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建筑行业本身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进而影响工程顺利施工和建设效益。本文采用综述法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讨论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常见的一些问题,从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双重预防体系构建、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等角度出发,就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但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也面临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稳定健康发展,需要从工艺技术、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创新优化。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事故频发,不仅造成建筑施工企业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以及停工接受检查,甚至影响工程项目后期的销售售卖,对建筑施工企业造成的影响损失大。因此,要落实好安全生产和管理措施。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准确把握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和核心,落实好各项管理措施十分重要。第一,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事先做好安全交底、技术交底工作,监督施工作业人员规范操作,落实好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第二,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够计划、组织和协调施工项目,确保施工有序进行;监督施工作业人员规范操作,防范违规违章情况,可以保证工程项目良好质量效果[1]。第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综合效益。通过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及时修正和调整施工过程中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要求的行为,可以最大化地降低风险损失,提高项目建设综合效益。第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和损失。监督标准化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规避不规范、不安全和不文明的施工行为,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和各种损失[2]。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问题分析
国家和行业针对建筑工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施工提出了各种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也意识到了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加大这方面的力度。但是,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仍存在问题,各项管理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例如:一是,管理工作不细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大,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本身存在一定特殊性和风险性,施工现场环境和作业相对比较复杂,且影响项目施工和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多,如人员操作不规范、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材料质量不达标、没有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露天作业和高空作业等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部分工程项目施工由于缺乏精细化管理、全过程动态化管控,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3]。二是,风险防范和监督监管不到位。部分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化监督控制,事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缺乏有效识别和分类管理,施工中缺乏严格的监督监管,工程监理等的作用未能体现,进而导致很多项目建设施工存在违规违章作业未及时发现、施工偏差和问题未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排查处理不细致等情况[4]。第三,管理制度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工程项目建设安全责任未能得到有效地落实和执行,存在管理混乱、责任主体不明确、安全检查不到位、风险排查不严格和施工流程不清晰等情况,导致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效果不佳[5]。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3.1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规范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需要基于工程特点、实际施工和管理要求的考虑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落实好安全维护、危险防范和火灾预防等各种措施。基于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持续完善与之相关的制度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和约束,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及作业规范、有序和安全。具体而言,围绕具体工程项目情况和现场施工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流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由专业的人员负责监督建筑各工序和环节的安全施工,落实安全管理、安全防护相关措施;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明确自身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后续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与监督监管中履行好自身职责、落实好安全管理措施,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更细致,提高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等,有效防范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与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职责不清、分工模糊和监督不力等情况,以及诱发的安全事故和造成的风险损失。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正式施工建设前还需要强化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以及由专门人员负责落实好。例如,由项目部人员、施工人员、工程监理、专业的安全员等共同组建成安全监督管理小组,负责项目建设期间的一系列安全问题、隐患排查和处理问题,并通过事先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使其掌握安全防护和保护措施、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安全生产作业方法等,确保施工作业人员自觉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在各种作业环境下都规范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依照流程规范作业,并具备一定的危险源、隐患辨识和处理能力;安全检查员要紧跟项目施工,落实好日常安全检查、风险排查、隐患排查和处理工作,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隐患进行分级管理,对隐患排查和处理进行详细记录;监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实施细致地监督监管,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反馈上报,协助整改处理。
3.2构建双重预防体系
为有效防范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各种安全事故和风险隐患,降低事故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损失,需要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第一,构建风险分级管理体系。基于工程项目特点和实际建设情况的考虑分析,对作业场景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预测、评估和分析,对危险进行系统分类;基于工程项目特点、作业场景不同的安全风险程度(风险发生概率、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大小)等的综合考虑和分析,实现安全风险等级的划分,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对其实施分级管控,用于提升风险管控效果,协助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高效实施。其中,对于一些高安全风险的场景,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制定解决预案,持续改善生产运营流程等,尽可能控制可能诱发安全风险事故的因素,也能确保在风险发生的时候也能及时解决和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和损失;对于一些中安全风险的场景,项目施工中要组织相关人员落实好定期检查、风险排查和治理工作,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消除安全隐患,也要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措施管控和防范风险;对于一些低安全风险的场景,在一系列监督管理工作中也不能忽视,也要组织定期检查,以免出现意外。第二,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安全生产治理等活动,实现对项目施工建设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风险的细致检查和动态化监督控制,并通过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的落实,提升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的彻底排查,有关工作实施无盲区、无死角。
3.3加强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需要在整个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尤其加强施工现场常见隐患及诱因的监督控制,监督各环节和工序的安全施工、规范操作,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在保证工程项目良好质量性能和综合效益的同时,最大化地规避和防范各种安全事故。例如,第一,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监督监管,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定期对工程施工现场的供电、用电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及时发现和排查隐患。第二,加强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仔细检查各类机械设备是否存在异常、隐患和故障,其性能、参数等是否符合项目建设施工要求,监控、指示灯、仪器、告警器等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防范因机械设备导致的事故风险。第三,加强对现场消防保卫的安全监管,针对施工区域、物料堆放区域、临时办公区域等的消防设备进行细致检查,查看配备是否齐全,消防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第四,加强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包括安全帽佩戴情况、安全防护网使用情况、临边防护情况等,针对发现的隐患风险及时排查,仔细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第五,加强施工现场材料使用的管理,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组织材料在合适的时间进场,并对每批次进场材料严格检查验收,不达标、不合格材料杜绝使用;进场材料要分类入库、规范管理,并做好防潮、防火等工作,以防材料变质、性能下降;材料领用要规范,依照计划进行,避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大量浪费的情况。第六,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管理,监督施工作业人员严格依照施工计划方案进行,规避违规违章操作情况。此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监控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建筑施工的动态化监测、隐患实时化分析和远程控制等,也支持协调管控和精细化管理的良好实现,当“人、机、料、法、环、品”任一环节出现异常和问题的时候,都能及时预警和解决处理[5]。
4结束语
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将其放在第一位,在整个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准确识别各种风险隐患,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和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
参考文献:
[1]宋磊.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策略[J].陶瓷,2023(6):140-142,155.
[2]李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策略[J].陶瓷,2024(5):186-189.
[3]高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策略[J].世界家苑,2024(15):79-81.
[4]罗小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数字化用户,2024(33):153-154.
[5]张海东.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创新探讨[J].城市情报,2024(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