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信息化时代,网络思政逐渐成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一条关键路径,在提高思政教育效率和质量上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学生党建作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有着较大的育人价值,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实施协同育人,能够进一步强化高校育人成效。为此,文章分别从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红色网络思政、打造网上党建阵地以及构建网评队伍等多个方面,针对高校网络思政于学校党建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展开了深入探究,以此助推高校育人工作不断向好发展。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政;健康发展;学生党建;协同育人
前言:思政教育以及学生党建均为高校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两者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协同发展能够进一步深化高校育人工作,取得更为理想的育人效果。现阶段网络思政已经逐渐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网络思政与学生党建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做出深入研究,以此构建出“网络育人”的良好新格局,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进行助力。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红色网络思政
网络思政作为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必须要坚持做到党建引领,切实将政治标准摆在第一位。高校应该充分挖掘梳理党发展历程中蕴含的一系列可以彰显党伟大精神思想的优秀红色文化资源,然后在保证红色底色不变的基础上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适当地融入到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中去,以此营造出良好的红色网络思政氛围。另外,高校还应该加大对网络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力度,合理地将学生党建全角度、全方位地与网络思政进行融合。例如:对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来讲,便是站在党建引领角度打造的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高校可以对其内容设置、优点以及模式进行学习,面向大学生构建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基于党建的网络思政平台,如开创基于红色资源的微博网络思政账号、网络思政微信公众号或者是思政网站等,从而营造更为浓郁的红色思政氛围,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党优秀思想、文化以及精神的影响熏陶,实现健康成长。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将学生党员在高校网络思政活动中具备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党员主动联系指定班级、社团或者是个人等,构建出传递红色基因的网络思政队伍,开展各种红色网络思政活动,从而充分借助网络思政发挥出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传播党的声音、全面展示党的光辉形象,让红色网络思政氛围更浓郁,更好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和熏陶。
二、基于高校网络思政,打造网上党建阵地
随着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持续纵深发展,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来讲,也应该对网络思政的优势加以利用,打造高质量的“网上党建”阵地。对此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作为高校可尝试着打造一个专门用于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网络平台,可以是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或者是抖音号等等,借此成立网上党校、设立校园内部的电子党刊等,同时还要将学生党建工作的一系列环节有效地转移至建设好的平台上,包括申请、审批以及备案、讨论等等,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效率和质量;(2)作为高校还应该基于网络思政落实好学生党建工作中的过程教育,比如在发展党员期间,应该将发展党员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适当地体现于网络上,如可以在各个工作阶段,将一些比较优秀的资料通过线上进行公示,包括入党申请书、高质量的思想总结汇报、学生成为党员前后的自传等,充分借助网络展现在全校学生面前,这样既可以激发相应学生党员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也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教育以及引领作用;(3)高校还应该对网络思政现有平台、教育资源等加大运用力度,借此组织开展丰富多元的党支部建设工作,使得学生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思政平台随时随地地完成一系列党政方针、政策还有党史的学习浏览活动,并借此活化“三会一课”的具体内容和开展形式,促使主题党日活动变得更加具有多样性。另外,党支部还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思政平台不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展开沟通交流、探讨等活动,也可以在假期利用网络思政平台以及内部资源,随时随地的开展党建工作,以此解决假期难以实施党建的问题[1]。
三、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构建网评队伍
对于高校开展的学生党建工作来讲,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工作内容便是发挥党员的价值和作用。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具备着自主选择性强的特点,这使得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很多网络思政信息实际上难以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大学生。而高校的学生党员在思政工作上可以充当广大师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其作为一名党员拥有的政治立场、优秀的思想观念还有实施的网络行为等均可以在网络上形成一面标志性的旗帜。所以高校完全可以借助加强党员教育,让一部分学生党员逐渐地发展为学生网评队伍的一份子,促使学生党员可以真正地融入到高校网络思政环境中去,进而通过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逐渐地成为对他人可以产生积极正向影响的网络核心人物,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党建工作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政工作成效。另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党员发展为网络思政平台当中的情报员、网评员以及舆论引领监督人员或者是新闻发言人等等,从而让这一少部分学生群体去有效地了解、引领以及影响大学生这一整个群体,比如可以借助聊天、发表评论、回复或者是转发等一系列网络互动形式完成潜移默化的引导式教育,从而促使学生党员可以成为一个正能量的“辐射场”,提高高校育人成效
[2]。
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建思政格局
有关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整体来看对一系列正确的思想以及价值观等有着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在践行上却有所差异,比如超过93%的学生均赞同雷锋精神,但实际上愿意在现实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发展为道德模范的大学生只有62%。而无论学生党建还是网络思政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必须是能将相关思想理论、精神等落地实践。所以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以及学生党建协同育人工作不能仅局限于线上,还应该注重向线下进行延伸。对此建议高校可以将网络思政平台充当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理论知识、思想文化的宣传灌输阵地,然后将党建工作坚持在线下开展,充当践行这些理论知识和思想文化的主要路径,以此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建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例如:在线上通过网络思政平台大力宣传雷锋精神,然后在线下创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岗位、由学生党员组织带领其他大学生开展雷锋精神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利用网络思政平台以专题形式宣传推广志愿者活动,并线上进行登记,再由学生党员负责组织开展线下志愿服务实践。除此之外,对于高校党组织也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党员走出课堂、学校以及走进其他学生和社会,挖掘、留意以及搜集可以成为网络思政教育素材的一系列正向积极的事件或者是活动,为网络思政内容做出有效补充,这样便可以形成“线上到线下”再从“线下回归线上”的一个闭环,真正地做到协同育人,切实提高育人效果[3]。
结语:综上所述,将高校网络思政与学生党建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成效,使得高校育人工作模式和方法变得更加丰富、有效。文章针对高校网络思政与学生党建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展开了深入探究,以此进一步提高两者协同育人水平,推动高校育人活动真正地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艳梅.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2.
[2]于晓庆,张冰,章洪丽,等. 新时代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研究[J]. 才智,2023(7):130-133.
[3]闵敏,姚双良,张霞.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