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贵州 黔西南 562400
摘要:黔西南州贞丰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和培育新时代贵州精神,按照贵州省委提出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和“五个体系”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1+13”新市民计划,但是还存在着增收方面困难;搬迁劳动力就业质量有待提升,收入不够稳定;融入难;就业信息不精准;部分安置点社区卫生室管理还需提升等问题,下一步如何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值得继续研究。
关键词:贞丰县;易地;扶贫搬迁
一、贞丰县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现状
贞丰县抢抓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历史性机遇,深入落实“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紧紧围绕“五个三”(盘活搬出地的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土地”;统筹就业、就学和就医“三大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搬入地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探索搬入地集体经营运行、社区服务管理、群众动员组织“三种机制”),全面聚焦“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着力在“快融入”上下功夫。“十三五”[1]期间贞丰县共搬迁10032户468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31户25128人。为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及时搭建组织架构,在全县9个新市民居住区,成立了五个工作专班,建立“五员队伍”(公共服务员、就业指导员、文化服务员、社区社会治理员、党建指导员),创建“五个社区”(和谐社区、充分就业社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红旗社区),围绕“新”字,纵深推进“五个体系”建设,精准落实好新市民计划。
二、贞丰县在实施搬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增收方面存在困难
相对来说搬迁群众中困难人员较多,拉低了平均收入水平。上一年度年搬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的占30.98%;搬迁群众中享受低保的人数占比14%。
(二)搬迁劳动力就业质量有待提升,收入不够稳定
受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等影响,部分搬迁劳动力工作稳定性不强。从事临时性、短期性等灵活就业人员占就业总数11.22%是。年龄偏大群体增收渠道较窄,收入水平较低。50-60岁的搬迁劳动力共占搬迁劳动力的12.98%,就业创业机会相对较少;60-70岁的弱劳动、半劳动力占搬迁人口11.2%就业难度加大。
(三)融入难的问题
这是搬迁出来的群众最先碰到的问题,一些搬迁群众特别是老人不习惯新的居住环境,电梯不会坐,养鸡养鸭没地方,乱丢垃圾,没有养成文明习惯。一些老人在农村可以从事农业生产增收,但进城后因为年龄的原因只能偶尔打打零工,融入城镇能力不强,收入相对减少。
(四)就业信息不精准
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大,不稳定,电话号码更换也快,导致信息不精准。例如龙场镇宽舍社区张月琴户,就业台账登记在浙江省金华市务工,核实情况:在福建省泉州市带娃娃未务工。
(五)部分安置点社区卫生室管理还需提升
医务人员配备不够,常用药品缺乏。例如:龙场镇宽舍社区村卫生室无感冒、发烧、腹泻等基本医疗服务药物。另外还有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多,缺乏关心关爱的问题;搬迁安置点治安管理问题等等都亟待完善提高。
三、贞丰县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对策
(一)建好公共服务员队伍,创建“和谐社区”打造新家园
建强服务队伍,全力做好搬迁群众的保障服务,扎实抓好就学、就医、医保、社保、民政救助、户籍管理、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新市民全覆盖,共享城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提升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整合中央定点帮扶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财政资金等,重点聚焦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9个新市民服务中心,涉及“1+13”政策推进措施的部门均开设服务窗口进驻大厅。在新市民社区周边新建、扩建幼儿园、中小学等各类学校9所,解决就学8625人,确保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就学。启动建设贞丰县二级甲等医院项目、贞丰县医院医技楼等项目,5个安置点卫生室建成投用。全县共办理新市民居住证42932张,户口迁移1714户7685人,完成搬迁群众低保“农转城”6614人。在新市民社区设立党务政务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设置教育、民政、社保、医保等多个便民服务窗口,安排专人常驻办公,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同时,在新市民社区内打造医院、超市、菜场、快递、水电等日常服务齐全的“500米便民服务圈”。
(二)建好就业服务队伍,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打造新生活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方案》指出,“把增加搬迁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把增强搬迁脱贫群众和安置点内生发展动力作为主攻方向”。就业是实现新市民生计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民生大事,确保有劳动力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认真组建就业指导员队伍,扎实抓好“信息统计、就业培训、组织对接、服务保障、权益维护”等,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分别在县、乡、村三级成立劳务派遣服务有限公司和分公司、劳务协作站。利用劳务协作站抓好输出就业后续服务工作,在浙江东阳市、宁波市海曙区等地建立劳务协作站,指派工作人员入驻,积极为我县务工群众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劳动力维权等服务。整合对口帮扶城市海曙区资金和师资力量,优化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扎实开展家政保洁、护林员、刺绣、茶叶产业种植等培训。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就业一批。与对口帮扶城市宁波市海曙区、友好城市浙江东阳市、广东惠州市开展联合招聘、提供“爱心岗位”等,有组织劳务输出贫困户劳动力547户636人。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一批。开发楼长、院长、保安、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各单位在招聘公益性岗位时,也要求优先使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通过壮大扶贫车间就业一批。在新市民社区周边引进山水鞋业、电子厂、制伞厂等9家用工密集企业,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一批。依托6个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多形式、多种类农民技术培训,把培训教室搬到田间地头,实现永丰、珉谷、者相、北盘江、小屯、龙场等,6个涉及坝区的乡(镇、街道)易地搬迁群众培训全覆盖。通过实施绣娘计划就业一批。针对搬迁群众“半劳力”“弱劳力”就业困难群体,大力实施绣娘计划,已成立7个绣娘专业合作社,建立51个家庭作坊,实现新市民就业与家庭兼顾。为有创业和创新想法的群众提供支持,如资金、技术指导等,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微信、微博、QQ”等平台,向易地搬迁群众宣传脱贫政策,发布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培训就业意愿,增进交流互动,做好就业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截止目前,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有劳动力9560户25515人,实现就业9560户23606人,初步实现“一户一人就业”目标。
