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 天津 300300
摘要: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智能网联技术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然而,也需要关注技术瓶颈、配套设施不完善、法律法规滞后等挑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汽车;应用
1智能网联技术的重要性
智能网联技术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车辆与周围环境的高效交互。这一技术能够实时感知路况、预测潜在危险,并自动做出避障、减速等安全操作,从而显著提升驾驶安全性[1]。另外,智能网联技术还能优化交通流量管理,降低拥堵和等待时间,提高出行效率,为驾驶者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智能网联技术不仅是传统汽车技术的简单升级,还是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它推动了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智能网联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汽车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推动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
2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表现
2.1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这一系统不仅能够在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中,为驾驶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还能够在关键时刻主动介入,协助甚至替代驾驶者进行关键操作,从而有效避免潜在危险。这一功能在城市交通中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行人密集、交通状况复杂的区域能够显著提升行车安全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可以通过其强大的感知、分析和决策能力,为新能源汽车的驾驶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2.2自动驾驶系统
自动驾驶系统不仅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创新,还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它让车辆能够像人一样“看懂”路况,理解交通规则,并做出合理的驾驶决策。例如:在繁忙的城市交通中,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实时分析周围车辆的行驶轨迹、行人的动态以及交通信号灯的状态,从而精确控制车速、保持车距,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这种高度的智能化和自主化,不仅有效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还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另一方面,自动驾驶系统也为乘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体验。乘客可以在车内自由活动、休息或工作,而无需担心驾驶问题。这种全新的出行方式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和愉悦。
2.3车辆通信技术
车辆通信技术编织了一张覆盖道路、车辆与基础设施的庞大信息网络。该技术不仅实现了车辆之间的即时沟通,还打通了车辆与外部环境的数据交换渠道,为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交通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车辆通信技术扮演着信息传递者的关键角色,它利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如蜂窝网络(4G/5G)、WiFi、蓝牙以及专用短程通信(DSRC)等,实现了车辆间、车辆与基础设施(如交通信号灯、路侧单元)乃至云端服务器的无缝连接。这种全方位的连接能力使车辆能够实时获取并分享路况信息、交通指示、紧急救援信号等多种关键数据,从而做出更加智能、合理的行驶决策。
2.4智能交通系统(ITS)与能源管理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交通工程,实现了对交通系统的全面感知、分析、决策与优化。其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海量交通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与挖掘,为交通管理者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在能源管理方面,智能交通系统与新能源汽车的结合展现出了强大的协同效应。一方面,智能交通系统通过预测交通流量与车辆行驶需求优化充电站布局与充电设施建设,确保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及时补充电能。另一方面,它还能够根据电网负荷情况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状况,智能调度充电时间与功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例如:在智慧城市中,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根据实时路况与交通需求,动态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减少车辆等待时间,降低能耗与排放[2]。
3促进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的建议
3.1技术创新发展方面
(1)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布局,提升技术攻关能力。积极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架构,重点突破新型电子电气架构、主动悬架及制动线控、多源传感器融合感知、跨域融合智能车规级芯片和操作系统、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多元化交互、预期功能安全风险实时认知与防护等核心技术。探索建立智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揭榜挂帅”机制,支持整车及零部件头部企业承担汽车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打造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由龙头企业牵头的“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平台,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发挥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承接应用作用。建立智能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加强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合作。(3)完善人才支持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建立重大项目与人才引进联动机制,加大对汽车零部件领域“高精尖缺”国际化人才的引进支持力度,出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性领军人才专项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深入合作,加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学科建设,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高层次人才库,凝聚全球智慧和力量,发挥行业组织智库作用,促进高质量人才培育和集聚,提高决策服务水平,切实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3.2标准体系发展方面
(1)建设标准服务平台,构建智能网联标准体系。联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高质量的标准化服务平台,组建专门从事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人才队伍,通过分析技术现状、研判发展趋势,建立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技术标准体系,引领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2)加快标准研究与制修订,加强标准宣贯与实施。重视标准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标准宣贯与实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3.3产业链发展方面
(1)打造先进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2)构建新型整零合作模式,提升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引导零部件企业进入整车配套体系,在汽车感知、决策、执行等关键技术上形成整车企业龙头带动,零部件企业配套集聚的新型整零合作模式。鼓励零部件企业差异化发展,着重加强传感器产业链、芯片域控产业链、底盘系统产业链及智能座舱产业链建设,稳步提升零部件本地配套率[3]。
结束语
智能网联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正逐步渗透到新能源汽车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在环境保护与能源转型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正引领着汽车工业的未来。智能网联技术作为科技创新的璀璨明珠正与新能源汽车深度融合,不仅提升驾驶体验,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张陇平,金小栋,蔻明阳.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J].汽车测试报告,2023,(09):40-42.
[2]张夕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跨越式发展之路[J].经济导刊,2023,(02):40-47.
[3]吕世明.新能源汽车中5G及智能网联的应用探讨[J].机电工程技术,2022,51(11):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