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中医医院 529500
俗话说,健康生活从“心”开始。然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发的心脏疾病已成为人们常见的“心病”,对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但是您知道吗?我们可以通过一种叫做心电图的技术来记录心脏的生理活动,并通过特定的心电图信息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况,从而促进人们知晓并守护心脏健康。那么什么是心电图呢?它是怎么由来的呢?它又有哪些类型和作用呢?本文主要对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历史进程、主要类型和作用进行科普讲解,促进广大人群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心电图,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1什么是心电图?
定义
简单来说,心电图是通过心电图机来记录人体心脏每一心动周期产生的电生理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人体心脏跳动是由电活动、神经传导、心肌收缩/舒张等过程不断重复而形成的,其中电活动由心肌细胞产生的微弱电流引起。而心脏产生的电流可以通过身体表面的电极捕捉到,记录下来形成心电图。并通过心电图上的参数特征(心率、心律、P波、PR间期、QRS波群等)来反映人体心脏功能。
回顾与发展
1791年,意大利医师Galvani伽尔瓦尼无意中发现青蛙体内的生物电;
1842年,法国科学家Matteuci发现了心脏的电活动;
1872年,法国科学家Muirhead记录到心脏波动的电信号;
1885年荷,兰生理学家W.Einthoven采用毛细静电计从体表记录到心电波形,由此开创了体表心电图的先驱;
1910年,荷兰生理学家Einthoven将体表心电记录工具改进成弦线电流计,成为“心电图之父”;
1903年,Einthoven提出三角理论,创用Ⅰ、Ⅱ、Ⅲ三个导联,并将记录到心电图的各波,命名为:P、Q、R、S、T,由此心电图正式用于临床。
1906年,Einthoven提出双极肢体导联的概念,双极标准肢导心电图正式问世;
1934年,心电图导联系统已成为12导联系统;
1942年,在12导联的基础上增加6个胸前(V1~V6)导联,形成心电图18导联系统。
至今,历经120余年的发展,心电图已向纵深发展许多分支,如心电向量图学、动态心电图学、食管心电图、正交心电图、立体心电图、高频心电图、心腔内心电图等,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心脏健康检查工具。
2心电图的类型及合理选择
根据检查操作方法、检查时间、功能特点的不同,心电图主要分为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三种类型。而不同类型的心电图各具优点和局限性,人们可在了解各类型心电图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心电图予以心脏检查。
常规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也称静息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2-3分钟的心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状况的一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操作便捷、实时迅速。主要局限性在于:对心脏电生理活动的捕捉具有瞬时性,所提供的信息量相对有限,可能无法捕捉到间歇性发作的心脏问题。适应人群:普通及特殊人群健康体检,以及突发胸闷、胸痛、胸前区等不适症状的患者,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查可及时发现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也称长程心电图,是对受检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活动全过程进行记录的心电图检查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能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覆盖患者工作、休息、睡眠等多种状态,所提供的心电信息量丰富,可以捕捉到日常活动中的心脏电活动变化,有利于提高间歇性心脏问题的检出率,如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同时,动态心电图能显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时段、持续时间、频率及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主要局限性在于:对受检者的依从性要求较高,患有精神疾病及意识明显障碍的人群不能开展该项检查。适应人群:出现疑似心脏疾病症状,但常规心电图无法判断原因;疑似心肌缺血的患者;安装了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脏手术术前评估及术后监测。
运动心电图
运动心电图,也称运动负荷试验,是通过观察受检者心脏在运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从而检测出心脏异常的心电图检查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可监测个体在逐渐增加运动负荷下的心电活动,揭示在静息状态下不易发现的心脏问题。主要局限性在于:运动平板心电图不适用于各种急性期心脏病的患者及患有严重高血压的患者,因为运动会导致急性心脏病的加重,同时也容易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适应人群:心脏手术(支架、搭桥)后运动耐量评估;特殊行业(运动员、飞行员、消防员等)体检。
3心电图的作用有哪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及心电图,既感觉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其是一项很常规的检查,而陌生则是因为很多人都对心电图的具体作用一知半解。殊不知,这一张张看似简单的曲线图,却在人们健康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
诊断心律失常心电图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对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房室传导阻滞等。
诊断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梗死的发生会造成心脏电生理活动的改变,心电图会出现特征性的变化,如ST段抬高、病理性Q波等。这些典型的心电图征象结合患者的症状如剧烈胸痛等,对于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具有高度的提示意义。
评估心功能 心脏作为人类身体的核心动力源,一旦身体遭受各类疾病侵袭出现心功能下降时,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心脏节律和传导系统是否正常,由此制定针对性的心脏康复干预措施,提高心功能,预防心脏意外事件。
预防心脏疾病并指导心脏疾病的治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开展心电图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心脏异常,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同时,针对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心电图可以动态评估患者心功能的变化,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4关于心电图的疑问?
在了解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后,人们仍对一些关于心电图的问题充满疑惑,下面一一为大家答疑解惑。
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呢?
首先,当人们出现胸痛、胸闷、心悸、心慌等心前区不适症状时,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心电图检查,以有效排除心肌缺血、早搏、心动过速等潜在心脏疾病;其次,已明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等,也需要定期开展心电图检查,促进疾病得到有效的管理;最后,在严重感染性疾病侵袭时,尤其是心肌酶检查呈现异常增高时,需及时开展心电图检查,以有效排查心肌炎病变的可能。
心脏有问题,心电图一定异常吗?
不一定,并非所有的心脏病在做心电图检查时都能显示出异常。主要是因为心电图不能直接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而对某些结构性异常心脏疾病需通过其他检查方法才能得出准确诊断,如心脏超声等。
心电图异常,心脏一定有问题吗?
不一定,心电图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心脏病,如情绪激动、体力活动过度、药物影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电图异常。
综上,在广袤的医学领域及人们日常健康保健中,心电图就如同一位“敏锐的侦察兵”,凭借其简便、无创、快速、安全等优点,在心脏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提高健康管理意识,合理选择心电图进行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以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