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233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在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对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我院门诊2023年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慢性伤口患者,共计人数84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个体化护理),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个体化护理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及伤口疼痛数据均低于另一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另一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相比另一组均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伤口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伤口愈合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提升,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慢性伤口;风险管理
慢性伤口是因为患者受伤之后其伤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感染等现象,使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进而使其愈合时间加长,大多数伤口超过 2 个星期都没有完全愈合,压疮、 静脉溃疡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这种伤口的创面生长到一定程度或者某一个阶段后就会出现停滞的现象,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情况,为患者带来比较严重的痛苦,对其正常生活也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1]。因此,需一种有效科学护理措施,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维护,促进疗效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2023年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慢性伤口患者,共计人数84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人数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区间:(39-78)岁,平均值:(58.50±4.20)岁,参照组人数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区间:(37-78)岁,平均值:(57.50±4.12)岁,组间基线资料P>0.05,符合开展必要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纳个体化护理,步骤为:1)建立护理小组:通过培训方式提升护理人员临床操作、理论知识等能力,改善基础人员专业素养,更好地胜任门诊护理工作[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观察,准确地对其情绪状态进行评估,以便帮助其实现对于不良情绪的及时疏导问题。3)伤口护理:按照循证医学依据,分析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4)环境护理:科室受环境布局、护士无菌意识限制,未充分落实无菌消毒操作,很多换药工具存在清洗消毒不到位现象,导致交叉感染,最终影响伤口愈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伤口情况,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全部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2.1伤口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伤口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一。
表1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情况评分[分,(x±s)]
组别 | 例数 | 伤口感染发生率(%) | 伤口疼痛(分) | 伤口愈合时间(天) |
对照组 | 42 | 7(16.67) | 3.87±1.26 | 35.67±6.44 |
观察组 | 42 | 3(7.14) | 2.35±0.68 | 26.62±4.42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2.2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二。
表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分,(x±s)]
组别 | 例数 | 护理环境 | 护理过程 | 服务态度 | 护理技能 |
对照组 | 42 | 16.49±3.68 | 17.33±2.26 | 16.67±1.14 | 16.97±1.64 |
观察组 | 42 | 22.52±2.22 | 23.12±1.18 | 23.41±0.40 | 23.97±0.44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0.05 |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三。
表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分,(x±s)]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 | 42 | 18(42.86) | 16(38.10) | 8(19.05) | 34(80.95) |
观察组 | 42 | 22(52.38) | 19(45.24) | 1(2.38) | 41(97.62) |
P值 | - | - | - | - | ﹤0.05 |
3讨论
慢性伤口愈合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常规护理换药方法时所采取的敷料价格虽然比较经济实惠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的创面,但具体实践发现换药时极易损伤患者的创面,与此同时提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个体化护理通过统一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更好地实现护理目标,规避护理风险,减少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3]。医院需积极主动调查门诊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度、技能娴熟度、风险应对能力、特殊事件处理能力,对其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分析,结合评价分析结果创建合理、科学的门诊伤口人员培训方案,培训期间重点关注新入职人员
[4]。
本次临床应用中通过个体化护理方式的有效实施,改善伤口愈合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提升,显示出良好医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度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盖玉宁,孙柯,李亚楠,等.慢性伤口护理标准化干预模式在伤口中心轮转人员培训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22,38(12):2115-2118.
【2】宋霞,毛美芬,李春娣, et al.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 6(1): 132-134.
【3】张称,王惠子,王琳,等.银离子敷料联合湿性换药护理在术后感染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8):153-155.
【4】林盈.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对慢性伤口护理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影响[J].健康忠告,2021,15(21):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