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第二小学
邮编:025250
摘要: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创新教学形态,小学语文教师需基于情境构建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主线,将真实情境与任务相融合,设计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强化语文学科育人价值,使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方案。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真实情境
引言: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以学习任务群为导向,帮助学生深度学习文本知识,促进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提升,创设真实情境,实现知识的自然迁移与建构,从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提升。
一、从情境出发,紧扣核心要素,构建任务群
基于情境构建任务群强调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课堂参与度,从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情境创设是构建学习任务群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作为任务群实施的平台,例如在《守株待兔》一课中,教师可以创设农夫在田里劳作时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上的兔子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这种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统编版教材为例,每单元都有安排明确的学习任务,语文教师若想基于真实情境构建学习任务群,开展高效教学活动,就要紧密围绕本单元教学任务,构建一系列学习任务群。同时,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应注重情境与学生认知相结合,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合理安排任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使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教学以童话故事为主,从阅读角度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童话故事中丰富的想象力,在语言表达上,要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能够编写有趣的童话故事。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设计如下情境,具体来说,教师应从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童话故事分享会”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体验故事,增强学习沉浸感和参与度。这种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任务群的设计应注重整体性和情境性,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的方式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设计“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讲述童话故事”等任务,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基础知识任务过渡到综合能力任务,也可尝试举办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细心揣摩童话故事各人物性格特点,并对人物进行准确诠释,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游戏场景中,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完成教学任务[1]。
二、结合生活实际,布置学习任务群
结合生活实际布置学习任务群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应注重将学生生活实际融入其中,使学习任务具有现实意义和生活价值。例如,在教授《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可以设计观察秋天雨景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窗外雨滴、路上积水等,写一篇叙述性文章,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雨景。这不仅锻炼学生观察和描写能力,还帮助其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以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对国家、对家乡景色的热爱。因此,教师可结合本地城市特点,设置富有创意的任务群活动。首先,教师可鼓励学生深入探索某著名旅游城市,让其自主寻找当地知名景点,并尝试设计旅游路线图,这个任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能锻炼其规划和组织能力;接下来,教师可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和《海滨小城》,来落实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撰写导游介绍稿,介绍旅游景点的独特之处。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如“总—分—总”的结构,来撰写自己的导游介绍稿,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本地热门景点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帮助其丰富写作素材。最后,教师可要求每小组学生代表带着本组撰写的导游稿上台,进行真实的情景模拟,让同学们介绍本组设计的旅游路线,并说明自己的创意。基于生活情境创建学习任务群,可以使学生深刻感知语文学科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培养其观察世界的敏锐视角、表达自我情感的独特方式以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2]。
三、创设情境任务,激发学习动机
创设情境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呈现生动的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料,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简单化、直观化,生动呈现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体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时,任务设计也需具有开放性,不应过于机械,应设置悬念,为学生提供主动思考的空间,激发探究欲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爬山虎的脚》一课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及其生长环境,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和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故作惊讶地提出:“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有人的脚,动物也都有脚,但是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呀,那它怎么会有脚呢?它的脚又是什么样子的?”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例如,播放爬山虎攀爬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爬山虎的攀爬过程,圈画出描述爬行动作的关键动词,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此时,教师也可适时提出问题,如“从视频中,同学们发现了爬山虎哪些独特的生长特点?它与其他生物有哪些明显的不同之处呢?”,这样设计情境任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同时,也能够为后续学习任务群打下基础。此外,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情境任务,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并鼓励其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还能锻炼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构建语文高效课堂[3]。
结论:小学语文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群时,应遵循认知、情境、综合原则,将语文学习过程转化为真实的任务和活动,根据学生学情来选择适合的任务群,架构任务框架,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史鑫妮.评估与反思——真实情境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教学反思[J].家长,2024,(15):170-172.
[2]陈小龙.真实情境:照亮学习任务群的前行之路——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谈写作任务群的整体构建与实施[J].小学教学参考,2024,(15):28-30.
[3]俞峰.建构三级“真实情境”,拓宽语文学习空间——以统编本必修教材“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04):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