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微短剧消费群体与网大消费群体的共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10
/ 2

新媒体时代微短剧消费群体与网大消费群体的共性研究

宋利民、由鑫鑫、张煜、隋昕诺

吉林省万星合艺影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短剧和网络大电影(网大)作为新兴的视听娱乐形式蓬勃兴起。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微短剧消费群体与网大消费群体的共性特征。通过对两者消费群体在年龄分布、观看动机、平台偏好、社交互动以及审美倾向等方面的分析,发现他们在追求便捷娱乐、社交分享需求、偏好特定题材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这些共性不仅反映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普遍需求和行为模式,也为影视行业的创作、推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挖掘这两类视听产品的市场潜力,推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关键词:新媒体;微短剧;网络大电影;消费群体共性

引言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视听娱乐内容的方式和习惯。微短剧以其简短精悍、节奏明快的特点,以及网络大电影凭借相对丰富的故事内容和制作规模,在互联网平台上吸引了大量观众。深入研究微短剧消费群体与网大消费群体的共性,对于理解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影视消费行为、把握影视市场发展趋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够为影视创作者提供精准的创作导向,还能帮助影视平台制定更为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促进整个影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微短剧与网大概述

(一)微短剧

微短剧通常是指单集时长较短,一般在几分钟到二十几分钟不等,具有剧情紧凑、制作周期相对较短、成本较低等特点的戏剧作品。其内容涵盖了各种题材,如爱情、喜剧、悬疑、都市生活等,多以碎片化的形式在短视频平台或专门的微短剧平台播出,适应了现代观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观看需求。

(二)网络大电影

网络大电影是指专门针对网络平台制作并发行的电影作品,其时长一般在 60 分钟以上,相较于传统院线电影,其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在故事完整性、制作水准上有一定的追求。网大的题材也十分丰富多样,包括玄幻、动作、惊悚、剧情等多种类型,通过视频平台的会员付费、广告分成等盈利模式运营,为观众提供了一种不同于院线观影的影视消费选择。

、消费群体共性分析

(一)年龄分布共性

(1)年轻化倾向

微短剧和网大的消费群体均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以青少年和年轻上班族为主,年龄大致集中在 18 - 35 岁之间。这一群体成长于新媒体环境中,对互联网技术和各类新兴应用极为熟悉,他们习惯于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和娱乐内容。例如,在微短剧平台上,大量年轻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如课间休息、上下班通勤等时段观看微短剧;而网大也凭借其新颖的题材和便捷的网络观看方式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在闲暇时光进行观赏。

(2)年轻群体的消费潜力

这一年轻消费群体虽然个体消费能力相对有限,但由于其庞大的基数和较强的消费意愿,总体消费潜力巨大。他们对于新兴的影视娱乐形式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好奇心,愿意尝试不同类型的微短剧和网大作品,并且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看体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作品的传播和流行,为微短剧和网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撑。

(二)观看动机共性

(1)休闲娱乐需求

休闲娱乐是两类消费群体共同的主要观看动机。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微短剧和网大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微短剧以其轻松幽默、简短有趣的剧情,能够在短时间内为观众带来愉悦的观看体验;网大则通过丰富的故事内容、精彩的情节设置以及视觉特效等元素,为观众提供较为沉浸式的娱乐享受。例如,一些喜剧类微短剧和动作冒险类网大作品,凭借其娱乐性吸引了大量观众在业余时间观看,帮助他们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

(2)打发碎片化时间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时间呈现出高度碎片化的特点。微短剧和网大消费群体充分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进行观看。微短剧由于单集时长较短,非常适合在等电梯、排队等短暂空闲时间观看,观众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集的观看,不会对其正常的工作、学习流程造成干扰;网大虽然时长较长,但观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分段观看,随时暂停和继续,灵活性较高。这种能够适应碎片化时间的特性,使得微短剧和网大在众多影视娱乐形式中脱颖而出,满足了消费者在忙碌生活中对影视娱乐的需求。

(三)平台偏好共性

(1)视频平台为主

微短剧和网大的主要传播和观看平台均为各类视频平台。如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综合性视频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逐渐成为微短剧的重要分发渠道。这些平台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完善的推荐算法。视频平台通过对用户观看历史、搜索记录、点赞评论等行为数据的分析,能够精准地向用户推荐符合其兴趣的微短剧和网大作品。例如,当用户观看了某一类型的微短剧后,平台会根据算法推荐其他类似题材或相关演员参演的作品,提高了作品的曝光率和被发现的概率,同时也方便了观众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社交平台的辅助传播

除了视频平台,社交平台在两类作品的传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成为观众分享、讨论微短剧和网大的重要场所。消费者在观看完作品后,往往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观后感、推荐理由,甚至制作相关的短视频片段进行二次传播。这种社交平台的口碑传播效应能够迅速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在观众的关注。例如,一部网大在视频平台上线后,如果在微博上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和话题讨论,其热度会迅速攀升,吸引更多原本不了解该作品的观众前往视频平台观看。

(四)社交互动共性

(1)分享与讨论

两类消费群体都具有强烈的社交互动需求,喜欢在观看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并进行讨论。他们会在社交媒体群组、评论区等地方发表对剧情、演员表演、制作水平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互动不仅能够增强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还能形成一种社交话题,进一步扩大作品的传播范围。例如,一部微短剧如果在剧情上有反转或亮点,观众会在社交平台上积极分享并讨论剧情走向,引发更多人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观看该剧;同样,对于网大作品,观众也会对其宏大的场面、精彩的特效等进行讨论和分享,形成一种观影文化氛围。

(2)参与创作与二次创作

部分观众还会参与到与微短剧和网大相关的创作活动中,或者进行二次创作。一些观众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微短剧编写剧本、设计角色,甚至制作衍生作品;对于网大,观众可能会创作同人小说、绘制同人漫画等。这些二次创作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原作品的内涵和传播形式,进一步拉近了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观众对作品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例如,某些热门网大的同人小说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吸引了更多读者关注原作品,同时也为网大的后续创作提供了一些创意灵感和粉丝基础。

结论

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微短剧消费群体与网大消费群体的共性研究,可以发现这两类消费群体在年龄分布、观看动机、平台偏好、社交互动以及审美倾向等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共性特征。这些共性反映了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受众的普遍需求和行为规律,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对于影视创作者而言,应充分考虑这些共性因素,在创作过程中注重题材创新、把握好娱乐性与艺术性的平衡,同时提升作品的视觉效果,以吸引更多观众。

参考文献:

[1]茅惠民. 流媒体时代网络微短剧的内容生产及传播策略 [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 21 (19): 40-42.

[2]邱羽瑶. 新媒体时代下微短剧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探析 [J]. 今传媒, 2022, 30 (08):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