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12
/ 2

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刘艳君

襄州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方法:以某院心血管内科60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与数理统计相结合方式,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常见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同时比较病人在防范措施执行后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采取防范措施后,病人的焦虑情绪明显好转,对病人的护理质量及对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防范措施,可以减少安全危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使护患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使护理安全得到最大程度保障。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心血管内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该病的发病原因多、病情严重、进展快、死亡率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速度越来越快,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使得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护士综合分析心血管内科病人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有针对性护理介入,为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提高病人的防范意识。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本院心血管病住院病人60名为研究对象。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护理培训。入选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3.5~11.2)岁,所有患者的基本数据如年龄和文化程度均无显著性(P<0.05)。

1.2安全隐患

1.2.1护理人力资源隐患

我国对心血管内科病人的安排,一般都是将护理人员安排成两个比例而护士严重的缺编,无法达到需要,不能保证工作的要求,影响到患者的安全。调查结果显示,78%的护理人员觉得护理任务很重,工作负荷过大与护理风险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必须要科学地使用人才,合理地组织工作,减少危险的概率,确保护理的安全性。因此,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力资源将会决定整个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1.2.2护理人员专业水平隐患

随着现代医疗体系的不断改革,大部分医院都采用聘用制,所以,护理队伍的专业质量高低不一,有的工作技能较弱,有的专业技能较低,刚入行的护士没有足够的护理实践。另外,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快、治疗难度大。若护理人员对急救仪器的运用不娴熟,缺乏临床理论知识,不能及时识别恶性心律失常病症,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另外,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对于安抚患者与家属的情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旦沟通方法不对,引起患者及家属的误会,就极有可能引起护理危险事件。

1.2.3用药不当、特殊药物的隐患

因为长期的住院往往会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因此患者的药物也就越复杂。在未遵医嘱用药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感染等副作用,若未按时口服利尿、降压药,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在病人十大安全目标中,要不断地健全输液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地把控药物的配伍禁忌,并对其滴速进行严格控制。在心血管内科房间里,药物的类型非常多,而且应用也非常繁琐,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需要对药物济量、浓度和滴速等有一定了解,以免因为滴速太快而增加心脏负荷,从而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1.2.4急救器材隐患

现代医疗器械是心血管内科的必备条件,也是救治重症病人的关键,随着医疗器械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单纯依靠护士长进行护理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应急设备的使用往往会影响到整个应急设备的运作,所以要以应急设备的使用为指导,对应急设备的管理进行标准化,同时在使用时,还要对其失效进行预警,保证应急设备的安全性。

1.2.5病室环境隐患

①噪声大:因心脏疾病患者较多,病区床位多,房间狭小,患者及家庭人数众多,噪声较大,部分患者及家属需在夜间进行某些检查,干扰患者的正常睡眠,极易发生突发事故。②地面比较光滑,清洁后会有水渍,从而造成患者意外跌倒等风险。因此,病房内的环境对病人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1.3针对护理安全隐患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1.3.1合理安排护理资料源

为了更好保障患者的健康,科室的每个病区都配备一位N3级以上护士,严格控制着每个病区的工作质量。实施弹性排班制,增加人手,保证在薄弱部位人手充足,保证有效的看护能力,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1.3.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

1.3.2.1专业理论培训由

N3级别及以上的护士,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PPT专题培训,专科护理查房和读书报告由N2级以下护士组织,N3级以上护士点评和总结,安排1次/周专科小讲课,并在早上值班时就病人的某个特定问题进行提问、讲解、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1.3.2.2专业技术培训

通过对具有较高的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气管插管、心电图机、输液泵和呼吸机等常用操作多次训练,并不定时地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其结果与工作表现相联系,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1.3.2.3参与医生查房及业务学习

护士的成长离不开医生,遇医生业务学习及疑难病例讨论时,应主动让护理人员参加,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主管护士每日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医生的巡回检查,特别是病情有变化的患者,及时做出新的护理判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

1.3.3用药不当

特殊药物采取特殊措施,心血管系统药物种类繁多,比如:使用特殊药物严格执行单通道输入,对需避光的药物如硝普钠,使用遮光输液空针及遮光长管,防止光线影响用药的疗效。对于一些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的药品,比如硝心痛,科室制作红色的警告标识,悬挂在该组溶液旁,一目了然,时刻提醒护士,该组溶液需控制滴速,同时还应鼓励病人积极参加。如对可能导致静脉炎的药物,给予硫酸镁、利多卡因及50%葡萄糖进行湿敷,收到良好的疗效。

1.3.4充分备好急救器材

将科室的应急设备配置给各值班的护理人员,并进行交接班,确保设备的完好性100%。每周排半个工作日的仪器保护班,确保设备运行良好,记录在案。对于新进的仪器,要邀请专家来介绍其原理、性能、使用方法,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3.5保证病室环境安全舒适

不合适的医疗器械和器材会为护理工作埋下潜在风险,在护理工作中极易产生副作用,其仪器噪声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睡眠。因此,要确保患者拥有良好的病房氛围,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减少医源性的干扰,减少来访人数,确保患者居住的安静在病房内设置防滑、防摔倒标识,并对病床框架进行保护,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护理风险。

1.4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心理焦虑状况和护理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

所得结果通过SPSS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百分比(%)来表达,计数数据使用“x±s”表示,比较两组间比较,P<0.05为显著性。

2结果

采取防范措施以后,6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其他各项指标较前有显著改善(P<0.05),详见表1。

组别(n=60)

护理质量

心理焦虑状况

护理满意度(%)

实施前

82.063.03

25.402.18

47(78.33)

实施后

97.513.10

15.002.59

59(98.33)

t/x2

23.2181

20.1142

10.5331

P

0.0000

0.0000

0.0000

表1护理效果对比

3讨论

本研究选取60名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显示,在采取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后,护理服务的各项指标均较实施前有明显的改善,护理满意度为98.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防范措施,能有效地降低风险,最大限度地提升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白婷婷.危机管理思想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控中的价值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11):154-156.

[2]曾燕.分娩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7):62-64.

[3]顾诗颖.远程指导下居家运动康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肌力恢复的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2):221-224.

[4]王梅,周会兰,胡燕华,梁杨.ICU非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护理,2021,13(8):521-525.

[5]钟园园(编译).指尖上的健康管理,从这些APP开始[J].中国药店,2021(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