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442000
【摘要】目的:评估俯卧位通气病患开展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活动的临床效果。 方法:撷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研究时段中本院重症科接治的72例俯卧位通气病患。平行随机性分组后予对照研究,成组(观察、对照组)后各取36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流程,观察组则开展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活动。系统性评估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就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 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27.78%),比对(P<0.05);且该组就护理质量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80.56%),比对(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干预流程,针对俯卧位通气病患开展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活动效果优异,其更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病患就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活动;护理不良事件;满意程度
目前,机械通气已被公认为临床急诊、危重症抢救中最为有效的通气手段。而俯卧位通气则是指通过改变病患机械通气的体位至俯卧位,进一步开放其背部组织,达到增强血氧与通气质量的治疗型体位。大量研究证实,该体位通气在不增加病患医疗费用的前提下,就临床危重科较多类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1]。但病患较长时间的俯卧对于躯体乃至面部会形成较大的压力性,极易造成医疗不良事故,故对于护理要求也十分严苛。故本院特撷取了近期时段内重症科接治的72例俯卧位通气病患作为样本,开展了评估开展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活动对于该类病患临床效果的专项研究,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定义为研究样本收集时段,方便撷取出该时段中本院重症科接治的72例俯卧位通气病患。遵循随机性原则予平行分组(观察、对照组),成组后各36例;对照组19例男,17例女;55至83岁年龄段,平均年龄为(73.51±4.39)岁;观察组21例男,15女;57至81岁年龄段,平均年龄为(72.45±4.57)岁。分组原则遵循随机、公平,两组样本基本资料无较大区别性质(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重症科常规干预流程,具体涉及:就病患行俯卧位通气时,将其头部与胸部适量抬高,并适时监测其病患通气量,调节吸氧及潮气度,同时定时改善病患体会,改善其舒适程度。观察组则开展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活动,具体涉及:(1)组建重症护理品管圈小组:遵循自愿报名加入的原则,本圈由8名圈员组成,涉及2名重症科护士长,2名重症科医师以及4名重症科专业护士。通过查询资料文献的形式,集思广益梳理并拟定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相关内容,同时组织组员培训品管圈相关理论知识,确保整个小组精确掌握品管圈的理念、方法以及本次活动计划的具体内容;(2)品管圈活动:首先由整个品管圈小组带领整个科室医护人员熟悉俯卧位通气相关理论及操作标准,提高整个科室的护理服务水平。同时就护理流程中易发生的不良事件予以梳理分析,模拟其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根源上尽可能的规避其发生;(3)自主设计辅助护理器具:通过分析以往护理经验,可通过升级辅助器具进一步提高病患俯卧位通气时的通气质量及舒适程度。当抬高病患头部与胸部时,可选用自行设计、柔软度较高的T型内凹垫物予以辅助,最大限度规避压力性损伤;同时该辅助垫可使人工气道管路合理穿过病患下部连接口鼻,进一步提高了气道通畅程度。(4)分析及改进:全体成员不定期开展讨论组会,通过头脑风暴梳理护理中存在的漏洞及不可控因素,集思广益就人、事、物等全方面分析并拟定解决方法,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1.3评价标准
系统性评估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就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首先精确记录两组通气治疗流程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统计发生率,不良事件涉及:通气管路受损、管路滑脱、胃反流、压力性损伤、眼部损伤,不良事件发生率计算公式:各项事件发生样本数/总样本量x100%;最后根据本院自行拟定《病患满意度问卷》综合性评估两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问卷分为满意、一般与不满意三个级别,满意度计算公式:非常满意+一般/总样本量x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流程期间案例样本计量()呈现,对比流程予t检验;计数则(%)呈现,对比流程予x2检验。样本量分析流程予SPSS26.0软件计算,当结果P值呈现<0.05时拥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27.78%),比对(P<0.05)具统计学意义,表1示。
表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表n(%)
组别 | 例数 | 通气管路受损 | 管路滑脱 | 胃反流 | 压力性损伤 | 眼部损伤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36 | 2 | 1 | 3 | 3 | 1 | 10(27.78%) |
观察组 | 36 | 0 | 0 | 1 | 0 | 0 | 1(2.78%) |
x2值 | 5.813 | ||||||
P值 | <0.05 |
2.2两组就护理质量满意度
观察组就护理质量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80.56%),比对(P<0.05)具统计学意义,表2所示。
表2两组就护理质量满意度比对表 n(%)
组别 | 例数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 | 36 | 12 | 17 | 7 | 29(80.56%) |
观察组 | 36 | 22 | 13 | 1 | 35(97.22%) |
x2值 | 4.266 | ||||
P值 | <0.05 |
3讨论
目前,机械通气已成为临床抢救危重症病患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中对于危重症病患机械通气的护理要求已经远高于常规疾病护理,而对于俯卧位机械通气病患的护理服务要求则更为严苛。长时间肢体、面部的压力性损伤、气道管路的弯折等因素均会造成较多的护理不良事件,为病患造成二次伤害,严重影响其通气治疗质量[2]。而常规的护理流程适用范围较广,流程也仅仅将目光聚焦于病患的疾病,其护理服务较为单一、片面,且对于俯卧位通气病患易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缺乏针对性。而伴随着当代医疗体制、医学服务内容的大幅度改革,为满足社会人群对于医疗服务越发严苛的要求,临床中也引入了以往企业管理中较为先进的品管圈活动,效果理想。该模式能够全面弥补常规模式的弊端,其以病患作为核心,全方位的服务作为工作主体,力求就日常护理流程中效率性现场处理所有护理服务需求,最大限度规避护理不良事件的隐患,进一步增强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相较于常规干预流程,针对俯卧位通气病患开展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活动效果优异,其更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病患就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周丽萌,宋淳,李燕,等.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活动在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24,30(9):34-37.
[2]蔡甜甜,庞雪莲,张丽丽,等.降低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28(9):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