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相关性腹膜炎(PD-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是PD的严重并发症,防治PDAP对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近期发布的2022版国际腹膜透析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itoneal Dialysis,ISPD)有关PDAP防治指南中,对于难治性腹膜炎(refractory peritonitis)、再发性腹膜炎(recurrent peritonitis)、复发性腹膜炎(relapsing peritonitis)、重现性腹膜炎(repeat peritonitis)、腹膜炎相关导管拔除(peritonitis-associated catheter removal)、腹膜炎相关转血液透析(peritonitis-associated haemodialysis transfer)、腹膜炎相关死亡(peritonitis-associated death)、腹膜炎相关住院(peritonitis-associated hospitalisation)等概念均赋以明确定义,提出了一些新的腹膜炎类型和预后概念,如PD前腹膜炎(pre-PD peritonitis)、肠源性腹膜炎(enteric peritonitis)、导管相关性腹膜炎(catheter-related peritonitis)及腹膜炎的临床治愈(medical cure)。新指南建议PDAP的总体发生风险应低于0.4例次/患者年,每年无腹膜炎患者占比应高于80%。对于PD系统污染的处理、侵入性操作的抗生素预防、PD培训与再评估以及腹膜炎可预防的风险因素如豢养宠物、H2受体拮抗剂等热点问题均在新指南中给予了阐释。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和剂量,及针对特殊病原菌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减轻氨基糖苷类耳毒性的新方法也在新指南中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南对未来腹膜炎防治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降低首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纳入2006—2016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置管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入组患者按照置管时间分为4组:CQI前2006—2007年置管患者(A组),CQI后Ⅰ期2008—2010年置管患者(B组),CQI后Ⅱ期2011—2013年置管患者(C组),CQI后Ⅲ期2014—2016年置管患者(D组)。运用设计、实施、检验和应用(PDCA)四步法,改进首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处理和预防流程。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或随访至期间退出腹膜透析。采用Poisson检验比较CQI前后的腹膜炎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 383例腹透患者,其中A组、B组、C组、D组分别为346例、850例、688例、499例。患者年龄(47.1±15.8)岁,男性1 409例(59.1%),糖尿病肾病者510例(21.4%),随访(10.9±2.8)个月。与A组相比,C组(CQI Ⅱ期)首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总体发生率下降(0.156次/患者年比0.234次/患者年,P=0.020);亚组分析显示,CQI后各期首年革兰阳性菌腹膜炎发生率均下降(0.052、0.049、0.054次/患者年比0.104次/患者年,均P<0.05);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率曾一过性上升,经进一步改进后亦有所下降(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CQI与首年革兰阳性菌腹膜炎的发生率独立相关(HR=0.526,95%CI 0.349~0.792,P=0.002)。结论应用CQI能有效降低腹膜透析首年革兰阳性菌腹膜炎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腹膜透析(腹透)患者发生首次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透中心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生首次腹透相关性腹膜炎且年龄65岁以上患者的资料。按首次腹膜炎发生时的腹透龄,将患者分为短腹透龄组(<36个月)和长腹透龄组(≥36个月)。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首次腹膜炎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共纳入患者163例,年龄(71.7±4.9)岁,男性占53.4%,糖尿病肾病占32.5%,中位腹透龄为21.8(5.5,41.3)个月。短腹透龄组和长腹透龄组患者首次腹膜炎最常见诱因均为换液操作的接触污染,所占比例分别为39.8%和46.0%。长腹透龄组患者治疗失败率显著高于短腹透龄组(34.0%比13.3%,χ2=9.437,P=0.002)。真菌感染均予拔管,治疗失败率为1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腹透龄(OR=12.544,95%CI 2.168~72.576,P=0.005)及较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OR=0.858,95%CI 0.744~0.988,P=0.034)是老年患者首次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论真菌感染、长腹透龄及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老年患者首次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胃肠道症状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探讨其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透中心随访的腹透患者为研究对象,追踪随访至患者退出腹透或研究终止日期2019年12月31日。收集患者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疾病及腹膜炎发生情况,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估患者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比较胃肠道疾病组与无胃肠道疾病组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筛选腹透患者发生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471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87例(82.2%)患者出现至少1种胃肠道症状,142例(30.2%)患者患有胃肠道疾病。患者总体腹膜炎发生率为0.094次/患者年,革兰阳性菌腹膜炎发生率为0.034次/患者年,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率为0.027次/患者年。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疾病是总体腹膜炎及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OR=1.852,95%CI 1.252~6.369,P=0.002;OR=3.324,95%CI 1.616~6.836,P=0.001);腹泻症状得分较高是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2.832,95%CI 1.616~4.963,P<0.001)。结论腹透患者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胃肠道疾病是总体腹膜炎及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腹泻症状是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腹透)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中心置管的年龄≥60岁的腹透患者,前瞻随访1年或期间退出腹透。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出口处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患者人口学、实验室指标及出口处护理等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247例患者,年龄(68.6±6.2)岁,男性占53.4%,糖尿病肾病者占48.2%,中位随访时间为12.0个月。32例(13.0%)患者发生34次出口处感染,感染率为82.5患者月/次(0.15次/患者年)。