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医院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目的:对门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门诊输液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20例与实验组20例。对于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护患沟通技巧。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本次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9/20)95.0%,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7/20)85.0%,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治疗患者护理干预中,需灵活应用沟通技巧,便于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门诊;输液;护理;沟通技巧
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各种不适感或反应,如过敏反应等紧急情况。良好的沟通能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通过有效沟通,护理人员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和精准的护理服务。此外,清晰的说明和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理解治疗过程和预期效果,减少误解和不安,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本次研究纳入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门诊输液治疗患者40例,对门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门诊输液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20例与实验组20例。参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2岁~72岁,平均(47.2±3.2)岁。实验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2岁~73岁,平均(46.5±3.3)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于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护患沟通技巧。
(1)选择恰当的称呼
在门诊输液治疗中,护理人员如何称呼患者是建立有效沟通的基础,也是展示尊重和关心的关键一步。护理人员应避免使用冷漠的编号或非个性化的称呼,而让患者感到被物化或忽视。相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人背景,如年龄、职业或社会地位,选择合适的尊称。例如,对于老年患者,使用“老师”、“领导”或“大伯”等称呼,能够表现出对他们经历和地位的尊重;对于年轻患者,则可以使用“小张”、“小李”这样较为亲切的称呼,缓解紧张情绪,使得交流过程显得更加友好和自然。
(2)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全面的倾听和反馈机制。护理人员应确保让患者表达完整的想法和感受,了解患者的具体需求,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在听取患者描述时,护理人员应运用微笑、点头等非语言手势以及适时的提问和意见反馈,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其所述内容的理解和关心,使得护理人员准确捕捉患者的需求,通过反馈过程中的交互确认双方对话的理解是否一致,即使有误解也能即刻澄清,避免后续的医疗错误。针对不同背景和特性的患者,应调整沟通方式。例如,与具备医疗知识的患者可以使用更专业的术语,而对于普通患者则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老年患者交流时应放慢语速,重复关键信息,而在与儿童交流时则应采用更温和和鼓励的语调。对于情绪不稳定或紧张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展现出更大的耐心和同理心,用安慰性和支持性的话语减轻他们的不安。在非语言沟通方面,护理人员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动作也十分重要。确保在操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传达出专注和自信,如输液前的准备阶段应细心检查患者信息,与患者确认身份和治疗详情,防止错误,增强患者对治疗过程的信心。在患者输液时,应减少不必要的对话,通过专业的操作和适当的身体接触(如适度的手握力度),提高患者安全感,避免因沟通过度而分散注意力[2]。
(3)主动关心患者
在输液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不断询问患者的身体感受和舒适度,通过问题如“您今天感觉如何?”或“有无不适之处?”来表达关心和注意,帮助护理人员提供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对治疗过程的信任和依从性。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提供关于疾病、治疗方案的基本知识,使患者能更好地理解其健康状况,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治疗中来。
(4)叮嘱患者保持健康
完成输液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详尽的健康指导,确保患者在离开医院后能够正确的管理自身健康。告知患者口服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以及服药时间。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具体的健康状况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如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量,减少油腻和高盐食物食用量。此外,提供书面的健康指南,如健康手册或教育卡片,可以作为患者在家自我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帮助他们在治疗后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若评分高于81分,则为非常满意,如果评分在61分之80分之间,则为满意,如果评分低于60分,则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对于本次研究所得结果,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应用x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本次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分组(n)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参照组(n=20) | 9(45.0) | 8(40.0) | 3(15.0) | 17(85.0) |
实验组(n=20) | 11(55.0) | 8(40.0) | 1(5.0) | 19(95.0) |
x2 | 4.200 | |||
P | <0.05 |
3讨论
在门诊输液治疗中,有效的沟通可增强患者对治疗流程的理解和依从性,护理人员可准确理解患者的症状和需求,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护理服务。此外,通过沟通,护理人员可以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解释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减少患者的不安和恐惧感,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更加舒适和放心。然而,有效的护患沟通并非没有难点。例如,年长患者可能不理解医疗术语,而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可能对治疗方法有不同的期待和误解。此外,门诊环境的忙碌和压力也会导致护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从而影响沟通的质量和效果。对此,需改进护患沟通技巧。护理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沟通技巧培训,学习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患者交流,通过非语言手段(如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增强沟通效果,提高护患沟通的效率和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沟通技巧。通过采用适当的称呼,护理人员能够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建立信任,同时使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时感到更加安心。护理人员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和有效的倾听技巧,如微笑和适时反馈,确保患者充分理解治疗信息,护理人员可准确把握患者需求,优化治疗体验。另外,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和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提高治疗依从性。经过本次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9/20)95.0%,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7/20)85.0%,P<0.05。
综上所述,在门诊输液治疗患者护理干预中,需灵活应用沟通技巧,便于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吕勤花,黄楚,曾苗苗,等.问候-介绍-过程-解释-感谢沟通模式对门诊静脉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校医,2021,35(01):34-35+38.
[2]王华,王蓓娜,蒋思思,等.护患沟通技巧对门诊输液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08):129-130.
[3]刘玲红.护理沟通技巧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5):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