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镇巴县赤南镇中心小学
邮编:723605
在当前教育发展进程中,“双减”政策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导向与要求。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从教育教学理论层面而言,是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形成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意义非凡。接下来,笔者将从作业设计的目标、理念的贯彻、作业类型规划以及实施要点把握等方面,深入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要点与思考,并着重融入“双减”背景下“潜能生”转化相关内容。
一、明确作业设计目标,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以生活实践为基石,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系统规划。例如,在设计一个单元作业时,我们需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运用目标分解策略,将这些目标细化到每一项作业任务中,使作业与教学目标形成紧密的有机整体。教师可根据“潜能生”的实际水平,设定更为基础和具体的子目标,如在阅读理解作业中,先从简单的文章段落理解入手,逐步增加难度,让他们在达成小目标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信心,逐步提升语文素养。
二、秉持科学设计理念,彰显语文课程特性
(一)系统规划作业,发挥综合育人功能
小学语文作业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充分考量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在不同智能领域存在差异,作业设计应整合听、说、读、写等各项作业内容,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作业体系。例如,提供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三级菜单式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双减”背景下,通过这样的分层设计,“潜能生”在完成基础作业的过程中夯实根基,同时有机会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尝试发展型作业,实现能力的逐步提升。
(二)创设真实情境,凸显语文实践本质
依据情境学习理论,学习在情境中发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描写季节的课文后,设计让学生观察当下季节特点并用文字记录分享的作业。对于“潜能生”,教师可给予更多指导,如提供观察提纲、引导描述方法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情境作业中,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三、丰富作业类型,满足多元学习需求
(一)基础型作业:筑牢语文根基
1.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类作业:此类作业旨在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经验,形成良好语感。从语言习得理论出发,大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象形字”时,让学生对比实物图片与象形字,加深记忆与理解。对于“潜能生”,教师可加强个别辅导,采用更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制作识字卡片、开展识字游戏等,帮助他们克服识字困难。
2.阅读与背诵作业: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依据阅读认知理论,广泛阅读各类文本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学鉴赏能力。对于“潜能生”,可降低背诵要求,先从短小精悍的经典片段开始,逐步增加难度,同时鼓励他们多读简单有趣的课外书籍,培养阅读兴趣。
(二)发展型作业:提升语文能力
1.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类作业:这类作业重点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以及在不同交际情境中的表达能力。根据交际教学理论,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有效交际。对于“潜能生”,教师可提供更多范例和指导,在情景对话中安排合适伙伴,给予他们更多表达机会,逐步提升他们的交流能力。
2.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类作业: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学作品魅力,提高审美品位并尝试文学创作。依据审美教育理论,文学作品欣赏能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对于“潜能生”,教师可引导他们从简单的故事续写、诗歌仿写入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逐步提高创意表达能力。
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类作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批判性思维理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类作业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观察和探究文本,形成比较、推断、质疑、批判等思维方式。例如阅读议论文后分析论证思路、归纳观点并评价作者观点。对于“潜能生”,教师可从简单的文本是非判断开始,逐步引导他们进行观点阐述,提供思维框架和示例,帮助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表达想法。
(三)拓展型作业:拓宽语文视野
1.整本书阅读类作业: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依据阅读发展理论,整本书阅读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例如读完小说后制作思维导图展示人物关系与情节脉络,撰写读后感分享理解感悟。对于“潜能生”,教师可推荐更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书籍,与家长合作进行阅读监督和指导,定期组织小组阅读分享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2.跨学科学习类作业:跨学科学习能拓宽语文学习与实践领域,体现知识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如学习“春天”主题时,结合语文、美术、科学等学科,让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科学),用画笔描绘春天的美景(美术),并创作描写春天的诗歌或文章(语文)。通过跨学科作业,学生不仅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还培养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对于
“潜能生”,教师可明确各学科任务要求,提供更多资源和指导,引导他们从自己擅长的学科角度入手参与项目,逐步提升综合能力。
四、严格落实实施要点,确保作业设计实效
(一)统筹规划作业,把握作业梯度
加强作业的顶层管理与统筹安排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合理把握日、周、小长假、寒暑假不同时长的作业量,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拓展逐步提升学生能力。例如,在字词学习阶段,先从简单字词书写、组词造句开始,随着学生能力提升,再进行词语辨析、句式转换等难度较大作业。阅读方面,从简单短文阅读逐步过渡到长篇文章和整本书阅读。对于“潜能生”,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学习进度,适当放缓梯度,增加基础作业的巩固练习,确保他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后再逐步推进。
(二)明确作业指令,确保学生理解
作业题目表述应科学明确、指令清晰,这是提高作业质量的重要前提。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清晰的指令有助于学生明确任务目标和要求,提高学习效率。在布置写作作业时,明确写作主题、体裁、字数要求等;阅读作业时说明阅读范围、任务(如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等)。在“双减”背景下,对于“潜能生”,教师可采用更简单直白的语言解释作业要求,必要时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他们理解作业内容,避免因误解导致作业完成困难。
(三)及时反馈评改,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并进行精准指导,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环节。在“双减”政策下,对于“潜能生”,教师要给予更多鼓励性评语,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针对问题提供具体改进建议,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四)借助信息技术,优化作业评价
在数字化时代,有效借助教育数字化手段辅助作业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潜能生”,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个别辅导,如通过在线平台提供针对性学习资源,录制讲解视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一项充满挑战但意义深远的工作。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潜能生”的转化与发展,通过巧妙设计语文作业,为全体学生的语文学习搭建坚实桥梁,助力他们在语文素养提升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