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广元 628317
血常规是临床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健康检查、疾病诊断、手术治疗等都可能涉及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可以为多种疾病的诊断、病因查找、治疗方案确定、治疗结果评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营养管理、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等提供依据和指导。血常规虽然很常见,操作简单,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切实保证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误诊,需要严格管控各种影响因素。其中,不合格血液标本是主要因素之一。
1、哪些因素会导致红细胞凝集?
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红细胞凝集,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尤其是淋巴及造血系统肿瘤)、病毒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EB病毒等)、药物等。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红细胞凝集情况,会加大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的难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误诊的情况。在血常规检查的时候,不贫血的患者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值不匹配(不是30:1),直方图及MCV、MCH、MCHC结果明显差异,则可能存在红细胞凝集的情况。此时,需要检测人员检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血常规标本等是否存在错误,排除这方面原因之后,需要对血液聚集标本进行规范处理。
2、血液聚集标本的正确处理,应该这么做!
通常情况下,血常规检验需要采集EDTA盐抗凝全血,在血常规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液自身聚集情况,表现为试管管壁上红细胞凝集呈细沙状、血涂片见红细胞成团分布,为切实保证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误诊情况,需要对血液聚集标本进行正确处理。
(1)标本的稀释。在正式上机检测前,先用37℃的生理盐水对血液聚集标本进行稀释处理,上机检测后,如果MCHC、MCV、MCH结果达到预期效果,将此次检验的技术结果×稀释倍数,就可以得到血常规检验红细胞计数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凝集素效价低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且效果比较好,效价较高的时候就不适用;而且,在操作过程中稀释倍数不宜过高(<10倍),防止某些测量参数不在最佳线性范围。
(2)血浆置换法。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如果凝集素效价较高,在对血液聚集标本处理的时候可以采用血浆置换法,即将标本1500R低速离心1—2min,吸去血浆,之后用同等量的37℃的生理盐水进行置换,并保证充分混匀,一般置换2~3遍后上机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快吸去血浆的时候要仔细,不要吸取到白细胞和血小板层;多次置换可能会导致血小板、白细胞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最终出具血常规检验报告的时候需要对此多加注意,对有偏差的结果予以纠正,通常参照第一次水浴后的结果进行报告。由于该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日常检验中使用比较少。
(3)显微镜估算法。采用这种方法对血液聚集标本进行处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高,且要有丰富的经验。具体操作的时候,将血液聚集标本进行规范涂片染色,之后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规定区域的红细胞形态,估计MCV、MCH的数值,然后再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其他参数。
(4)孵育法。针对明确冷凝器标本、效价较低标本,在处理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即在37℃水中孵育30~60min,之后混匀上机检测。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简单,是检验科最常用的一种解聚方法,但整个操作过程中耗时相对比较长;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无法解聚,可能与温抗体型有关,此时需要采用其他的一些方法予以纠正。
(5)其他方面。在对重度冷凝集进行处理的时候,如果上述方法的效果都不理想,则可以考虑采用末梢采血法、温育加稀释法等。
3、血小板聚集的处理,可以这么做!
如果血常规检测提示血小板聚集,此时可以使用蓝色真空采血管进行采血,以获取更准确的血小板计数。具体而言,一般临床血常规检验采用的是紫色采血管(成分为EDTA),其与血液当中的钙离子结合,起到抗凝作用;但是,该抗凝剂的使用可能会促进血小板聚集(虽然发生概率比较低),进而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影响血常规检验准确性,甚至导致误诊。通常而言,如果提示有血小板聚集的标本,要先用光学显微镜在油镜下观察血小板的分布情况,如果呈簇状分布、血涂片边界和尾部更为明显,则怀疑为EDTA-PTCP。针对这类病人要重新采集2份静脉血标本,一份用紫色管、一份用蓝色管(采用的是枸橼酸钠抗凝剂,不会与血小板发生聚集现象),取血后迅速摇晃,15分钟内上机检测。如果检验结果显示,紫色管与第一次检测结果相符,蓝色管结果明显提高者,则确定为EDTA-PTCP,否则排除。
综上所述,血液聚集会增大血常规检验的难度,为切实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防范误诊和各种医疗事故,需要检验人员掌握血液聚集标本的正确处理方法,能够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法啊,并严格依照相关流程、步骤和要求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