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创建廉洁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02
/ 3

科研单位创建廉洁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宋歌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研领域的廉政建设。本文分析了科研单位创建廉洁文化的重要意义,从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廉洁教育、深化作风建设、强化廉政监督、培育廉洁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和措施,旨在推动科研单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研单位;廉洁文化;实践与探索

引言: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研工作者肩负着探索科学真理、推动技术进步的崇高使命。然而,科研活动中的学术不端、弄虚作假、利益输送等问题时有发生,损害了科技事业的纯洁性和公信力。科研单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必须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加强科研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善规章制度,加大监督惩处力度,为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学术生态,以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者提供有益参考。

一、科研单位创建廉洁文化的重要性

(一)维护科研事业的纯洁性和公信力

科研单位创建廉洁文化对于维护科研事业的纯洁性和公信力至关重要。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它关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关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然而,科研活动中的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科研事业的纯洁性,败坏了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动摇了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廉洁文化的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确保科研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唯有坚持廉洁从研,恪守学术道德,科研工作者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科研事业才能在党和人民的支持下不断迈上新台阶[1]。因此,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对于维护科研事业的纯洁性和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科研单位创建廉洁文化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廉洁高效的科研环境是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反之,如果科研活动中存在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不良风气,必然会扼杀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阻碍科技创新的步伐。同时,廉洁文化也是保障科研成果顺利转化、惠及社会的重要因素。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经过评估、审核、交易等多个环节,如果在这些环节中存在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不仅会影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公平性,也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阻碍科技进步。唯有培育廉洁文化,增强科研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完善科研成果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树立科研单位良好社会形象

科研单位创建廉洁文化对于树立科研单位良好社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科研单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科研单位的形象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认知和评价。一个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科研单位,必然能够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崇高敬重。反之,如果科研单位在科研活动中出现违规违纪问题,必将严重损害科研单位的社会公信力,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科研单位必须需要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从制度、文化、监督等多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管用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为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道德支撑和制度保障,树立科研单位清正廉洁、求真务实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研单位创建廉洁文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就是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特别是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秉持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理念,坚守正直诚信、勤勉尽责的科研伦理,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和行为,在潜心科研、服务社会的实践中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相辅相成、互促共进,对于推动形成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风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科研单位创建廉洁文化的实践路径

(一)完善制度体系,夯实廉洁文化基石

科研单位要创建廉洁文化,必须从完善制度体系入手,夯实廉洁文化建设的基石。制度是规范科研行为、防范廉政风险的重要保障[2]。科研单位要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学术道德、科研伦理、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廉洁从研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要求。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突出质量导向和创新导向,减少功利化倾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要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制度,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的监管和审核,严厉打击贪污挪用、弄虚作假等违纪违法行为。要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合理确定科研人员的收益分成,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科研单位还要加强制度的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和规范引导,推动形成科研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良好氛围,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

(二)加强廉洁教育,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科研单位要创建廉洁文化,必须把加强廉洁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提升科研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把廉洁教育纳入科研人员教育培训体系,通过专题讲座、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经常性的廉洁教育,引导科研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创新廉洁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紧密结合科研工作实际,针对科研活动中的廉政风险点和易发多发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加大廉洁文化的宣传力度,弘扬科研诚信、科研道德的正面典型,曝光违规违纪的反面案例,营造崇廉拒腐的舆论氛围。要把廉洁教育的成效体现到科研人员的实际行动上,引导科研人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职业操守,养成廉洁自律的科研习惯,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学术为上。

(三)深化作风建设,涵养清正学风

科研单位要创建廉洁文化,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化作风建设,持之以恒地加强学风建设,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科研工作必须以严谨求实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前提。科研单位要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创建廉洁文化的基本抓手,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研导向,坚决反对盲目追求科研“帽子”、搞科研“泡沫”的浮夸之风,力戒浮躁浮华、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保持科研工作的定力和从容。要坚持“两面”发力,既要严肃查处科研领域的违纪违规行为,又要宽容科研探索的失败,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成长环境。要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科研单位的重要职责,将学风建设情况纳入科研单位评估和科研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科研单位学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涵养“潜心治学、笃行致远”的科研精神和“崇尚真理、严谨治学、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的时代新风。

(四)强化廉政监督,筑牢拒腐防线

科研单位要创建廉洁文化,必须不断强化廉政监督,织密织牢科研活动各个环节的监督防线,筑牢科研人员拒腐防变的防火墙。要建立健全科研诚信监督、科研经费监管、科研项目评审、学术道德惩戒等监督制度,加强科研活动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要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大对科研经费使用、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保障科研经费安全和有效使用。要拓宽监督渠道,畅通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对科研违纪违规行为的举报途径,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要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教育,引导科研人员强化自律意识,主动接受监督。要加大科研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科研诚信“黑名单”制度,对严重失信者实行“一票否决”,构建科研诚信监督的长效机制。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维护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确保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五)培育廉洁文化,厚植清朗沃土

科研单位要创建廉洁文化,必须从培育廉洁文化的土壤入手,久久为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科研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要把廉洁文化建设与科研文化建设相结合,深入挖掘廉洁思想的内在要求,在科研文化中根植廉洁理念、弘扬廉洁精神。要在科研机构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杜绝权钱交易。要加强科研领域行风建设,深入开展科研行风评议,表彰优良学风,曝光不良行为。要完善科研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机制,把好政治关、廉洁关,选优配强科研管理队伍。要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和知名专家学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带动广大科研人员争做廉洁从研的模范[3]。要把廉洁文化融入科研机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使科研单位成为涵养廉洁文化的沃土。通过持之以恒、润物无声地培育,推动廉洁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科研人员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进而形成科研领域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六)搭建交流平台,营造廉洁从研氛围

科研单位要创建廉洁文化,还应重视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平台,营造廉洁从研的浓厚氛围。交流互鉴是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的重要途径。科研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廉洁从研的优秀典型进行经验分享,开展科研诚信案例研讨,引导科研人员加强自律、慎独慎微。要充分利用学术期刊、网络媒体等平台,宣传科研工作中秉持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的先进事迹,曝光违反学术规范、损害科研诚信的典型案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要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对话交流机制,开设院务公开栏目,公开科研政策、项目管理、经费使用等信息,提高科研工作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要组织开展科研文化节、科研开放日等活动,加强科研单位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互动,传播科学精神和廉洁理念,提升科研工作的社会认同度。通过搭建交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营造人人崇尚科学、恪守诚信的浓厚氛围,推动全社会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研单位肩负着维护科研事业纯洁性、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创建廉洁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监督体系、文化培育等方面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展望未来,科研单位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持之以恒抓好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坚守学术操守,在全社会树立科技工作者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强有力的作风保证和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黎舒婷.电力科研单位监督工作实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27):64-65.

[2]李彦.科研单位创建廉洁文化的实践与探索[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9,32(03):85-86.

[3]李晓静,夏世进.航天科研单位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实践[J].中国航天,2014,(S1):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