(三)建好文化服务员队伍,创建“文明社区”打造新思想
为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问题,探索建立文化扶贫工作机制。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在新居住区实施“九个一”工程(设置一个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一个室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一个民族文化纪念馆、配备一套广电系统、组建一支以上文体活动队伍、扶贫开发一批文化创意产品、建设一个公共旅游厕所、建设一个文化旅游商品购物点、培养一批非遗传承人)。开办新市民新时代讲习所,建设乡愁馆、感恩堂、锦绣坊,传承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各种交流活动,让社区居民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以感恩党中央、感恩习近平总书记为实际行动,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党的声音进万家、总书记话儿记心上”“ 感恩共产党·做好新市民”等活动,教育引导搬迁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在所有新市民家中悬挂新旧房屋照片,通过新旧房屋对比照,让搬迁群众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发展变化,永远铭记党中央关怀。扎实开展文体活动。聚焦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四进社区”活动,在各安置点开展“新市民社区文艺汇演”“新市民体育文娱活动”,设立乡愁馆,结合群众喜好,把传统乐器鼓、琴、牛角胡等集中起来,组织新市民社区能歌善舞、吹拉弹唱的人融入其中,坚持多管齐下,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新市民快融入。
(四)建好社区社会治理员队伍,创建“平安社区”打造新环境
积极推进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建设,构建完善新市民居住区技术防控网络,建立新市民居住区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完善与安置规模相适应的社区治理模式,帮助新市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成立新市民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楼委会、物管公司和社区治安巡逻队,形成多元联动的管理机制,推行新市民社区网格化管理。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充分运用“大数据+”,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实现新市民社区警务室全覆盖。积极探索“物管+社区+楼栋长+新市民”管理模式。按照楼栋(单元)划分网格77个,构建“社区—网格—楼栋”的纵向网格化管理层级,并从搬迁群众中选聘了173名楼长、94名保安在社区开展工作。创新“五色管理”强化精准服务。一是红色先锋模范。对楼栋中党员户用红色标识,充分发挥激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员联系服务新市民的前沿阵地,增强凝聚力、影响力。二是黄色重点关注。将社区中外出务工家庭中无人照看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标识成黄色,作为重点关注关爱对象,根据空巢老人家庭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志愿者前往家中,与老人拉家常、聊天排遣寂寞,帮助解决实事。同时,建立“四点半”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每天放学后的“教、育、管、带”,在寒暑假期间采取“全日制”,让社区安心、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开心。三是蓝色关爱对象。将社区中残疾人户用蓝色标识,定期到群众家中走访帮助照料和解决具体问题,在新市民居住区周边兴建“残疾人扶贫车间”,让社区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四是绿色典型引领。对搬迁中的致富带头人、技术能人、能工巧匠用绿色标出来,树立学习标兵,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五是粉色文明之星。开展文明家庭、好儿媳、好婆婆等评比活动,将社区中孝老爱亲、懂文明礼貌、爱护环境卫生的家庭用粉色标识出来,树立典型,通过精准服务强化社区管理。同时,在9个新市民社区建立警务室,配备警务人员、辅警、警务助理、人民调解员、巡逻车、摩托车等,确保搬迁群众居住环境安全稳定,共建平安社区。
(五)建好党建指导员,创建“红旗社区”打造新组织
按照“支部建在小区、小组建在楼栋、互助会建在单元”原则,建立新市民社区基层党组织9个,围绕健全组织构架,制定党建清单,推进搬迁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搬迁安置群众较为集中的核心区增设丰茂、双峰、龙兴三个街道办。成立了9个新市民社区党支部,实现了新市民社区党组织全覆盖,并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严格“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干部的意识和组织观念。围绕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目标,按照“六个同步”(党的组织和政权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同步建设)建立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立家政服务、劳务服务等经济组织;建立老年歌舞队、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抽派工作人员,选配搬迁群众担任常务干部的自治组织。建立完善新市民社区基层治理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月将收集到涉及安置地的问题、困难进行梳理汇总,及时研究解决。通过党建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完善“1+3”支部模式(搬入地党(工)委负总责,搬出地支部+搬入地支部+帮扶单位支部共抓落实的联动机制),采取选派搬出地、搬入地乡镇党员干部到安置地蹲点服务的方式,共同做好搬迁群众的帮扶、管理和政策衔接等工作。
参考文献:
[1]雷焕贵.中国式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探索——基于"五个一批"与"五大振兴"衔接的视角[J].财会月刊.2023,44(6):130-136.
[2]孙晗霖,蒲彦鑫,侯青青.西部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返贫致贫风险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3):131-142.
[3]陈文美,张昌柱,李春根.农村脱贫家庭返贫风险测度及预警机制构建研究——基于生计脆弱性的分析框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3,(2):73-82.
[4]邰秀军,王艳鸿.易地搬迁移民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2,21(5):627-634.
[5]冯康利,刘小鹏,卫宇曦,等.区域深度贫困出列村脱贫稳定性测度与影响因素识别[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4):347-354,364.
[1]作者简介:罗燕,1985-,黑龙江虎林人,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文化与现代科技教研部理论科副科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