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对鱼类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29
/ 2

水体富营养化对鱼类的影响

方棋 陈尤佳 李望龙 宁晓雨

滁州学院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在自然界的众多生态系统中,水域生态系统因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和生物多样性而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改变了水环境的质量,也对其中的鱼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鱼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对鱼类的影响,并分析其背后的生态机制,助于理解并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鱼类资源;多样性

1 前言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含量过高,导致水生植物,尤其是藻类过度生长的一种现象。上世纪70年代,中国湖泊富营养化面积约为135平方公里,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富营养化面积已达约8700平方公里。而2000年以后,太湖、巢湖、滇池等大型天然湖泊出现大面积水华,导致全国湖泊的富营养化面积急剧增加。以太湖为例,近20年来太湖水污染严重,上世纪80年代还是以二类水为主,到2000年以后水体已是五类至劣五类为主,水华占到总面积三分之一。现在太湖、巢湖已是中度富营养化,洞庭湖、鄱阳湖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条件。国际上,富营养化这一问题同样严重,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1]。水体富营养化不仅使湖泊的生态功能受到影响,也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鱼类资源不仅是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鱼类作为水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捕食和被捕食帮助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然而水体富营养化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鱼类。本文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对鱼类的影响,并分析其背后的生态机制,助于理解并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水体富营养化对鱼类的影响

2.1 水体富营养化水中溶解氧降低影响鱼类

富营养化一方面导致的藻类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得鱼类面临缺氧的风险。另一方面,藻类死亡后的分解过程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进一步减低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低氧条件对鱼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直接影响鱼的生理、行为和生存。

藻类大量繁殖时,其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也相应增加,从而导致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下降,藻类的大量增长会在其死亡后沉积到水底,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这种耗氧过程会创造一个低氧或者无氧的“死区”,严重威胁鱼类和其他需氧水生生物的生存。水体低氧往往会导致鱼类的肠道消化能力、食物吸收转化能力以及代谢强度的下降,使鱼类摄食减少,生长速度减慢,最终生长不良甚至死亡[2]。溶解氧在鱼类的生长发育方面尤为重要,研究表明,为了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最低的溶解氧质量浓度为4 mg/L[3],长期处在低氧环境中,鱼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和生殖能力降低等问题。例如,长时间处于低氧环境中,鱼类的呼吸系统可能会出现疲劳,导致氧气吸收能力下降[4],同时,肝脏组织结构造成损坏,肝细胞则发生局部坏死,核膜破裂,部分血窦呈现出扩张的趋势[5]。此外,低氧环境还会影响鱼类的健康进而可能会干扰鱼类的繁殖周期,降低卵的孵化率和幼鱼的存活率,导致某些鱼类的数量急剧下降。鱼类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低氧环境影响鱼类种群,进而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低氧环境可能导致鱼类活动范围减小,减少觅食和繁殖活动,甚至引发集体迁移以寻找含氧量更高的水域[6]。而且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关系可能被破坏,物种多样性和数量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功能受损。

2.2 水体富营养化产生藻毒素和氨影响鱼类

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某些藻类(尤其是蓝藻)能够产生并释放微囊藻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能够对鱼类造成直接的毒害,造成细胞膜结构的改变、影响膜流动性和肠道膜酶活性[7],增加疾病感染的风险,甚至导致鱼类急性或慢性中毒死亡。此外藻类在代谢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氨,氨是一种无机形态的氮,可以被其他生物利用,进一步促进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形成水华或赤潮现象,破坏鱼类的栖息地。高浓度的氨也影响着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发育,导致水质恶化甚至水生动物的死亡。

藻毒素和氨对鱼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这些有害物质的浓度可能达到对鱼类有害的水平。藻毒素可以对鱼类的神经系统造成直接损伤,导致行为异常、运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蓝藻水华暴发期间,鱼类死亡时有发生。在苏格兰的Loch Leven,水华暴发导致约1000条棕鳟死亡(Rodger et al 1994),后来的研究发现这是由藻毒素暴露引起的肝毒性导致的。肝毒性可能源于鱼类对藻毒素的直接摄取或吸收,其次是鳃损伤导致上皮通透增加了藻毒素在鱼体内的积累,最终导致其死亡[8]。藻毒素不仅可以抑制鱼类的免疫系统,使它免疫系统中的免疫因子不能正常表达。研究发现藻毒素可导致鱼类的白细胞总数和白细胞比容的减少[9]。进一步证明了藻毒素对鱼类的危害。藻毒素还可以抑制鱼类的生长,导致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等。MC-LR可引起斑马鱼生长抑制和性腺发育迟缓,并造成脑、肝、性腺组织病理损伤,且MC- LR通过干扰雌性斑马鱼HPGL轴相关基因表达,影响卵巢中性激素平衡和卵巢发育

