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管理中文化养老的若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20
/ 3

国有企业管理中文化养老的若干思考

陈广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摘要:在21世纪快速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养老挑战。老年人口基数的急剧增长,不仅考验着国家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其养老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对于引领社会养老风尚、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深入剖析了国有企业管理中文化养老这一新兴模式的内涵、深远意义、当前实施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企业管理;文化养老;离退休;老龄化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老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是对员工晚年生活的负责,也是履行社会责任、展现企业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文化养老,作为一种融合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人文关怀的养老理念,强调在满足老年人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其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为国有企业探索新型养老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因此,深入探讨国有企业管理中文化养老的实施路径与策略,对于推动社会养老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文化养老的内涵

文化养老,作为一种融合了“文化”与“养老”双重维度的创新养老模式,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娱乐以及文化艺术等形式,为老年人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这一模式超越了传统养老单纯关注物质供养与基本生活照料的范畴,转而聚焦于老年人精神世界的滋养与提升,体现了对老年人深层次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2文化养老在国有企业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医疗条件的显著改善,我国人口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老年人口比例持续攀升,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这一社会现象不仅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康,更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养老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的养老模式。它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娱乐以及文化艺术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1符合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度阐释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其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其在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也必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文化养老的推行,正是国有企业积极响应社会老龄化趋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它体现了国有企业对老年员工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积极贡献。通过文化养老的实施,国有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晚年生活质量,还能够向社会传递出企业的温暖与责任,从而增强公众对国有企业的认同感和信赖度,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1]

2.2传承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文化养老工作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企业内部,通过举办尊老敬老主题活动、表彰在敬老爱老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以及定期邀请离退休人员分享人生经验等方式,可以加深员工对这一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认同。这种文化的传承不仅增强了员工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还促进了企业内部和谐氛围的构建,使得尊重老人、关爱老人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同时,企业对外展示出的这种文化风貌,也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

2.3满足老年员工精神需求的多元视角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员工的精神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他们渴望参与社会活动,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实。文化养老的推行,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设计的。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健康讲座等,国有企业能够为老年员工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让他们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不仅能够提升老年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促进身心健康。

2.4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影响

文化养老不仅是一项针对老年员工的福利政策,更是国有企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国有企业能够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打破年龄、职位等界限,促进团队之间的融合与协作。这种跨代际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同时,文化养老的推行还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和动力。这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将成为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3企业文化养老的现实困境

3.1文化养老理念薄弱,宣传不足

在国有企业中,尽管文化养老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但部分管理层和员工仍对其核心理念缺乏深刻理解,导致文化养老的理念在企业内部传播不够广泛,未能形成共识。这种理念上的薄弱,直接影响了文化养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同时,宣传工作不到位也是一大问题,许多老年员工对文化养老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好处知之甚少,难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因此,加强文化养老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全员对文化养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3.2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供需矛盾大

资金是文化养老项目顺利实施的物质基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导致文化养老设施建设滞后,文化活动难以持续开展。此外,随着老年员工队伍的不断扩大,他们对文化养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筹集更多的资金,满足老年员工的文化养老需求,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3.3文化养老较为复杂,落实难度大

文化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协调与配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老年员工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养老方案。然而,由于文化养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活动组织难度大、参与率低、效果不理想等。因此,如何优化文化养老的实施路径,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企业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4]

4企业管理中提升文化养老工作质量的建议

4.1完善政策制度

国有企业应完善文化养老相关政策制度,为文化养老的规范运行提供有力保障。首先,明确文化养老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目标,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文化养老发展规划。其次,建立健全文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和服务质量监管机制,确保文化养老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同时,加强对文化养老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老年员工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后,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比如,争取税收优惠、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加强与社保、医疗等部门的合作,为老年员工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服务。通过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文化养老的规范运行和持续发展[5]

4.2加大资金投入

国有企业应将文化养老作为战略性投入,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确保文化养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包括建设和维护优质的文化活动场所,如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多功能厅等,还需要为文化活动的举办、文化产品的购置及创新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此外,国有企业应积极寻求政府合作,争取文化基金、专项补贴等政策性资金的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可探索与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相结合,通过公益捐赠、企业合作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养老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4.3构建全方位沟通体系

首先,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的优势,如建立企业微信群、开发专属APP或利用企业内网等,为老年员工提供一个便捷、易用的数字化沟通平台。这些平台不仅支持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沟通方式,还能实现文件的即时共享与协作,让沟通更加直观、高效。同时,考虑到老年员工的操作习惯和学习能力,企业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轻松上手并充分利用这些数字化工具。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老年员工的需求与情感状态,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情感关怀小组。这个小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不仅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同理心,还能敏锐地捕捉到老年员工在沟通中透露出的微妙信息。情感关怀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定期收集老年员工的意见与建议,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及时反馈这些信息给管理层,并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为老年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关怀服务,如节日慰问、生日祝福等,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与关怀。除了数字化平台和情感关怀小组外,企业还应建立多渠道的反馈机制,确保老年员工的每一条声音都能被听见并得到妥善处理。这包括设置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开展定期座谈会等多种方式。通过这些渠道,老年员工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而企业则能够及时收集到这些信息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6]

4.4丰富文化活动形式

为满足老年员工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国有企业应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首先,深入了解老年员工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设计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身心特点的文化活动。比如,可以邀请知名艺术家进行演出,设置老年人专属的舞蹈、合唱、戏曲等培训班;举办书画、摄影、手工艺等兴趣小组,鼓励老年员工发挥特长、交流创作。其次,结合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等节点,举办主题鲜明、意义深远的文化庆典活动,增强老年员工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最后,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开展线上文化活动,如网络直播、在线课程、虚拟展览等,为老年员工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文化体验。同时,为了激发老年员工的参与热情,企业应不断创新文娱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可以结合当下流行的文化元素,如音乐、舞蹈、戏剧等,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项目。同时,引入互动元素,如设置观众投票、线上直播互动等,让老年员工在参与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此外,企业还可以考虑与社区、养老机构等合作,共同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拓宽老年员工的社交圈子,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感。

4.5搭建多元化平台

为离退休人员搭建发挥余热的平台时,企业应注重平台的多元化和包容性。除了邀请他们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培训和技术创新等企业内部工作外,还可以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外部活动。通过与企业外部组织的合作,为离退休人员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机会。同时,建立表彰机制,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离退休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不仅能增强离退休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还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4.6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文化养老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老年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因此,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文化养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一方面,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提升现有文化养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心理学、社会学、老年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他们对老年员工心理需求的把握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文化艺术背景、擅长活动策划与组织的专业人才,为文化养老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投身文化养老事业。此外,在关注老年教育方面,企业应更加注重课程的定制化和个性化。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老年员工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及能力水平,据此设计符合他们特点的学习计划。除了传统的兴趣班、培训班外,还可以引入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让老年员工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时间安排进行学习。同时,建立学习成果展示机制,如举办学习成果汇报会、颁发学习证书等,以激发老年员工的学习热情和成就感。

结束语

文化养老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老年员工的生活质量、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加强人才培养和完善政策制度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文化养老事业的发展。希望未来国有企业能够不断探索和创新文化养老模式,为老年员工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程瑞.会计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研究与分析[J].现代交际,2016(21):94.

[2]李晓丽.基于大数据的现代化企业管理趋势分析[J].现代商业,2022(31):73-76.

[3]郭佩琪.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2(35):13-15.

[4]陈建斌.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上海商业,2023(1):172-174.

[5]王银辉,吴春晓.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与营销创新研究[J].上海商业,2022(12):43-45.

[6]魏宇.“十四五”时期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战略探讨[J].西南金融,2021(5):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