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广益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聚焦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不同结构层应力状况展开深入探究。阐述分析不同结构层应力对保障路面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意义。通过介绍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组成,明晰各结构层功能与特性。运用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及现场实测手段,剖析不同荷载工况、环境因素下各结构层应力分布规律,包含面层拉应力、剪应力,基层与底基层压应力等特点。进而总结应力变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提出基于应力分析的路面结构设计优化方向与施工养护控制要点,旨在为提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品质、降低病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层;应力分析;有限元模拟
一、引言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骨干,沥青路面凭借其行车舒适性、噪音低及维修便利性被广泛应用。然而,在长期车辆荷载、复杂环境作用下,路面易出现裂缝、车辙、坑槽等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与服务寿命。路面各结构层在服役中承担不同力学响应,应力分布是关键力学指标,深入研究不同结构层应力特性对揭示病害成因、优化路面设计施工意义重大。
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功能
(一)面层
由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构成,多采用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表面层直接接触车轮,需具备良好抗滑、耐磨、平整度,承受行车水平力、竖向力,抵御温度变化影响;中面层分担荷载并传递,增强结构整体性;下面层作为主要承重层,支撑上部荷载并扩散至基层,常采用较厚沥青层保证强度与稳定性,如常见采用 AC - 13、AC - 20、AC - 25 配合使用。
(二)基层
是关键承重结构,分上基层、下基层,材料有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等半刚性材料居多。凭借高强度、高稳定性,将面层传来荷载进一步扩散、均匀传递到底基层,约束面层变形,承受较大竖向压应力,保障路面结构整体刚度,抵抗路面弯沉过大问题。
(三)底基层
位于基层下,常用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辅助基层承载,改善路基工作条件,增强路面结构对路基不均匀沉降适应性,缓解路基软弱、湿度变化对路面损害,为路面提供均匀支撑基础。
三、不同结构层应力分析方法与技术
(一)理论分析法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像经典的伯格斯(Burgers)模型、双参数弹性地基模型等,将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简化为不同弹性模量、厚度的理想层状组合。借助力学公式推导,计算在圆形均布荷载(模拟车轮作用)下各层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剪应力等。如针对面层拉应力,依薄板理论结合层间连续条件求解;基层压应力依据多层弹性体系竖向应力分布函数确定,理论分析高效便捷,但对复杂边界、非线性材料特性考量有限。
(二)有限元模拟法
利用 ANSYS、ABAQUS 等有限元软件,构建沥青路面三维或二维精细化模型,精确模拟各结构层几何尺寸、材料非线性(如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基层弹塑性)、层间接触状态(光滑、连续、摩擦等)。设定不同荷载工况(静载、动载、超载)、环境参数(温度梯度、湿度变化),分析各时刻、位置应力分布云图与变化曲线。例如模拟货车急刹车时面层剪应力集中区域,及高温季节面层与基层因材料模量差异引发应力不协调状况,有限元模拟贴合实际但建模与计算成本高。
(三)现场实测法
在高速公路路面预埋应变片、压力传感器等监测设备,长期监测不同行车状态、季节变化下结构层应力应变。像在新建路面各层特定深度处布置传感器,定期采集数据,分析实际运营中应力时程曲线,校验理论与模拟结果。在某高速路段实测发现重载车辆频繁路段基层压应力远超设计值,揭示实际交通荷载对路面应力影响复杂性,现场实测真实可靠但具破坏性、长期监测难度大。
四、不同结构层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一)面层应力
拉应力分布:在车轮竖向荷载作用下,面层表面靠近轮缘处易产生横向拉应力,尤其在低温收缩、基层约束共同作用时,表面层拉应力剧增,是导致低温裂缝主因;沿深度方向,中下面层拉应力在荷载中心偏下位置出现峰值,与层间粘结、材料模量梯度相关,不良粘结使拉应力集中致层间剥离。
剪应力分布:车辆制动、启动瞬间,面层表面产生较大水平剪应力,在急弯路段弯道内侧超车道剪应力最值突出,高温下沥青软化,抗剪强度降低,剪应力易超材料极限引发车辙、推移病害。
(二)基层应力
基层主要承受竖向压应力,自面层往下压应力扩散呈非线性递减,在基层顶面荷载中心处压应力最大,分布类似 “碗状”;随着离中心距离增大,压应力迅速衰减。超载车辆使基层压应力大幅攀升,超设计承载几倍时,基层可能因压应力超限出现唧泥、开裂破坏;基层材料模量、厚度影响应力扩散效果,高模量、厚基层利于分散压应力保护路基。
(三)底基层应力
底基层压应力相对基层小,受路基土质、湿度波动影响显著,在软土地基路段,路基沉降不均致底基层压应力局部集中;雨季路基湿度增大、承载能力降低,底基层压应力分布改变,长期作用下易疲劳损坏,其应力分布稳定性依赖路基工况改善与自身结构适应性。
影响应力分布因素多元,交通荷载参数(类型、重量、轴载分布、行驶速度)中,重载、慢速车辆加重路面应力损伤;环境因素里,高温软化沥青、低温收缩材料,温湿度循环引发结构层胀缩变形,扰乱应力平衡;材料特性上,沥青混合料劲度、基层材料回弹模量决定应力传递与承受能力;路面结构设计参数(各层厚度、模量比、层间粘结状态)不当,造成应力集中、分布不合理,促使病害早发频发。
五、基于应力分析的路面结构优化与施工养护建议
(一)路面结构优化设计
依据应力分析成果,合理调整结构层厚度,在重载交通路段加厚面层、基层增强承载;优化材料组合,面层选高模量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基层用高强度抗裂稳定材料;科学设计层间联结,采用粘层油、应力吸收层改善粘结,减少层间应力突变,使应力平缓过渡。
(二)施工控制要点
施工中严格把控各层压实度,保证材料达到设计密实度,基层压实不足会加大压应力集中;注重施工温度控制,沥青面层摊铺、碾压温度契合要求,避免温度离析致材料性能不均、应力失衡;规范层间施工工艺,确保粘层、透层均匀洒布、有效粘结。
(三)养护策略制定
基于应力监测数据,针对应力异常路段及时养护,裂缝处灌缝修复防应力集中扩散;车辙路段铣刨重铺,恢复面层平整与抗剪性能;定期路况检测,依应力变化、病害发展动态调整养护计划,延长路面寿命,保障高速公路高效运营。
六、结论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不同结构层应力分析揭示各层力学响应本质,明确荷载、环境、材料与结构参数对应力分布影响机制。借助理论、模拟、实测多手段结合,精准掌握应力规律,为优化设计、精细施工、科学养护指明方向。后续需深化复杂工况模拟、多元场耦合下应力研究,持续完善路面结构力学体系,筑牢高速公路优质长效服役根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品质与耐久性,服务现代化交通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那振坤.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4,(23):159-162.
[2]郝文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指标相关性分析[J].山西交通科技,2024,(05):86-90.
[3]王浩.高速公路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4,(29):91-93.DOI:10.16248/j.cnki.11-3723/u.2024.29.026.
[4]胡伟平.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24,(29):37-39.DOI:10.16248/j.cnki.11-3723/u.2024.29.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