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中医科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目的 分析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治疗中应用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干预后,对该类患者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取2021年2月1日~2022年10月1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广泛性子宫全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经病理结果证实为恶性肿瘤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应用低频脉冲电治疗,研究组应用电针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盆底障碍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障碍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更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更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比较,研究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实施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的治疗予以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膀胱的功能,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电针;低频脉冲电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研究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宫颈的上皮细胞,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宫颈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异常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盆腔疼痛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或其组合,具体方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期和身体状况而定,根治性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占所有并发症的8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压力,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亦十分关键[1-2]。低频脉冲电刺激能缓解部分术后尿潴留,但不能完全改善,随着医学的发展,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有很好的疗效,两者联合治疗,可促进盆底神经的修复与再生,从而促进膀胱的功能,提高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病情恢复及后续治疗开展,可为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拓展新领域[3-4]。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86例)患者实施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的治疗予以干预的效果,内容做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21年2月1日~2022年10月1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广泛性子宫全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经病理结果证实为恶性肿瘤的86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年龄最小32岁,最大56岁,其均值为(44.25±2.82)岁。研究组年龄最小33岁,最大55岁,其均值为(44.33±2.95)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诊断标准:尿潴留的西医诊断参照《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综合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5]》:(1)体检时在耻骨上区常可见到半球形膨隆,用手按压后有明显尿意,叩诊呈浊音;(2)超声检查膀胱残余尿量>150ml可以明确诊断。
纳入指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术前无明确诊断存在尿潴留的患者;患者年龄20~65岁;病例资料完整者;符合以上全部标准者即纳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患者;非宫颈癌根治术所致的排尿障碍,比如脊髓损伤等其他疾病所致尿潴留患者;同时患有心、肺、肾功能衰竭的严重疾病患者;各种原因导致有严重出血倾向患者;严重意识障碍和精神、心理疾病不能配合治疗患者。 具备以上任意1项者即排除。
剔除及脱落标准:治疗过程中因为发生某些并发症、合并症及不良反应事件,或者新发其他对本研究有影响的疾病而不适宜继续参与本研究试验者;本研究治疗期间采用了其他相关治疗,或未参与本研究要求的观测项目检测,未遵守治疗方案要求等依从性差的患者;不愿遵从试验分组方案的患者;经筛选合格的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继续参与研究者视为脱落患者。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低频脉冲电治疗:低频脉冲治疗采用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仪(力合膀胱仪)。启动治疗键倒计时,一次40分钟,治疗过程中,嘱患者不断地有意识地做自主排尿动作,每日治疗2次,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1d,共治疗2个疗程。
研究组实施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与常规组一致。电针治疗取穴:八髎、秩边、阴陵泉、三阴交。操作方法(治疗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暴露腧穴,常规消毒,双侧取穴,针刺得气(使患者有酸、麻、胀、触电等感觉)。采用G6805-Ⅱ电针治疗仪,在上髎及下髎接入电针左右各1组,采用连续波,电针频率80Hz,强度以针柄轻微颤动、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平均1.5~3V,留针30min。治疗期间留置导尿管。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1d,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比较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是用于评估膀胱、肠道、盆底症状的调查问卷,针对治疗前后的症状回答以下问题,包括POPDI-6、CRADI-8、UDI-6三个项目,每个问题各有四个选项,分别为1-4分,分值越大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6]。
1.3.2两组患者膀胱功能评估
从患者排尿时感觉及是否需要导尿、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指标评估治疗前后膀胱功能。(膀胱功能积分分值越高,膀胱功能越差)[7]。
1.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
