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20
/ 2

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陈乔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   510630

【摘要】目的:本文探析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不良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将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效果显著,应予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双心护理;焦虑抑郁情绪;心绞痛发作;生活质量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临床病症表现为心绞痛、心悸等,病情不稳定,且心绞痛发作次数越多则病情越严重1,据报道,约15%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发展为心肌梗死2-3。由于该病情反复发作、疼痛以及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不高等,会产生诸多负性情绪,为进一步控制疾病的发展,除了给予常规的治疗外,还需要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此来提高预后效果。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是一种基于整体护理理念的心理干预方法,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心理支持和技术手段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鉴于此,我院针对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分析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6月-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因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刺痛感以及烧灼感等症状就诊,经临床各项检查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4,按照护理差异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家属充分了解研究方法、目的,临床资料无缺损,生命体征平稳,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感染者,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因其他因素所致心绞痛者,有认知及语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或癫痫史者,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和伴有恶性肿瘤者,心律严重失常和重度心力衰竭者及对治疗药物产生过敏反应、临床配合度较低和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不能全程参与者,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x±s

组别

例数

男女比例

平均年龄(岁)

对照组

43

21:22

67.58±2.41

观察组

43

24:19

67.63±2.27

1.2 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给予硝酸甘油、抗血小板药物及镇痛药等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计划,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盐食物,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1.2.2观察组(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

(1)建立信任关系: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建立互信关系,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2)心理评估:利用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如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了解其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

(2)提供信息支持:采取通俗易懂的口头宣讲、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为患者进行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3)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交谈,并通过放松训练、冥想、深呼吸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并通过例举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护能力和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对于抑郁倾向的患者,则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辅导以及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方式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4)行为矫正和跟踪反馈: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消极思维模式,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其识别并纠正不合理信念,并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并根据反馈进行护理方案调整优化。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不良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27.0 软件进行研究结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100%)]表示,行x²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1. 结果

表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

SAS评分

SDS评分

GQOLI-74评分

对照组

43

5.32±0.11

50.69±2.29

51.27±1.11

74.29±4.13

观察组

43

3.19±0.24

42.23±1.15

41.08±1.24

90.57±4.39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往往病情严重,预后比较差,极易反复,治疗难度极大,单一使用药物治疗,病人有关指标可能有所改善,但是其症状难以控制,不仅给病人身心带来极大负担,而且给其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5,因此,除了常规的医疗手段外,心理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是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辅导,其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策略,并通过持续跟踪和反馈调整干预方案,以达到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增强治疗信心、促进康复的目的。

综上可见,将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不但降低了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达到了改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凤霞.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2):159-160.

[2]王军萍,陈瑞荔.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框架思路构建[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3):131+135.

[3]李桂花.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1):150-152.

[4]刘羽遥,刘丹,戴佳霖,等.基于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影像组学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3,39(08):624-631.DOI:10.13201/j.issn.1001-1439.2023.08.011.

[5]窦夏青.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11):1979-1980+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