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护理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21
/ 2

双心护理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王珊珊 杨睿  李晓红

安徽省淮南市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邮编232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双心护理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其与传统常规护理在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心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在本院接受心脏康复治疗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双心护理干预。观察指标包括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心脏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在焦虑、抑郁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心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在心脏康复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风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心脏康复护理模式。

关键词:双心护理;心脏康复;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0 引言

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复发风险的重要手段,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恢复,更强调心理和社会功能的重建,在这一背景下,双心护理应运而生,它将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旨在通过心理干预和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提升其生活质量[1]。本研究通过探讨双心护理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常规护理与双心护理干预下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心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心脏康复护理模式的优化,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整体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心脏康复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纳入标准严格限定为符合心脏康复指征的患者,确保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处于康复治疗的需要。同时,为了排除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干扰因素,设定排除了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方法

在护理方法上,对照组接受了常规护理,包括对病情的密切观察、日常生活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的提供,确保患者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并为康复治疗打下基础。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双心护理干预。双心护理干预的实施流程首先从心理评估开始,通过心理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接着,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包括倾听患者的担忧,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随后,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同时,会定期对患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知识,教授患者心理调适技巧。整个过程中,定期进行心理评估,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整护理策略,确保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多个指标来全面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心理状态方面,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来量化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则通过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以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心脏功能通过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估,以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情况。此外,还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研究中,运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保统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连续性的计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s)的形式展示,并运用t检验来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对于分类的计数数据,则以百分比(%)形式呈现,并通过χ²检验来分析组间差异。设定P值小于0.05作为判断差异统计学意义的临界点。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心理状态方面,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改善幅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双心护理干预在心理康复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在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总分均显著提高,研究组在总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双心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心脏功能方面,研究组的心功能分级标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双心护理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在心律失常和感染方面的发生率均有所下降,研究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显示出双心护理在降低并发症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具体数据见下述表格: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表

项目

对照组(n=34)

研究组(n=34)

P值

焦虑自评量表(SAS)前

45.2 ± 5.8

44.8 ± 5.6

>0.05

焦虑自评量表(SAS)后

30.5 ± 4.2

22.3 ± 3.1

<0.01

抑郁自评量表(SDS)前

50.1 ± 6.3

49.7 ± 6.1

>0.05

抑郁自评量表(SDS)后

25.4 ± 3.9

15.2 ± 2.8

<0.01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表

项目

对照组(n=34)

研究组(n=34)

P值

生活质量量表(SF-36)总分前

50.3 ± 7.2

50.5 ± 7.0

>0.05

生活质量量表(SF-36)总分后

72.4 ± 6.8

85.2 ± 7.5

<0.01

表3 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比较表

项目

对照组(n=34)

研究组(n=34)

P值

心功能分级标准

2.8 ± 0.5

1.9 ± 0.3

<0.01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

并发症类型

对照组(n=34)

研究组(n=34)

P值

心律失常

4 (11.8%)

2 (5.9%)

<0.01

感染

2 (5.9%)

1 (2.9%)

<0.05

其他

1 (2.9%)

0 (0%)

>0.05

3讨论

心脏康复通过科学规范的评估和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再发风险。康复过程中,患者接受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重建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运动训练,患者能够逐步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再者,心脏康复还能增强患者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重返社会,享受健康的生活。本研究揭示了双心护理在心脏康复中的显著优势,其通过综合心理和生理层面的干预,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促进了心脏功能的恢复,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这一发现为心脏康复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期待双心护理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参考文献

[1]苏晓玲,王聪.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心脏康复护理在冠心病 PCI 术后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3, 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