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两针固定法"预防合并高危因素直肠癌患者在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后造口脱垂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连续收治的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Miles)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手术的23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造口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针固定组(102例)和传统固定组(1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造口脱垂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转归。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两针固定组手术时间较传统固定组明显缩短[(1.4±0.3)d比(6.3±0.7)d,t=-65.615,P<0.001],造口脱垂[2.0%(2/102)比12.3%(16/130),χ2=8.550,P=0.003]、皮肤黏膜分离[3.9%(4/102)比20.0%(26/130),χ2=13.123,P<0.001]、造口回缩[0比14.6%(19/130),χ2=16.237,P<0.001]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造口旁疝及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合并高危因素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两针固定法固定Miles术乙状结肠单腔造口可以有效降低术后造口脱垂等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将特质性事后加工过程量表(post-event processing inventory trait,PEPI-T)进行汉化并验证在高中生群体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首先,对问卷进行翻译、预施测、调整语句并回译,并确定最终中文版问卷。共有947名高中生(15~19岁)接受问卷施测,选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简化情绪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作为效度指标。结果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PEPI-T中文版(Chines version of PEPI-T,PEPI-T-C)仍沿用原量表的三维度结构:自我评价、频率和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结构效度(χ2/df=2.59,RMSEA=0.04,CFI=0.97,TLI=0.95,SRMR=0.03)。PEPI-T-C及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8和0.44~0.75;PEPI-T-C及各分量表与社交焦虑和抑郁呈现出显著相关(r=0.22~0.43,均P<0.01);强度评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相关(r=-0.11,P<0.01),PEPI-T-C及自我评价、频率评分与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PEPI-T-C在中国高中生群体中的信效度尚可接受,可用以测量高中生的特质性事后反刍,在未来研究中需进一步在其他青少年群体中对PEPI-T-C进行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重症患者经鼻肠管喂养的护理临床实践证据,为纠正喂养不耐受、营养不达标提供护理依据。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2015年1月31日—2019年9月30日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Cochrane Library、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国际指南图书馆、医脉通、PubMed、CINAHL、Embase、UpToDat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涉及重症患者经鼻肠管喂养护理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最佳实践、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及原始研究。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和汇总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其中,2篇指南来源于美国重症医学会和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3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4篇证据总结,10篇RCT研究,3篇类实验研究,1篇诊断性试验研究。总结临床适应性证据24条,涉及10个方面内容,即鼻肠管置入指征、导管材质、置入体位、置入方式、确认方法、喂养方法、固定、不耐受、导管堵塞、留置时限等。结论本研究为重症患者经鼻肠管喂养提供了管理流程与循证证据,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安全实践与深入的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GI)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相关性及HGI在DCAN发病风险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 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及舒张压、体质指数(BMI)等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并计算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留取24 h晨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根据FPG与HbA1c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计算HGI。根据HGI 数值,采用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低HGI组、中HGI组及高HGI组三组,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²检验分析各组间基线资料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CAN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9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DCAN组293例,非DCAN组700例,DCAN的发病率为29.5%(293/993),低HGI组(331例)、中HGI组(331例)及高HGI组(331例)三组DCAN的发病率分别为15.1%(50/331)、28.7%(95/331)、44.7%(148/331),随着HGI水平的增高,DCAN的发生率随之增加,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9.5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始模型显示,随着HGI的增加,DCAN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优势比1.445,95%可信区间(CI)1.281~1.629),P<0.01]。在校正年龄、糖尿病家族史、FPG、HbA1c、hs-CRP、UACR>30 mg/g、eGFR、BMI、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混杂因素后,HGI为DCAN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578(95%CI 1.378~1.808),P<0.01]。高HGI 组患者发生DCAN的风险是低HGI 组的4.545倍(95%CI 3.137~6.585,P<0.05),中HGI组发生DCAN的风险是低HGI 的2.262倍(95%CI 1.541~3.320,P<0.05)。结论HGI与2型糖尿病患者DCAN发病密切相关,HGI检测有望用于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个性化风险评估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