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澎雅幼儿园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根据幼儿对春节“春卷”浓厚兴趣,我们在“冬天来了”主题下生成“快乐咬春”项目活动,围绕“春卷”开展生成性活动。通过做春卷、评春卷、卖春卷三阶段循序渐进,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传统民俗文化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和民俗小吃的了解,熏陶彭埠当地饮食文化。从幼儿兴趣出发,以故事“快乐咬春,一起过卷年”为载体,培养中班幼儿主动探索学习能力,进行一系列相关实践研究。
【关键词】春卷;中班幼儿;项目活动
一、活动缘起
经过几年的疫情,年味儿越来越淡。“冬天的节日”主题下,为充分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浓厚范围,我们展开了与传统文化节日相关讨论,腊八节、春节、立春……哪个节日是中班幼儿最感兴趣、最了解的呢?孩子们又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在讨论中,我意外发现孩子们对“春节”的“春卷”非常感兴趣,且知之甚少。基于本班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我们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尝试开展“快乐咬春”之旅,同时感受浓厚年味。
二、快乐“咬春”,齐过“卷”年活
(一)定·探究方向
1. 师幼对话,幼儿分组讨论
在幼儿讨论春卷过后,他们对“春卷”展现出更深的好奇心,我们决定从“春卷”本身开始调查和探究。孩子就春卷的来历、我认识的春卷、我吃过的春卷进行了分组讨论,师幼对话,由于中班幼儿记录的局限性,我们教师在对话中对其记录进行了备注,供最后共同反馈学习。
基于“春卷”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在活动开展前期走进幼儿,聆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对本次生成活动中最吸引他的是什么?好奇之处是什么?想知道的又是什么?以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为抓手,设定及规划有效的活动内容。
(二)引·探究之旅
通过制作活动《包春卷》,孩子们亲身体验“包春卷”。我们做了很多前期准备,一起收集和认识“包春卷”需要的材料。在本次制作中,孩子们了解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食,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做、吃、分享中全方位地探知春卷。发展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美食,通过摊、抓、卷等手部动作发展,增强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品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获得更加丰富的认知经验。
这天,大家一起在讨论包春卷需准备的材料,灵儿提出可以卷胡萝卜丝,可乐附和还可以卷土豆丝、黄瓜丝、豆干丝……大家表达着自己寻常吃到的口味馅料:虾仁、肉丝、鸡蛋丝……这时可乐说:“老师,我喜欢吃水果,可以卷水果吗?”
这个观点引得小朋友哈哈大笑,可乐顿时觉得不好意思。到底可不可以卷水果做春卷引发了幼儿的讨论,孩子们打算将“苹果、香蕉”卷进春卷里试试看,一时间班内出现了五颜六色的春卷,孩子们发现原来什么东西都可以来卷,万物皆可卷!这时阳阳提出:“那我们自己能不能当春卷呢!”一时间大家又哄堂大笑起来。
分析:学习品质是由环境决定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有什么样的学习。为此我们为孩子准备了较为宽松的、平等的、自由的活动环境供幼儿自主选择。我们以朋友的立场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信任孩子,让孩子们敢于按自己的意愿、需要来参与活动,生成自己想要参加的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助推幼儿对“春卷”的了解,增加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延·探究兴趣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和核心。我们尝试邀请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待孩子们一起在杭城寻找春卷店铺。通过家园合作,在亲子调查上,我们搜寻到很多春卷铺,比如大马弄、金家渡、骆家庄等菜场……
在讨论中,我们发现孩子与家长们对杭城春卷有着不同的评价,他们就春卷的外观、馅料、口味角度有着不同的评价。基于此,他们进行了亲子评测。通过本次亲子对“春卷”的寻与评,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春卷,并表示迫不及待地想在家里,和家长们一同制作自己喜爱的春卷口味。追随幼儿的想法,结合园办“文化集市”活动,我们邀请家亲子共同参与“一齐过卷年”活动。
小葵随意的一句话,让我突然联想到园内马上要迎来的新年“文化集市”活动,在活动中可以买卖孩子们亲手包的“春卷”,让幼儿更有“主人公”意识。一时间,孩子们就开始讨论摊位的名称,摊位需收集准备的材料.孩子们还在“澎雅王炸”摊位上当收银员,服务员进行叫卖。通过平日里“娃娃家”制作奶茶的经验,孩子们当服务员动作十分娴熟,选配材料,按顾客需求上菜上桌。小小收银员在老师的帮助下一起,简单与顾客进行交流、收银。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较高的主人翁意识,充分感受浓厚的年味,大家都表示“文化集市”是他们参加的最快乐的活动!
三、拓展与反思
1. 支持孩子的想法
(1)情感支持
教师对幼儿提出的想法进行回应和肯定,鼓励幼儿去尝试,并予以关注。回应、肯定、鼓励、关注等情感支持为幼儿的表达及探索提供足够安全的心理感受。
本次的课程并未结束,我们一直在追逐孩子的脚步,以幼儿为本,从关注幼儿的兴趣出发,选题“春卷”可操作性强,贴近幼儿生活。
(2)物质支持
为支持幼儿实现想法和进行探究,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材料支持和环境支持。
2. 反思
(1)要基于倾听去提供支持,发现儿童视角下的“问题”
回顾实践过程,我们会发现教师支持有时候来得太快。在幼儿还没有充分表达的情况之下,教师马上提供支持,甚至发现“问题”,然而,缺乏倾听的支持抹杀了很多探究的可能性,缺乏倾听的“问题”往往是教师视角下的问题。因此,教育需要借助“倾听”慢下来,多去关注、研究孩子们的思维、理论和学习过程。
(2)教师要把握领域核心概念,为幼儿深度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活动内容虽很丰富,但是幼儿在其中较少运用高阶思维,学习深度也不够。透过活动表象分析其背后蕴含的核心概念及其上位和相关核心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为专业的、更具有深度的教育支持。
通过本活动,我们不断去理解幼儿、实践活动、反思自己,教育有了“行动”,更难能可贵的是,行动后的反思让我们对“倾听儿童”、“赋权儿童”有了新的认识。在教育中我们更应该真诚地面对自己是最重要的,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实事求是地改进问题,真诚地面对专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在,才能带来真正的教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