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作者: 任玉娥 刘广召 刘小会 樊肖冲 郭玉娜 何明伟 孙海燕 贺永进 蒋宗滨 李君 赵国利 赵森明 周华成 傅志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石家庄市 0500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郑州市 450000,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北京 100029,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天津市 300192,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南宁市 530007,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北京 100044,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疼痛科,北京 10085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石家庄市 05005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疼痛科,哈尔滨市 150001,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济南市 250021
  • 简介:摘要面神经阻滞(注射)疗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但这种治疗方法需要规范应用。本共识由国内相关领域疼痛学专家共同编写,对面神经阻滞(注射)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疗效评估等内容进行了总结,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规范应用这种治疗方法。

  • 标签: 面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面神经注射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清醒状态三叉神经节阻滞下行微球囊扩张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住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8例,45~85岁,性别不限,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10分,在CT引导下实施手术。患者术中清醒,术前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镇静。采用长10 cm的22 G局麻针穿刺,进入卵圆孔三叉神经节后注射1%利多卡因0.5 ml进行阻滞。之后沿局麻针内置入导丝,撤出局麻针,再沿导丝置入14号球囊导管针。然后推进到卵圆孔,沿球囊导管针置入4号Fogarty球囊导管,确认位置合适后,导管内注射碘海醇0.5~0.8 ml使末端球囊膨胀。CT扫描头颅侧位时调整球囊形状与位置,直至出现梨形影像,压迫2 min后退出。记录治疗前、穿刺针穿刺三叉神经节时、球囊压迫时与术后48 h的VAS评分,术中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球囊压迫时VAS评分为(1.00±0.47)分,显著低于术前(8.00±0.50)分和穿刺局麻时(7.80±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8 h后VAS评分(0.80±0.11)分,比术前(8.00±0.50)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针穿刺三叉神经节阻滞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比入室时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球囊压迫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与入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效果良好。结论清醒状态三叉神经节阻滞下CT引导经皮微球囊扩张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可靠且操作安全。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经皮微球囊压迫术 神经传导阻滞 三叉神经节
  • 作者: 任玉娥 刘小会 程志祥 樊肖冲 樊碧发 黄东 胡永生 蒋宗滨 罗芳 马柯 钱涛 孙涛 孙洪涛 杨立强 俞文华 仲骏 赵宗茂 周华成 刘广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石家庄市 050000,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南京市 21001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郑州市 450000,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北京市 100029,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疼痛科,长沙市 41001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北京市 100053,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南宁市 53000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北京市 10007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疼痛科,上海市 200092,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石家庄市 0500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济南市 25002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 简介:摘要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目前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存在差异。本共识系国内疼痛科与神经外科专家共同编写,对PBC的相关解剖、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指导临床医生规范应用此种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球囊压迫术 三叉神经痛 疼痛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HLA-B*1502等位基因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6例,视觉模拟评分(VAS)>6分,HLA-B*1502等位基因检测均为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与加巴喷丁组,每组38例。普瑞巴林组口服普瑞巴林75 mg/次,2次/d,加巴喷丁组口服加巴喷丁0.3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28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8 d时测定VAS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价,于治疗后28 d时评定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皮疹等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7、14、28 d时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降低(P均<0.05);与加巴喷丁组比较,普瑞巴林组治疗后28 d时VAS评分降低更明显,治疗后14、28 d时PSQI评分降低亦较明显(P均<0.05)。普瑞巴林组优效16例,良效15例,差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6%;加巴喷丁组优效13例,良效12例,差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5.8%,与加巴喷丁组比较,普瑞巴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巴喷丁与普瑞巴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HLA-B*1502等位基因阳性患者均有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当,但普瑞巴林的镇痛作用更强。

  • 标签: 普瑞巴林 加巴喷丁 三叉神经痛 安全性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