对最终结果进行临床总有效率计算和比较,痊愈: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无腹胀,且能排尽尿液;显效: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腹胀消失,残余尿量<50ml;有效: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腹胀减轻,残余尿量50~100ml;无效:拔除尿管后不能自行排尿,腹胀,或能自行排尿,残余尿量>100ml,或留置尿管时间>2周,或重置尿管[8]。总有效率=(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3.4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尿路感染、膀胱扩张以及肾功能损害等,并对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软件予以评估,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当数据显示P值在0.05以下时,就说明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盆底功能障碍对比
与常规组相比较,干预前,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盆底功能障碍分析(±s)
组别 | 例数 | POPDI-6 | CRADI-8 | UDI-6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研究组 | 43 | 3.07±0.32 | 1.12±0.07 | 3.07±0.34 | 1.21±0.11 | 3.11±0.09 | 1.41±0.18 |
常规组 | 43 | 3.11±0.39 | 2.33±0.11 | 3.04±0.33 | 2.11±0.31 | 3.13±0.01 | 2.51±0.42 |
t值 | 0.592 | 60.854 | 0.415 | 17.941 | 1.448 | 15.785 | |
P值 | 0.555 | 0.000 | 0.679 | 0.000 | 0.151 | 0.000 |
2.2两组膀胱功能对比
与常规组相比较,干预前,两组膀胱功能无统计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膀胱功能改善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膀胱功能分析(±s)
组别 | 例数 | 症状积分(分) | 残余尿量(mL) | 尿流动力学指标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膀胱初感容积(ml) | 最大尿流率(ml/s) | 最大逼尿肌压力(cmH2O) | ||
研究组 | 43 | 2.37±0.05 | 0.52±0.08 | 0.71±0.09 | 0.89±0.13 | 303.01±29.75 | 112.87±21.58 | 18.25±2.54 |
常规组 | 43 | 2.38±0.04 | 0.74±0.11 | 0.72±0.10 | 1.13±0.16 | 353.86±29.82 | 126.97±21.45 | 78.53±4.36 |
t值 | - | 1.024 | 10.606 | 0.487 | 7.633 | 7.916 | 18.499 | 78.350 |
P值 | - | 0.308 | 0.000 | 0.627 | 0.000 | 0.000 | 0.002 | 0.000 |
2.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与常规组(81.39%)相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34%)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所示。
表 3 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研究组 | 43 | 20(46.51) | 10(23.25) | 11(25.58) | 2(4.65) | 41(95.34) |
常规组 | 43 | 20(46.51) | 10(23.25) | 5(11.62) | 8(18.60) | 35(81.39) |
t值 | - | - | - | - | - | 4.073 |
P值 | - | - | - | - | - | 0.043 |
2.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与常规组(13.95%)相比较,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5%)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所示。
表 4 组间患者不良事件分析(%)
组别 | 例数 | 尿路感染 | 膀胱扩张 | 肾功能损害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43 | 1(2.35) | 0(0.00) | 0(0.00) | 1(2.35) |
常规组 | 43 | 2(4.65) | 2(4.65) | 2(4.65) | 6(13.95) |
t值 | - | - | - | - | 3.887 |
P值 | - | - | - | - | 0.048 |
3 讨论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是指在宫颈癌手术后患者出现排尿困难或无法自主排尿的情况。这种情况常常由于手术过程中对盆腔器官的干扰导致尿道受压、神经损伤或其他原因引起,进而影响尿液排出功能[9]。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危害包括:1.膀胱感染:尿液滞留在膀胱内易导致细菌滋生,增加膀胱感染的风险。2.膀胱扩张:长期尿潴留会导致膀胱扩张,增加膀胱容量,但也可能损害膀胱肌肉功能,影响膀胱的正常收缩排尿功能。3.肾功能损害:严重的尿潴留可能导致尿液逆流至肾脏,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4.尿道感染和损伤:尿潴留还可能导致尿道感染和尿道损伤,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症状和疼痛。有效的治疗干预对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来说,可以有效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合理护理是处理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关键,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
[10-11]。低频脉冲电刺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缓解部分术后尿潴留方面已经显示出一定效果,尤其对于神经功能受损所致的尿潴留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单一治疗手段可能无法完全改善尿潴留症状,因此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12-13]。低频脉冲电治疗则是一种现代物理疗法,通过电刺激促进神经和肌肉的活动,有助于改善尿潴留症状。电针和低频脉冲电治疗相辅相成,能够在调节气血、促进神经再生和肌肉活动方面发挥综合作用,有助于改善尿潴留的症状,电针和低频脉冲电治疗结合使用,可以相互增强治疗效果,加速康复进程,缓解尿潴留带来的不适感[14-15]。同时,电针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穴位和电流参数进行治疗,具有个性化的优势,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电针和低频脉冲电治疗可以促进盆底神经的修复与再生,改善神经传导功能,有助于恢复膀胱的正常功能,通过联合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尿潴留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更好地应对术后康复过程[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实施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分析其原因:电针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神经再生和肌肉活动,有助于恢复盆底神经功能。