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07
/ 2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拉扎提·也尔多斯

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察布查尔镇人民政府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影响下,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资金不足、人才短缺、创新能力弱以及数字鸿沟扩大等。本文通过对这些困境的剖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探寻一条符合时代特征的基层文化建设之路,以期促进文化的繁荣与振兴。

关键词: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困境与出路

引言

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推进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长期以来,基层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拨款相对有限,加之私营部门投资意愿不高,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文化设施陈旧老化,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资金链的紧张直接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效果,阻碍了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影响力。

1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

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其深远的意义体现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基层文化的繁荣发展能够增强社区凝聚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增进邻里间的了解与交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为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基层往往是传统文化最鲜活、最直接的载体。通过开展各类民间艺术节、传统节日庆典等活动,不仅能让民众亲身参与和体验,还能激发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确保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提升公民素养与幸福感: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能增加生活的乐趣,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带动就业、促进消费、吸引投资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能够激发地方经济活力,尤其在旅游、手工艺品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局面。强化国家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往往体现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实力。基层文化的蓬勃发展能够展现国家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增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总之,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困境

2.1资源配置不均

首先,资源配置不平衡是一大难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资源分配存在明显差异,导致一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或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专业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不仅限制了这些地区的文化发展速度,也影响了全国整体文化生态的均衡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特别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支持,确保文化服务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2.2文化内容同质化严重

其次,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虽然传播渠道多元化,但真正具有地域特色、反映本土文化精髓的优质原创作品却相对稀缺。大量模仿流行趋势的作品充斥市场,缺乏深度与创新,无法有效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此,应鼓励和支持创作者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以差异化竞争策略打破现有格局,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与吸引力。

2.3参与度不高,供需对接不足

最后,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文化供需对接效率低也是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机制,部分群众对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供给方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够精准,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往往与大众期待脱节,造成资源浪费。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供需匹配机制,激活民众参与热情,让文化成为连接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惠及全民的目标。为此,需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更准确地捕捉用户偏好,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活动方案,同时加强宣传动员,提高公众参与度,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3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出路

3.1政策引领与资金支持

要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发展,首要的是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政府应出台更多鼓励和支持基层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明确发展方向,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改善基层文化设施、培养文化人才、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此外,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良好格局,共同推动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3.2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人才是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文化艺术专业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指导和服务,提升现有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同时,注重青年后备人才培养,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热爱本土文化、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加入到基层文化工作中来。搭建人才流动平台,让优秀人才有机会在不同地区间交流学习,共享资源,扩大视野,从而提升整个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3.3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面对信息时代的新挑战,基层文化工作必须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智慧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平台。例如,开发在线文化教育资源库,让偏远地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借助社交网络推广本地特色文化,拓宽传播渠道,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数字技术还促进了文化创作与分享的民主化进程。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赋予普通人表达自我、展示才华的机会,草根艺术家、民俗专家有了更大的舞台去传递独特视角下的故事,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创作生态。智能算法推荐系统则能依据用户的喜好定制推送,让个性化内容精准触达每一位受众,增加了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在这一过程中,AI生成的艺术品、数据驱动的故事讲述等形式展现了技术与创意融合的魅力,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3.4社区参与与公众共建

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成为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而非旁观者。通过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如读书会、戏剧社、舞蹈团等,让居民自主策划和实施文化项目,既满足了个性化需求,也增强了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人士贡献自己的专长和热情,形成强大的社区文化创造动力。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能够更精准地对接民众的真实需要,使文化成果惠及更广泛的群体,真正实现“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公众共建模式强调所有人的平等参与和持续对话,这意味着决策过程公开透明,尊重每个人的见解和建议。如此一来,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声,被听见,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进而增强对社区事务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最终,这种高度参与和共创的文化氛围将成为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使基层文化活力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困境,需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构建适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服务于人民的精神需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繁荣群众文化 实现群众文化权益. 解金龙.群众,2008(11)

[2] 浅析群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张静.大众文艺,2021(09)

[3] 群众文化品牌的塑造与维护. 杨敏.大舞台,2012(02)

[4] 浅论群众文化在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 曲秀国.人文天下,2015(11)

[5]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杨丽娟.民族音乐,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