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雁江区第三小学 641300
摘要:美术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的多重教学价值和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突出育人价值。《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获得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对小学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
引言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为深入推进美术教育改革,教师应重视多元文化的渗透,将小学美术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使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教学中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类型丰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渗透以及活动实施方面能够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能够带给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升。
1、小学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漫长历史演变中所积累的思想、艺术、习俗及历史精华的综合体现,不仅折射出历史的脉络,还生动展现了民族的精神风貌。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书法、绘画、雕刻等,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经验,对当代社会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可以产生深远影响。在小学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还能在学生的美学和创造力方面给予启迪。小学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教育课题。这一课题的核心,不仅关乎教学内容的广博与多元,更涉及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的培育。在这一教育实践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不单是对课程内容的一种补充,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体现。通过对中国书法、国画、民间艺术等传统美术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无形中提升审美素养,丰富精神世界。此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承担着塑造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重任。在全球化背景下,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自己的民族文化,对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传统节日、历史故事、民族风俗等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建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豪。因此,小学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更是对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育。
2、小学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1借助经典古诗,扩展传承影响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经典形态,是中国文化的感性表达,是中华民族寄托情感的方式。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中国文明底蕴流传至今。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对诗歌与绘画关系的探讨从古至今从未停止。古人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形容诗与画的关系,说明诗与画是一对相融一体、密不可分的姊妹艺术。无论是起源、创作方面,还是在境界追求和技法借鉴上,它们都蕴含着颇为相似的境界追求和哲学理念。古诗的语言之美、音韵之妙、意境之幽、修辞之巧,令人折服。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师可以用古诗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无限乐趣;把古诗引入美术欣赏,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利用古诗意境促进联想,让学生对古诗进行诗意画创作;将诗画结合进行创作,让学生的想象绘画能力和文学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展评诗画作品,让学生积极看待自己的创作,正确对待美术课。可见,借助经典古诗,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美术绘画有机融合起来,可以给学生提供深度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将古诗运用到美术学习中,搭建传统文化学习的背景,为学生美术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学科能力的提升建立文化素养基础,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感受美术作品极强的包容性,并借助古诗具有的美感特点勾勒出心中领悟到的意境与生命力。
2.2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方式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同样需要考虑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尝试,从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出发,搭建起适合学生的成长桥梁和平台空间,基于行之有效的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深化小学美术教学,应当考虑到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基本体验,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以美术教学需求为基础,建立起更加全面、多元的信息化教学机制;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动态监测,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3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调整
首先,教学内容需要增加传统文化元素。传统绘画、书法、陶瓷、织锦等艺术门类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应成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引入这些元素,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次,教学内容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深度剖析。美术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法和形式层面,更应深入探讨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这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意义,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最后,教学内容的调整还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更新和拓展。例如,可以引入数字化技术、新材料等现代艺术手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元、更具创新性的艺术作品。
结束语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性的融合实践,培养出既懂技能又懂文化的优秀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美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羲筠.小学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甘肃教育研究,2024,(18):61-63.
[2]许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2024,(21):86-88.
[3]蔡鹏鹰.美术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现路径[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上半月刊),2024,(08):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