮廓横径及体重。分析放疗期间患者颈部横径的变化规律,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体重变化与颈部轮廓横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放疗期间颈部轮廓横径均与放疗前明显不同,在放疗第4周出现了明显的缩小。颈部轮廓横径缩小的程度与体重下降的程度高度相关(r=0.803,P<0.05),与性别呈中度相关(r=0.523,P<0.05),此外,颈部轮廓横径缩小的程度与患者年龄、TNM分期、GTVnd-L平均剂量、GTVnd-R平均剂量、PTVnd-L平均剂量、PTVnd-R平均剂量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鼻咽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期间,患者颈部轮廓横径会发生一定规律的缩小,且在放疗第4周缩小最为明显,应该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伴有腺样囊性癌的混合型癌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2018—2021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宫颈伴有腺样囊性癌的混合型癌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检测,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绝经后老年女性,平均年龄74.7岁。临床症状为无明显诱因阴道出血。1例为内生性肿瘤,2例为外生性肿瘤,平均直径3.3 cm。2例行根治性手术,浸润宫颈外1/3层、中1/3层,淋巴结均未见转移性癌;1例患者仅行组织活检。镜下观察,3例以筛状结构为特征,筛孔内充满嗜碱性黏液样物质,周围有双层细胞排列的小管状结构,瘤细胞胞质少,具有宫颈基底样细胞特点。3例均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鳞状细胞癌,其中1例同时合并有非特异梭形细胞肉瘤样成分。免疫表型上,p63免疫组织化学可显示双层上皮结构,外层上皮阳性,但S-100蛋白标记外层上皮呈阴性,CD117、p16INK4a(克隆号E6H4)和MYB蛋白检测阳性;3例PD-L1(克隆号22C3)肿瘤伴随诊断综合阳性评分均小于1。1例患者术前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另2例术后组织切片RNAscope原位杂交检测示高危型HPV感染。采用断裂分离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3例均未显示MYB基因重排。随访时间平均23.3个月(分别为36、28和6个月)。2例行手术及放射治疗,无病生存。1例仅行放射及药物治疗,带瘤生存。结论宫颈伴有腺样囊性癌的混合型癌临床极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肿瘤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无MYB基因重排,且具低PD-L1免疫反应性。根治性手术加放化疗目前仍是主要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病理。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实验组A(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24例,实验组B(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腺肌病)21例,实验组C(子宫内膜癌)25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A肿瘤组织病理分级优于实验组C,肌层浸润浅于实验组C,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肿瘤组织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淋巴转移、病理类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多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组织分化、较浅的肌层浸润,无较严重的高危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 对膝关节骨折术患者使用疼痛控制护理,对于患者的锻炼依从性与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实验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4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实验时间为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利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42例患者,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2例患者,疼痛控制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锻炼依从性等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锻炼依从性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锻炼依从性为83.33%,组间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锻炼依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SOX21-AS1及SOX2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共43例,其中正常23例,宫颈癌20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所有标本中SOX21-AS1及SOX21的表达水平,分析SOX21-AS1及SOX21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组SOX21-AS1和SOX2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相关分析显示,SOX21-AS1与SOX21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00)。SOX21-AS1与SOX21的lncRNA表达量均随年龄增大、FIGO分期增高、出现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增加而增高,其中SOX21-AS1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增高关系最密切(P=0.001;P=0.025);SOX21表达量与FIGO分期增高关系密切(P=0.027)。与之相反,SOX21-AS1随组织学分级增高表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SOX21-AS1及SOX21表达在宫颈癌中诊断价值,结果显示:二者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11(95%CI:0.826~0.996)和0.946(95%CI:0.879~1.000)(P=0.000);敏感性分别为70%和95%,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7%。结论SOX21-AS1及SOX21在宫颈癌中异常高表达,对宫颈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宫颈癌诊疗新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