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一小学 017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阐述了其重要性,分析教学现状并提出创设趣味情境、开展合作实验、利用现代技术、拓展课外实验等策略,结合苏教版教材案例说明各策略的应用,旨在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实践能力。小学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为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如何基于新课程标准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科学实验往往具有新奇、有趣的特点。例如,在苏教版《植物的一生》单元中,让学生亲自种植凤仙花,观察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学生在每天的观察和记录中,对植物的生长变化充满好奇,这种亲身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对植物学乃至整个科学领域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仪器、记录数据、分析结果等。例如,在《物体的运动》单元,学生通过组装小车,研究拉力大小、重量等因素对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用尺子测量距离,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也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1]。
(三)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例如,在苏教版《光与色彩》单元的实验中,学生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他们看到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提出各种假设并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这一系列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一)实验资源不足
部分学校实验器材配备不齐全,一些实验材料难以获取。例如,在进行《地球的表面》单元的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由于石膏、红墨水等材料准备不足,导致实验无法正常开展。而且,实验室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班级频繁的实验教学需求,使得很多实验只能以教师演示为主。
(二)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科学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将实验教学视为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步骤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参与度低,没有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2]。例如,在教授《声音的传播》时,教师只是在讲台上演示了土电话的制作,没有让学生亲自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三)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异大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出不同的水平。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准确记录数据;而一些学生则在仪器使用上存在困难,如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不知道如何调节焦距,导致无法看清细胞结构,影响实验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三、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创设趣味实验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创设情境。例如,在苏教版《我们自己》单元,在教授身体的感觉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蒙上眼睛,通过触摸不同形状、质地的物体,如苹果、海绵、铅笔等,来感受触觉。然后提问学生是如何通过触觉辨别物体的,从而引出人体感觉器官的功能这一教学内容。这样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能让他们迅速进入实验探究状态。同时,以科学故事引入实验教学。又如,在《动物的一生》单元,讲述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故事,如法布尔对蝉的蜕变过程的细致观察。然后提出问题:蝉在蜕变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蝉的标本或视频资料,探究蝉的生命周期。故事中的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每组4-6人。在小组实验中,给每个学生分配明确的任务,如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实验数据、操作员负责操作实验仪器等。例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中,小组学生共同讨论实验方案,有的学生负责准备植物叶片、有的负责控制光照时间、有的负责检测淀粉的产生。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学生学会了相互配合,提高了实验效率,也培养了团队精神。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增强实验效果
对于一些难以在课堂上直接演示或操作复杂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例如,在《宇宙》单元,关于天体的运动、星系的演化等内容,利用动画视频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公转和自转、恒星的诞生与死亡等过程。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宏观或微观的实验现象,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此外,虚拟实验软件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
[3]。又如,在《形状与结构》单元,利用虚拟实验软件让学生设计和测试不同形状的桥梁结构,如拱桥、梁桥、斜拉桥等。学生可以随意改变桥梁的参数,观察其承受力的变化,这种方式不仅能节省实验材料和时间,还能让学生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深入探究科学原理。
(四)拓展课外实验,延伸实验教学空间
布置家庭小实验作业,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实验探究。例如,在苏教版《水和盐的故事》单元,让学生回家后将盐溶解在水中,观察随着水温的变化盐的溶解速度有何不同。学生可以利用家庭中的厨房用品进行实验,这样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增进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科学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与改进。通过创设趣味情境、开展小组合作、运用现代技术和拓展课外实验等策略,结合苏教版教材丰富的实验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实验资源的完善、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引导学生在科学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与前行。
参考文献:
[1]杨先通,韩慧,王娟,等.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亚太教育, 2022(3):1.
[2]蒲素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4,34(01):32-34.
[3]林广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思考及建议[J].试题与研究,2023,(20):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