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美术素养的一抹亮色——关于高中美术美育教学的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14
/ 2

涵养美术素养的一抹亮色——关于高中美术美育教学的途径分析

陈东旭

四川省青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628115

摘要: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国改革也进入到一个关键阶段,深度与广度均实现了质的飞跃,渗透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了培育出适应现代化需求、具备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素质教育改革经过多年的构想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覆盖到整个教育阶段和全部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美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中美术课是美育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到课堂中。本文将对高中美术美育教学的途径进行深入探讨,期待为高中美术美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育教学;美术素养

引言:《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并且陶冶审美情操,同时提高生活品质,也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正是这一特点,使得高中美术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形成独立人格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加强高中美术学科美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当前高中美术美育教学仍面临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诸多挑战。因此,探索出有效的高中美术美育教学途径,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美术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的外界刺激(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不能简单地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的角色,要创设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1]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模拟生活中家庭、学校、社区等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美术的魅力。例如,在教授色彩搭配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家居装饰中的色彩搭配,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问题情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面对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个问题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关联,进而引发学习者的思考。教师在教授绘画技巧时,可以设置一个“如何表现光影变化”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为后续的美术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教育领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推手,从最初的多媒体进课堂,到现在的AR、VR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飞跃转变。这些技术能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的学习路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2]在美育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以多媒体为媒介,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艺术的魅力。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走进”艺术作品,与作品进行互动,获得更加深刻的艺术体验,这样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增强美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体验美的机会,让他们在艺术的世界中畅游,感受美的力量。

二、丰富美术课程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一)引入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术欣赏

美术鉴赏课是美育的主要阵地,美术包含的范围广泛,并非一本教材可以涵盖的,因此,教师只有明确了美育的意义与方向,才能在课堂上自觉地把美育融入教学,让学生从中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美术鉴赏力,提升美术课之美育功效,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美的认知体系,了解不同艺术形式所表达的美。每一幅美术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创作时所倾注的感情,从而引发自身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学生可以感受到画家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审美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去欣赏作品的美。比如,中国山水画的留白之美、日本浮世绘的色彩之美、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之美等,通过欣赏不同的美,学生的审美眼光将会得到不断提升。

(二)跨学科融合教学

融合跨学科内容,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美育教学模式构建的一大亮点,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明确要求,教师在设计美育活动时,应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3]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画笔描绘诗词中的意境,或者创作与文学作品相关的美术作品,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力。音乐与美术两个学科不分家,例如,音乐和美术都致力于营造特定的意境。音乐通过声音的组合创造出宁静的乡村、热闹的城市等各种氛围,美术会利用画面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不同的情境,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比如,中国传统山水画常常以淡雅的色彩和空灵的构图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意境。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增强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感受力,让学生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结语:总而言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加强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顺应素质教育的改革,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说过“人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对美的追求,蕴含着创造的能力,要将这种潜能转化为实际的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离不开系统的教育和引导。高中美术美育教学正是这样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外在世界,让他们在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成长。高中美术教师应当深化高中美术美育教学的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靳颖. 浅析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沉淀” [J].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24, (09): 44-46. DOI:10.14160/j.cnki.13-1259/g4-b.2024.09.003.

[2]李慧慧. 渗透美育思想 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J]. 科普童话, 2019, (42): 121.

[3]沈奕. 高中美术教育美育教育模式的探究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 (1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