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火电厂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14
/ 2

信息化背景下火电厂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樊晋歌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省潮州市 515723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火电企业在生产安全方面面临更广泛的挑战和更复杂的任务。尽管企业对日常生产操作的安全性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其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尚存在不足,需要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本文针对新形势下火电企业安全管理的挑战进行了归纳,并深入分析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火电厂;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934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在能源结构转型和环保标准日益严格的大环境下,火电行业面临着更高的环保和安全标准,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也在加快。这要求火电企业必须持续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以防止因安全管理不足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目前,许多火电厂的设备已运行多年,存在较多隐患,同时,随着发电技术的发展,操作流程变得更加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企业不仅要管理传统安全风险,还需强化人员管理和体系优化,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安全管理。

1、火电厂设备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从宏观视角审视,火电厂设备运行的安全管理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精准识别并有效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深入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并结合专业的故障诊断技术,可以提前发现设备性能的异常或潜在故障,从而通过预防性维护或及时更换部件,有效防止设备故障的突然发生,保障电力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实施设备的精细化安全管理,根据各类设备的特性及潜在风险,制定并执行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策略。例如,针对不同运行环境、使用年限和类型的设备,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检查标准,制定规范和科学的维护保养计划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确保火电厂内所有设备在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下稳定运行,显著减少非计划停机和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

2、火电厂在安全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

2.1、人员结构的转变

随着经验丰富的老员工逐渐退休,火电企业正面临经验传承的断层问题。老员工丰富的经验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资源,而新员工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操作中容易出现失误,增加了安全隐患。新员工虽然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导致他们在复杂生产环境和紧急情况下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和处理,从而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此外,技术人员短缺可能导致关键岗位人员调配困难、工作负荷过重,影响安全管理效率和效果。新员工适应新环境和岗位需要时间,期间由于不熟悉工作和心理压力,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同时,老员工在退休前可能产生松懈情绪,导致安全意识下降。

2.2、电力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

自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电力市场体系逐渐向“市场决定价格”转变,推动了发电侧和用户侧的市场化交易。这导致火电企业生产调度频率增加,机组启停次数增多,设备在频繁启停中更易出现故障,增加了安全隐患。同时,国家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火电的依赖。根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到2030年提高到20%。这要求火电企业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在市场份额缩减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减少安全管理投入,如减少安全培训经费、延长设备维护周期等,这虽短期内缓解财务压力,但长期来看可能埋下安全隐患[1]

2.3、整体安全意识需加强

尽管火电企业对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有明确要求,但目前一些企业的整体安全意识尚未达到理想状态。部分员工对安全知识掌握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忽视安全规程。企业的安全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频次和内容未能全面覆盖所有岗位和员工,导致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安全规程的遵守程度不高,安全管理流于形式[2]

2.4、危化品安全风险增加

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和储存危化品,这些化学品具有高度的易燃、易爆、毒害等特性,操作不当极易引发严重安全事故。近年来,随着环保压力和技术进步,火电企业转向使用更高效但风险性更高的化学物质,导致危化品种类和数量增加,提高了安全管理难度。危化品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员工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失误。企业的危化品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危化品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力度不足,未能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

3、火电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3.1、优化人员结构

为应对人员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火电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强化新员工的实践培训,确保他们迅速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其次,积极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确保关键岗位人员的稳定性,并通过有效的经验传承机制,实现新老员工知识和技能的无缝对接。此外,重视员工心理状态的管理,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这些措施,火电企业能够在新形势下有效应对人员结构变化,确保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

3.2、完善安全管理方案

首先要制定并实施安全标准卡:作为科学、系统的管理工具,安全标准卡有助于规范安全管理,提升现场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企业应定期评估和修订安全标准,并加强培训和宣贯,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和掌握其内容和要求。

其次要推行定期工作预警推送系统,基于历史数据和当前运行状态,该系统能综合评估设备和操作环境,利用算法模型预测潜在风险,并通过多种渠道向相关人员推送预警信息。还需要创建外包工程“等同管理+旁站”体系:将外包工程纳入与企业自有工程相同的安全管理标准,实行“旁站”制度,通过专业旁站人员对外包工程进行全程监督,并根据安全表现进行评定。旁站人员实时监控施工过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整改[3]

3.3、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意识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管理层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及时更新和维护安全设施设备,提高技术水平。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环境。积极配合政府监管,严格遵守法规和行业标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4、加强危化品管理

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危化品管理体系至关重要。首先,建立完善的危化品管理制度,明确采购、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的全流程管理规范。其次,加强危化品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危化品性质、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的了解和掌握。企业应配备专门的危化品管理设施,定期开展库存盘点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最后,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态,减少损失和影响。

结束语

总结而言,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火电厂的安全管理变得尤为关键。通过改进和优化安全管理体系,火电厂能够显著提升其整体的管理水平。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火电厂的管理层必须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火电厂适应复杂的生产环境,确保安全生产,为我国火电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参考文献:

[1]韩鹏.信息化背景下火电厂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华东科技,2024,(02):60-62.

[2]胡建军.火电厂发电运行优化措施探讨[J].光源与照明,2022,(11):225-227.

[3]石飞.火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路径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21,(1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