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忻州市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0092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式建筑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式建筑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来越受到青睐,但由于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建造工艺等方面的差异,中式建筑在海外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分析中式建筑国际化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从因地制宜融合本土元素、创新传统营造方式、加强中外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中式建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适应性发展策略,以期为中式建筑走出国门、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式建筑;“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本土化;国际合作
引言:中式建筑以其质朴的材料、精湛的工艺、典雅的造型,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式建筑也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彰显东方韵味。中式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作为,越来越多的中式建筑项目落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审美习惯的差异,中式建筑在海外推广仍面临诸多障碍。
一、中式建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一)文化交流提供机遇,促进中式建筑走出去
中国企业“走出去”带动了中式建筑项目的海外落地,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布局海外,承建大型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项目,对中国式建筑有着迫切需求。中式建筑以其典雅的风格、精湛的工艺,成为这些海外项目的“点睛之笔”,也让当地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如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等项目的配套建筑,大量采用了中式风格,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载体。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式建筑提供了海外合作契机,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中式建筑遗产,如马来西亚槟城的姓氏桥、泰国清迈的“云南会馆”等,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播的历史印记。由于年久失修、管理不善等问题,这些遗产急需修缮加固,中国专家、企业凭借高超的中式建筑修缮技艺,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赢得当地民众的称赞,拉近了中外民众的情感距离,也成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生动缩影。
(二)市场需求拓展空间,为中式建筑发展注入活力
作为新兴市场和投资热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蕴含着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为中式建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一些新兴富裕阶层对中式住宅、会所、度假村等高端地产项目青睐有加,为中式建筑打开了高端市场,如印尼雅加达的“中国城”项目,汇集了中式别墅、商业街等业态,别具东方韵味,成为印尼首屈一指的中式地产项目,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兴起了中式风格住宅的建设热潮,令中式建筑备受追捧。中国“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大型项目,为中式建筑搭建了展示舞台,据不完全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已落地各类大型合作项目上千个,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园区、能源开发等众多领域,这些项目配套的酒店、商业、办公等建筑,为中式建筑创造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三)建筑风格差异影响传播,对中式建筑提出挑战
中式建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建筑风格的差异是影响传播的重要因素。中式建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其独特的空间布局、装饰风格、色彩搭配等,与西方建筑迥然不同,在一些“一带一路”沿线的伊斯兰国家,鲜艳的色彩被视为不吉利,中式建筑常用的红色、金色等在当地并不受欢迎,以几何图案为主的伊斯兰建筑装饰,与中式建筑的写意山水画风格也大相径庭,这些差异给中式建筑本土化推广带来了障碍。中式建筑讲究对称、层级等传统营造法则,强调建筑的仪式感和象征意义,而现代建筑更注重功能实用、经济高效,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欠发达,建筑工业化水平不高,大量采用中式建筑的传统木结构体系,势必推高建设成本,影响项目的经济性,中式建筑多采用斗拱、藻井等传统构件,需要工匠手工打造,而沿线国家普遍缺乏熟练的建筑工匠,难以支撑纯正中式建筑的规模化推广。
二、中式建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适应性策略
(一)因地制宜嵌入本土元素,实现中式建筑多元融合
中式建筑要立足“一带一路”建设大局,准确把握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在继承传统营造精华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吸纳本土元素,实现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要在建筑空间布局上与当地居住习惯相契合,充分考虑当地的宗教信仰、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等,优化内部空间组织,在传统中式布局的框架内,植入符合当地人起居习性的空间形制。如在回教国家,可在住宅设计中专门设置朝拜区域,并避免使用与伊斯兰教义相冲突的装饰,在东南亚多代同堂的大家庭结构下,可在保留中式庭院空间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卧室数量,满足大家庭成员的居住需求。
在建筑外立面上巧妙融入本土符号,“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中式建筑在海外落地时,要善于从本土建筑中汲取灵感,提炼当地建筑的经典元素,以隐喻、变形等手法融入中式建筑立面。例如在东南亚国家,可借鉴当地传统高脚屋的架空形式,将建筑主体架空,底层敞开,形成通风避潮的架空层,既符合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又能在视觉上拉长建筑竖向线条,突出建筑的轻盈感。在中亚地区,可汲取伊斯兰建筑的穹顶、尖拱等元素,以曲线勾勒屋顶轮廓,配以彩色马赛克装饰,体现异域风情。
中式建筑要在空间形态、技术工艺、装饰语汇等方面,积极吸收“一带一路”各国的优秀文化基因,最大限度实现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互鉴、包容并蓄。在坚持中式建筑的整体性、均衡性、层次感的同时,要善于从细部入手,在空间尺度、材料肌理、色彩搭配等方面融入本土化设计,使中式建筑真正扎根当地社会文化土壤。要加强对当地工匠的培训,传授中式建筑的核心技艺,引导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材料工艺,形成融合中西方特色的建造方式。同时要注重人文关怀,中式建筑不应是简单的形式移植,而应充分尊重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建筑设计中积极回应他们的现实需求,方能更好地赢得当地民众的认同。
中式建筑要立足文化自信,坚持“融通创新、兼收并蓄”的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异域文明,在“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下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实现创新发展。只有充分尊重并善于吸收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养分,实现中外建筑语汇的深度融合,中式建筑才能真正走向世界,成为东方文化自信、大国风范的象征。