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主要致病菌(35.3%)。培养阴性率为8.8%。导管出口处评估结果显示,不依从护理流程者23.5%,腹透管固定不良者62.3%,管道牵扯史者9.7%,出口处有机械性压迫者5.3%,护理频率不当者29.6%,用莫匹罗星者13.8%,患者本人护理出口处者26.7%,更换出口处护理者16.6%。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年龄、性别、基础肾脏病等)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钾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不依从出口处护理流程(HR=2.352,95%CI 1.008~5.488,P=0.048)、腹透管固定不良(HR=3.074,95%CI 1.046~9.035,P=0.041)及出口处护理者不固定(HR=2.423,95%CI 1.004~5.845,P=0.049)是出口处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腹透患者的出口处感染率为0.15次/患者年。教育患者依从出口处护理流程、做好腹透管固定及由固定的经培训的护理者护理出口处可能会降低老年腹透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水平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相关性腹膜炎的关系,为防治腹膜炎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D中心进行规律PD且年龄≥18周岁、透析时间≥3个月的患者,排除有血液透析史、肾移植史、恶性肿瘤及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收集入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验数据。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转为血液透析、肾移植、转至其他中心或随访终止日期(2018年12月31日)。根据PD患者的基线血清25(OH)D3水平三分位法分为低水平组[25(OH)D3≤12 μg/L]、中水平组[12 μg/L<25(OH)D3≤17 μg/L]和高水平组[25(OH)D3>17 μg/L]。应用多因素调整的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腹膜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有64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341例(53.12%),年龄为(47.58±14.10)岁,血清25(OH)D3为(13.83±6.41)μg/L,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首(67.19%)。在中位42(19,59)个月的随访期内,有139例患者发生了共232次腹膜炎。校正了性别、年龄、白蛋白、体重指数(BMI)、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糖尿病史、Charlson指数以及药物使用,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腹膜炎发生的危险性分别为高水平组的92%(95%CI 0.62~1.38,P=0.690)和1.74倍(95%CI 1.19~2.54,P=0.004),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腹膜炎发生密切相关,低水平25(OH)D3是PD患者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有老年化趋势。老年ESRD患者通常由于合并症较多、营养不良、身体机能衰退及认知功能低下等因素,在其透析方式的选择问题上存有争议。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无需血管穿刺、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等优势。但PD对老年患者的适用性尚不明确。本文从老年患者透析开始时间、透析方式选择、自身特点及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评估PD在老年ESRD患者中的适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尿酸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交互作用对腹膜透析患者全因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影响。方法纳入200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新置管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基线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随访至2018年12月。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回归分析探究不同eGFR组间尿酸与患者全因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 124例腹膜透析患者,年龄(47.0±15.2)岁,其中男性1 269例,糖尿病患者536例,血尿酸为(429±96)μmol/L,eGFR为6.69(5.17,8.61)ml·min-1·(1.73 m2)-1。经过中位42个月的随访,554例腹膜透析患者死亡,其中275例为心血管事件死亡。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及eGFR与患者全因死亡存在交互作用(P=0.043)。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与中三分位组(血尿酸384~460 μmol/L)相比,高eGFR组[eGFR>6.69 ml·min-1·(1.73 m2)-1]中低三分位组(血尿酸<384 μmol/L)及高三分位组(血尿酸>460 μmol/L)病死率显著增加(χ2=9.338,P=0.009),而在低eGFR组中则无统计学意义。校正相关人口学资料、合并症、生化结果等指标后,在高eGFR组患者中,血尿酸每增加1 μmol/L,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0.2%(HR=1.002,95%CI 1.000~1.003,P=0.019);与血尿酸中三分位组相比,高三分位组患者与较高的全因死亡风险独立相关(HR=1.670,95%CI 1.242~2.245,P=0.001)。结论eGFR和血尿酸与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存在交互作用,高eGFR组中较高的血尿酸水平是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国多中心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数据库登记的年龄≥18岁,透析时间≥3个月的患者,分析高钾血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2 364例患者,男6 836例,年龄(51±15)岁,HD 4 230例,PD 8 134例,高钾血症发生率20.7%(2 554/12 364),低钾血症发生率17.0%(2 102/12 3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HD(OR=2.25,95%CI:1.54~3.30)、糖尿病(OR=1.65,95%CI:1.17~2.32)、高体质指数(BMI)(OR=1.06,95%CI:1.03~1.09)、高白蛋白(OR=1.04,95%CI:1.01~1.07)、高血磷(OR=3.12,95%CI:2.44~4.00)、低二氧化碳结合力(OR=0.89,95%CI:0.87~0.92)、低三酰甘油(OR=0.76,95%CI:0.68~0.85)、低血肌酐水平(OR=0.95,95%CI:0.90~0.99)、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OR=1.38,95%CI:1.11~1.72)及β-受体阻滞剂(OR=1.32,95%CI:1.07~1.64)。结论我国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20.7%,HD、糖尿病、高BMI、高白蛋白、高血磷、低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三酰甘油、低血肌酐水平、使用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是其独立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血磷水平长期过高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营养不良、血管钙化等多种并发症,而且与病死率增加密切相关。控制血磷水平达标可有效改善CKD患者的预后。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高磷血症的发生机制、疾病危害,以及非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监测路径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