低频脉冲电治疗则可以促进神经和肌肉的活动,改善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能力。联合使用这两种治疗方法,可以综合发挥它们的优势,促进盆底神经的修复与再生,加强盆底肌肉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盆底功能,减轻尿潴留症状,改善排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8]。研究组患者膀胱功能指标较常规组改善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实施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分析其原因:电针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神经再生和神经传导,有助于改善膀胱神经控制功能。低频脉冲电治疗则可以刺激神经和肌肉活动,增强膀胱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能力,促进膀胱的正常排尿功能。联合使用这两种治疗方法,可以综合发挥它们的作用,促进盆底神经的修复与再生,改善神经信号传导,增强膀胱肌肉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膀胱功能,减轻尿潴留症状,改善排尿效果,提高生活质量[19]。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实施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后,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其原因:这种综合治疗方法通过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减少尿潴留的时间和程度,降低尿液在膀胱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此外,改善膀胱控制能力和排尿效果可以减少膀胱扩张的可能性,降低膀胱壁的损伤和膀胱破裂的风险。同时,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也有助于减轻膀胱对肾脏的不良影响,降低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日常生活[20]。
综上所述,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然而,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参考文献:
[1] 李郦. 电针结合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焦虑 、抑郁情绪及疼痛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3):114-116.
[2] 曹燕,吕婷婷,陈双佳,等. 电针联合低频脉冲膀胱治疗仪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防治中的效应观察[J].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4(1):41-45.
[3] 陈国艳,刘海凤,张珊珊,等. 电针神经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早期宫颈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尿潴留、膀胱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7):3362-3366.
[4] 叶太阳,李鹤,贡丽娅,等. 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改善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临床研究[J]. 上海医学,2021,44(7):521-524.
[5]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妇产疾病整合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张颐,等.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综合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2, 38(11):1111-1115.
[6] 范洒洒. 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宫颈癌术后的护理效果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1):39-40.
[7] 李文娟. 低频脉冲电刺激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2,35(4):162-164.
[8] 田春艳. 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12):121-122.
[9] 李致远,石亚萍,葛君,等. 滋肾活血汤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30例[J]. 西部中医药,2020,33(12):106-108.
[10] 涂静.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锻炼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0,33(9):173-174.
[11] 陈旭宁. 针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分析与研究[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8):7-8.
[12] 段梦琪. 腹部按摩联合TDP治疗仪理疗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2):35-37.
[13] 唐博珍,李旭红,周艳华,等. 低频电刺激联合脐针治疗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17(3):50-53.
[14] 肇莹莹. 针灸联合TDP治疗仪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的疗效[J]. 医疗装备,2021,34(2):47-48.
[15] 苏煜,陈超兰,曾昭敏,等. 生物反馈训练联合脐针治疗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分析[J].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2,8(4):92-95.
[16]朱璇璇,吴常征,包敏,et al. 揿针疗法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J].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20,18(2):105-110.
[17] 邓怡然,焦杨. 针灸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50):59-60.
[18] 温萃莉,杜永丽,贝剑宏. 头针联合点穴疗法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1,36(8):1296-1298.
[19] 张萍. 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围手术期预防及术后治疗的研究进展[J]. 医药前沿,2020,10(1):8-9.
[20] 凌洁.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分析[J]. 母婴世界,2022(2):52-53.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JR11RA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