(二)创新传统营造方式,打造中式建筑国际化形象
传统营造技艺是中式建筑的精髓所在,斗拱、藻井等木构件,砖雕、石刻等装饰工艺,无不凝结着古人的智慧结晶,这些技艺所呈现的精致细腻、古朴自然,是中式建筑的灵魂所在,在海外推广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富有东方神韵的构件,彰显传统技艺的独特价值,可在建筑的细部装饰等易于模块化的部分,沿用古建斗拱、雀替等构件,以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规模化生产,既保留传统风貌,又能控制成本。
要积极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中式建筑的性能品质,传统木构建筑在防火、防潮、保温等性能方面不尽如人意,要在坚持木构架传统做法的基础上,采用新型防火涂料、防腐木材等,全面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在幕墙、遮阳等方面大胆采用低辐射玻璃、铝合金等现代材料,在传统中式风格下,彰显现代科技的内涵。同时要注重生态环保理念的融入,善于运用被动式设计策略,通过优化建筑体形、朝向、遮阳等,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减少能源消耗。在屋顶、庭院等空间大胆尝试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形式,构建“小气候环境”,调节室内外微气候。
在建造工艺上要大胆创新,传统木构营造多采用榫卯结构,构件尺寸不易统一,施工周期长,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数字化技术,对木构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实现工厂化预制,大幅缩短现场安装时间。在砖石砌筑方面,可采用新型免烧砖、复合保温砌块等材料,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兼顾保温隔热性能。在屋面瓦件铺设方面,传统做法多为现场铺贴,既耗时又难以保证品质,可借鉴西方金属屋面的做法,开发出兼具防水性、装饰性的仿古金属瓦,实现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安装。
在装饰工艺上要善于转化创新,中式建筑外立面多采用砖雕、石刻、彩画等手工技艺,极富工匠精神却不适合规模化生产,要善于将这些图案、纹饰以隐喻、变形的手法融入建筑表皮,可在雕花、透光等方面采用数控加工、激光切割等现代工艺,在铝板、GRC等新材料上呈现,既降低成本又凸显文化内涵。在色彩工艺上要实事求是,传统建筑多用朱红、藻绿等高纯度色彩,在现代环境中难免显得过于鲜艳,可采用更加柔和、素雅的色调,在低纯度中彰显高雅格调。
中式建筑要立足传统,面向未来,要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积极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创新工艺营造模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只有在对传统匠心工艺的极致追求中融入现代科技理念、生态环保意识、文化多元思维,中式建筑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以国际化的视野、现代化的手段,将东方美学精神发扬光大,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加强中外合作,共同推进中式建筑国际化发展
中式建筑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溢出效应,以开放合作的姿态走向世界,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建筑领域的互学互鉴,携手探索中式建筑国际化发展之路。在项目设计环节,要广泛吸收当地建筑设计师参与,充分听取东道国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通过与当地设计师联合设计,在第一手了解本土文化习俗、建筑规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优化设计方案。要建立完善的国际设计咨询机制,聘请沿线国家知名建筑师担任顾问,为重大项目出谋划策,既提升中式建筑的文化敏感度,又能增强其国际认同感。
要积极引进国际化设计人才,吸引海外优秀建筑师、规划师来华交流学习,为他们提供在中国从事设计实践、开展学术研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工作中深入理解中国建筑的精髓要义,成为传播中式建筑文化的“链接器”。可通过举办国际设计竞赛、设立专项奖学金等形式,吸引海外青年才俊来华深造,为中式建筑走向世界培养生力军。同时鼓励中国建筑师走出国门,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实地调研,系统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建筑语汇,积累跨文化设计经验。
同时鼓励中外建筑师开展对中式建筑的联合研究,在学术研讨、经验交流中凝聚中外智慧,为中式建筑海外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如清华大学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开展中阿建筑联合设计,为中式建筑与伊斯兰建筑的交融提供了生动案例。要以国际学术会议形式搭建中外交流平台,以中式建筑国际化、本土化等为主题,邀请中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式建筑的转型发展之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鉴中实现中式建筑的华丽转身。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可学习新加坡等国经验,面向“一带一路”国家选送留学生,鼓励他们学成归国后投身本土建筑事业,成为中式建筑本土化的“触角”。
要充分借助各类国际组织平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建筑师协会等框架内,积极举办以中式建筑为主题的国际展览、大师讲堂等,提升中式建筑的国际能见度和美誉度。鼓励有实力的中资建筑设计企业“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联合工作室等,形成面向全球的本土化发展网络,最大限度吸收当地设计资源。支持有条件的院校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设建筑设计专业,为中式建筑的国际化发展培养本土化人才。
中式建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中外携手,集众智、汇众力。秉持开放、互鉴、共赢的理念,在文化碰撞交流中吸收异域智慧,在合作共建中凝聚多方共识,中式建筑能真正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洪流,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在传承创新中不断焕发生机活力,中式建筑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东方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结语
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式建筑“走出去”的步伐仍面临重重阻碍。通过因地制宜吸收本土元素,让中式空间营造顺应当地人居需求,通过创新传统营造工艺,让中式建筑绽放现代科技光芒,通过深化中外合作交流,让中外建筑智慧充分交融,唯有在继承与创新中升华,在交流与合作中提升,中式建筑才能作为人类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馨香永驻、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梁源,李沅芳,杨帆.中式元素地域化设计在援助项目中的融合表达研究——以援尼泊尔告库利中学方案为例[J].设计,2023,36(1):26-29.
[2]彭鸿绪,李文钰,秦倩倩,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发展——以泰国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6):3.DOI:10.3969/j.issn.1672-4909.
[3]彭鸿绪,吴欣怡,张斌,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在南洋的传播与发展——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4):5.DOI:CNKI:SUN:JZYW.0.2020-04-040.
马鹏飞(1985.12.22),男,汉族, 山西省忻州市人,博士,博士后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
单位名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本文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式建筑艺术符号学传播策略研究”(21PJC111)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