[10]

2.3 富营养化水体中较高的氮磷影响鱼类

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中的理化环境发生变化,从而间接对鱼类产生影响,如pH值、透明度等。pH值的改变可以干扰鱼类的酸碱平衡,影响其生理功能。而透明度的下降则会减少水下的光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水生植物的生长,并可能导致初级生产力的变动,这种生产力的改变会向上传递给整个食物链,最终影响到顶级捕食者,即鱼类。

据报道, 高pH值对鱼类胚胎发育的负面影响很大, 会抑制某些部位的组织发育[11],过量的氮磷输入可能导致水体中pH值的改变。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这会增加水体的pH值,使水变得更加碱性。而当这些植物死亡并分解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有机酸,导致pH值降低,水体变酸。低pH值, 会导致鱼体机体抗自由基系统的防御能力减弱, 进而损害生物膜, 使膜的有关脂质过氧化加剧, 从而使生物膜变性、坏死[12]。鱼类对pH值非常敏感,不适宜的pH值会使其呼吸困难造成消化率低、生长缓慢[13]。氮磷的丰富会促进浮游植物如藻类的繁殖,使得水体变得浑浊,降低透明度。这不仅影响了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能改变鱼类的行为模式和栖息地选择。此外,水质的混浊可能会增加鱼类捕食者的难度,从而影响鱼类的食物链。氮磷过量输入导致的富营养化会改变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原本稳定的生物群落会被打破,优势种可能发生转移。这种生态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鱼类食物来源的减少或消失,进而影响鱼类的生长与繁殖。过多的营养物质沉积到水底,促进了底栖藻类的增生,改变了底栖生态环境。这种环境的改变可能会破坏底栖动物的栖息地,影响其在食物链中的位置,进而影响到以这些底栖动物为食的鱼类。

3 结论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水质,对鱼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还可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对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预防水体富营养化,不仅是保护水环境的需要,也是维护鱼类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条件。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我们可以为鱼类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稳定的生存环境,从而保持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不仅能够促进我们对水生生态系统的认识,还能够帮助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恢复受损害的水域环境,确保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研究水体富营养化对鱼的影响,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它对于维护水生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有华,王思婷,杨乔乔,等.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聚磷菌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09):26-35.

[2]张雷敏,梁化亮,米海峰,等.低氧胁迫对鱼类的影响以及营养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23,35(10):6207-6219.

[3]李岩强.布氏鲳鲹低氧胁迫转录组分析及VEGFA基因表达研究[D].海南大学,2019.

[4]徐湛宁,李福贵,郑国栋,等.团头鲂耐低氧新品系雌核发育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J].水产学报,2017,41(03):330-338.

[5]陈世喜,王鹏飞,区又君,等.急性和慢性低氧胁迫对卵形鲳鲹鳃器官的影响[J].南方水产科学,2017,13(01):124-130.

[6]阮雯,纪炜炜,郑亮,等.鱼类低氧胁迫及营养调控和应对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20,42(06):751-761.

[7]李建.微囊藻毒素和生物浮床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7.

[8]吴琴.微囊藻毒素-LR诱发斑马鱼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9]隗黎丽.微囊藻毒素-LR对草鱼和斑马鱼免疫基因表达及草鱼免疫器官超微结构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

[10]侯杰.微囊藻毒素-LR对斑马鱼生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7.

[11]党云飞,徐伟,耿龙武,等.盐碱和pH对鱼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J].水产学杂志,2012,25(02):62-64.

[12]卢健民,卢玲,蔺玉华,等.低pH对鲤鳃组织Na+-K+-ATPase酶活性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1,(01):102-104.

[13]何南荣,杨鹏程,金帮宇.养殖塘pH值的变化规律及调控[J].养殖技术顾问,2013,(05):229.

基金项目:项目资助: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23CXXL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