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电力工程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与不同的技术相结合,具有高可用性和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系统,可以改变电力工程系统控制模式,为电力工程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电力工程系统建设的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此展开研究。

  • 标签: 电力工程系统 自动化技术 智能技术
  • 简介:摘要:电力工程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与不同的技术相结合,具有高可用性和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系统,可以改变电力工程系统控制模式,为电力工程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电力工程系统建设的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此展开研究。

  • 标签: 电力工程系统 自动化技术 智能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中段梗阻的疗效,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8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中段梗阻的临床资料。本组8例患儿,男6例,女2例;中位年龄7.3岁,年龄范围3~15岁;左侧3例,右侧5例;无症状肾积水2例,间歇性腹痛5例,反复尿路感染1例。手术成功定义为解除症状性梗阻或肾积水情况改善。8例患儿均采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探查并切除病变段输尿管,6-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输尿管,吻合口呈斜面且保证无张力。结果本组8例患儿腹腔镜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痊愈出院。手术中位时间125.8 min,时间范围110~150 min,住院时间9~12 d,平均10.2 d,无输血。术中证实梗阻病因,3例输尿管管腔狭窄,4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输尿管息肉。8例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满1年,术后临床症状消失,肾积水情况明显改善,未见息肉复发。结论先天性输尿管中段梗阻临床少见,腹腔镜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中段梗阻是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梗阻 输尿管端端吻合术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背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后再手术方法的局限性及适应证。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泌尿外科共收治492例婴幼儿,均采用腰背部微创小切口为入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性肾积水,手术3~6个月后出现肾积水进行性加重、需要二次手术5例;同期收治外院采用同种手术方法的患儿,术后再次出现积水进行性加重,来我院再次手术13例,共18例。18例患儿均行开腹再次肾盂成形术。结果18例患儿行肾造瘘1个月后,其中7例再行顺行肾、输尿管造影,11例同时行经肾造瘘管和经膀胱镜逆行输尿管置管造影。肾盂明显扩张、肾盏球形、皮质变薄10例,肾盂明显扩张、肾盏完全失去形态与肾盂近似同一个扩张单元、皮质菲薄8例。X线片显示18例肾造瘘者均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其中11例行逆行置管者,7例不能插入肾盂,造影显示输尿管上段梗阻,4例插入肾盂者显示输尿管上段位于肾脏后方,插管退至输尿管中段造影显示造影剂不能进入肾盂。术中见,输尿管位于肾盂后方4例,肾盂输尿管吻合口位于肾盂中上部4例,输尿管上段周围瘢痕压迫7例,迷走血管压迫3例。术后前半年每2个月复查一次,后半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术后1年行MR和/或CT检查,与术前相对照,所有病例积水均明显改善或稳定。结论微创小切口入路治疗婴幼儿UPJO需要明确指征,对于极重度积水、狭窄段长、多段狭窄或合并肾输尿管其他畸形者,应慎重选择。

  • 标签: 肾盂积水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我国开展远端型尿道下裂日间手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行日间手术的远端型尿道下裂患儿55例与同期住院手术的远端型尿道下裂患儿306例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评估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尿道口开口均位于阴茎体远端,两组手术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住院手术组相比,日间手术组住院时间缩短87%(P<0.05),住院费降低50.9%(P<0.05)。结论对远端型尿道下裂患儿行日间手术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院床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节约医疗成本,使国家、医院和患儿三方均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日间手术 尿道下裂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RNA(miR)-34b/c rs4938723基因多态性与肾母细胞瘤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133例肾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在本院征召的志愿者中随机选取529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提取他们血液DNA,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iR-34b/c的rs4938723进行检测。统计不同基因型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并分析不同的基因型与肾母细胞瘤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均得到了较好的基因分型结果。病例组中,rs4938723位点的三种基因型TT、TC和CC分布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显性模型(TC+CC/TT),隐性模型(TT+TC/CC)和加性模型(TT/TC/C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中miR-34b/c rs4938723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肾母细胞瘤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人群和男女性人群中miR-34b/c rs4938723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34b/c rs4938723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肾母细胞瘤无关(P>0.05)。病例组中rs4938723三种基因分型的病理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4b/c rs4938723多态性位点与肾母细胞瘤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 标签: 遗传易感性 miR-34b/c 多态性 肾母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