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全科管理,稳住你的血糖不波动!

/ 2

糖尿病全科管理,稳住你的血糖不波动!

李君

成都市成华区白莲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00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据统计,全球约有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我国更是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患者人数已超过1.4亿。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因此,科学、有效地管理糖尿病,特别是稳住血糖不波动,对于患者的长期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将从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五个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实用的管理指南。

一、饮食控制:合理搭配,均衡营养

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营养咨询,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确保饮食健康,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规律进餐: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并合理安排加餐,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维护血糖平衡。

食养有道:在饮食中合理选择和应用食药物质,这些物质能够辅助糖尿病的治疗,促进健康恢复。

清淡饮食:坚持清淡饮食原则,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保护身体健康。

食物多样:建立并维持合理的膳食习惯,确保食物种类多样化,以获取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身体各项功能。

能量适宜:控制能量摄入,避免超重、肥胖,同时预防消瘦,保持适宜的体重对于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至关重要。

主食定量:在主食选择上,应定量并优选全谷物和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以减缓血糖上升速度,有利于血糖管理。

二、适量运动:促进代谢,增强体质

适量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仅能够促进体内糖分的消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非剧烈或非对抗性运动。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规律运动,长期坚持: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周至少5天。运动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以达到最佳效果。

注意运动时机:最好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此时血糖较高,且不易发生低血糖。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

预防低血糖:运动中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立即进食。

三、血糖监测:及时了解,调整方案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血糖波动情况,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

监测指标

空腹血糖:这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通常在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空腹血糖能够反映患者在无食物摄入情况下的基础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餐后两小时血糖:这是指早、中、晚餐后两小时测定的血糖值。餐后血糖反映了食物摄入后血糖的升高情况,对于评估患者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随机血糖: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值称为随机血糖。随机血糖监测有助于患者了解自己在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时间点(如睡前、午夜等)的血糖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夜间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

监测频率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方案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水平稳定在目标范围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控制在7%以下。对健康状态差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酌情放宽控制目标,但应避免高血糖引发的症状及可能出现的急性并发症。

四、药物治疗:遵循医嘱,科学用药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种类。

口服降糖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双胍类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格列美脲)及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胰岛素治疗:对于胰岛功能衰竭的患者,胰岛素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胰岛素的种类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注射胰岛素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定期复诊:患者应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预防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指标筛查,监测项目涵盖体重、身高、腰围,每月一次,旨在评估超重/肥胖状况;血压监测同样每月进行,以控制高血压风险。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治疗初期需每3个月检测一次,达标后调整为每6个月一次,以长期监控血糖管理效果。此外,尿常规、血脂(包括TC、HDL-C、LDL-C、TG)、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肝功能、心电图、视力及眼底、足外观与足背动脉搏动、神经病变相关检查等,检测频率根据病情从每年一次到每年四次不等。若检查发现异常,应适当增加检测频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健康。

五、健康教育:提高认识,自我管理

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不仅仅是依赖药物和医生的治疗,还需要患者自身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正确认识糖尿病:患者应了解糖尿病的成因、症状、危害及治疗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只要科学管理,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患者应学会如何监测血糖、调整饮食、安排运动、按时服药等自我管理技能。通过实践和总结,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定期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医院和社区经常组织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患者应积极参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病友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健康素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充足睡眠、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悦等。这些都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六、结语

糖尿病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适量的运动锻炼、定期的血糖监测、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及积极的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有效地稳住血糖不波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生紧密合作,共同守护自己的健康。让我们携手努力,为糖尿病患者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