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通渭公路段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审计领域的最新发展,其在我国的运用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全面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还存在很多困难。到目前为止,我国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还未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也没有适用于不同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用经验目前处于不断尝试和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念充分应用于审计工作的各个阶段,探讨了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指出了一些目前在实施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方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难点,并结合实际,并结合相关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字: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剩余风险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述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它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一些可能影响企业战略以及目标实现的事件、行为及环境进行密切关注,识别出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根据审计风险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最终形成审计报告。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坚持整体性以及系统性的思想,对企业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甚至是整个审计过程都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重点思想可以总结为:企业内部的审计风险大多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而企业的固有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一)进行风险评估阶段
首先,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对本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调查分析,识别出企业存在的战略风险。其次,审计工作人员还应该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环节加以分析,因为经营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关注从生产到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分析在监督及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除此之外,内部审计人员还应该在对企业的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的基础上,掌握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情况,调查了解企业的剩余风险。 所谓剩余风险是指在进行了所有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方法后依然存在的,还未被企业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且对企业存在潜在重要影响的风险。用公式表示为:剩余风险=企业风险-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剩余风险既有可能产生于企业的战略风险,也有可能产生于经营风险,随着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化,剩余风险已成为内部审计人员不可忽视的重点。
(二)制定审计计划阶段
在采用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方法时,内部审计人员在对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相应的风险坐标系,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分析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内部审计人员识别出企业重大错报风险之后,应当明确内部审计的重点,划定审计范围,同时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协调制定出可行的审计计划。内部审计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初步审计活动、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对风险的评价、重要性水平、审计策略、审计时间的安排以及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将高风险领域作为审计计划的重点,制定有所侧重的单项审计计划,优化审计资源的配置,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三)实施审计程序阶段
内部审计人员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实施审计程序,完成现场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总评价,并对查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企业目标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关注各项风险因素的披露和审计建议执行力度。在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应当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以及所确定的审计核心、审计时间、及范围展开。通常应当采取合理的方法,一般而言,审计程序包括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重新计算、分析性复核等,从而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当包括:内部控制测试,即通过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审计效率;实质性测试,即在对各类重大交易、账户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的认定做出评价;风险再评估以及对审计计划的修改。
(四)出具审计报告阶段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法下,内审人员应当在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审计结论并提出审计建议,完成现场审计同时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内容应当简洁清晰,同时应当对各项风险因素的披露和审计建议的执行度进行重点关注。
(五)后续审计阶段
采用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时,做出审计报告并不等于企业内部审计程序的完结,还应当开展后续审计。所谓后续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为了解决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企业风险而对相关内容的再审计。后续审计的核心在于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控制目标能否实现对审计结论的控制风险存在影响,而控制风险决定着后续审计的本质和范围。一般来说,审计风险与内部审计的范围成正比,即风险越大,后续审计的范围则应当越广泛。所以,控制目标的实现以及风险的再评估是后续审计的重要内容,企业要按照审计报告的建议进行风险管理,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将事后评价及时反馈和延伸到审计工作的事前和事中,让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成为企业价值链中的必要环节。审计部门要持续跟踪整改过程,促进企业落实整改。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人员应当总结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经验,做好审计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为以后开展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和风险评估提供历史数据和参考资料。
三、推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的措施
(一)树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念
在审计准则中虽然已经确认风险导向计方法,但在我国现状下依然是个新概念,特别是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很滞后,所以我们应树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先进理念,不断强调和重视风险导向审计中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并将这些理念充分用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过程中,使我国在风险经营层面上趋于规范化并与国际接轨。在我国现阶段国情下,只有充分认识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建设,并采用国外先进理论指导与监督我国企业应用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实践工作,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才会在内部审计程序中全面应用并尽最大程度发挥其风险管理的优势,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合理的控制范围之内,最大程度地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二)以风险为导向,兼顾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但相对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存在固有局限,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完全独立。2011年IIA颁发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提出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取代了此前所定义的“独立”理念。内部审计在以风险导向为指引,帮助企业增加价值的目标下,不应该只注重独立性,更应该强调和关注客观性。独立性与审计发生的环境有关,指审计小组和个体与所处的审计环境不存在冲突,独立性的价值在于创造了使内部审计人员保持最大客观性的环境。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风险评估、判断以及决策质量有关,也就是说内部审计部门在确定审计范围、实施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时不能受到任何外界干扰,必须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工作态度和精神状态,为企业增加价值提供客观意见,反映的是内部审计小组和个 体的特征。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即内审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和审计的相关知识,还必须掌握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企业应注重培养内部审计人员抵御风险的能力,内审人员要从审计实践需要出发,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用性的专项培训和学习,尽可能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与此同时,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是作为一名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企业应当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理念,树立主人翁意识,真正做到“企业是我家,工作靠大家”。除此之外,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争取在提高理论知识、道德素质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所以说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是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保证。
(四)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现阶段,虽然我国企业全面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各项条件都还不够成熟,但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国家有关审计部门都在不断引进和学习相关的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不断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模式,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建立一套可行的风险评估体系和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业务操作规范,为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技术指导。除此之外,国家应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企业所应用,并向国外输出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加强引导中外企业管理文化交流,人员经验交流,为我国企业风险经营注入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2010.
[2]石爱中.期待风险管理审计能够成为审计的主题、主流和常态.中国内部审计,2010.
[3]牟丹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问题及对策.财会通讯,2014.
[4]刘勇.解析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广东科技[J].2012年19期.
[5]李德安.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
[6]李良慧.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Z].2010.
[7]郭艳丽.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N].中国审计报,2013年.
[8]雷彩红.浅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际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年19期.
[9]晋雪菲.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N].财会信报,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