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在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11
/ 2

血常规检验在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易李琴

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 江苏 南通 226100

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在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2月我院诊治的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以及肺结核患者各35例,分别设为病毒性感冒组、病毒性肝炎组以及肺结核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35例设为对照组,对上述四组血常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感冒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肝炎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以及嗜酸性细胞计数均分别低于对照组,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则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患者异型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在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能够作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临床价值

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产生具有一定条件下可流行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1]。其可通过呼吸道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虫媒传播等进行传播。其中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以及肺结核等均为临床十分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加之上述疾病临床表现均以发热、咳嗽等症状为主,不具有特异性,往往根据症状容易造成误诊,影响后续的临床治疗。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帮助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确诊,进而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2月我院诊治的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以及肺结核患者各35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35例为对象,就采取血常规检验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2月我院诊治的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以及肺结核患者各35例,分别设为病毒性感冒组、病毒性肝炎组以及肺结核组。病毒性感冒组患者男性、女性分别为19例、16例,年龄21~66岁,平均(44.62±3.25)岁。病毒性肝炎组患者男性、女性分别为18例、17例,年龄21~67岁,平均(44.41±3.13)岁。肺结核组患者男性、女性分别为20例、15例,年龄22~67岁,平均(44.62±3.38)岁。,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35例设为对照组,该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21~68岁,平均(44.53±3.52)岁。比较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显著可比性。

1.2入组标准

病毒性感冒组:经临床血清学指标确诊,临床症状符合发热、全身乏力和肌肉酸痛、头晕头痛等;病毒性肝炎组:经临床肝功能检查、病理学活检以及超声学检查确诊,临床症状符合恶心乏力、食欲下降、上腹部不适以及肝区疼痛等;肺结核组: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临床症状符合低热、乏力、纳差以及呼吸道症状等。所有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均完整且有效,患者知情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3排出标准

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有精神疾病或沟通认知存在障碍患者,中途退出或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4方法

对四组研究对象均叮嘱抽血检查前6-8小时禁食,并于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液2ml,注意采血的时候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避免引起感染情况,应用Sysmex.KX-2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在半小时至两小时内完成检测工作,入未在该时间内完成则需进行标本的保存。

1.5观察指标

对比四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嗜酸性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

1.6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结果采取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研究对象血常规结果比较

病毒性感冒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肝炎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以及嗜酸性细胞计数均分别低于对照组,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则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患者异型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四组研究对象血常规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109/L)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

嗜酸性细胞计数(×109/L)

血小板计数(×109/L)

血红蛋白(g/L)

病毒性感冒组

35

6.65±0.25

0

0.13±0.05

217.42±29.94*

116.12±7.24*

病毒性肝炎组

35

5.31±0.54*

0.07±0.03*

0*

238.12±32.33

130.15±7.35

肺结核组

35

6.67±0.31

0.19±0.06*

0.15±0.05

235.65±30.36

129.99±8.32

对照组

35

6.75±0.12

0

0.12±0.04

240.12±31.33

132.16±8.26

注:*代表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造成流行。传染病的发生有三个环节,第一是传染源,第二是传播途径,第三是宿主,就是易感者。所以只要能切断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就能治疗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3]。其中临床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以及肺结核等,此类传染病在患病初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等症状,缺乏识别性高的临床症状,容易产生出误诊、漏诊等现象,不仅延误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严重还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危及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且准确性高的检查技术进行辅助诊断,以保证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4]。血常规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其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常用的敏感指标,对于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应,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5]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病毒性感冒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上,病毒性感冒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病毒会在水中、空气等介质进行传播,从而使患者感染病毒。患者受病毒感染后会对其体液免疫造成明显反应,从而减弱机体细胞活性,再加之临床出现的鼻塞等症状,会进一步造成机体的相对缺氧状态,最终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下降[6]。而病毒性肝炎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以及嗜酸性细胞计数均分别低于对照组,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则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在于患者在感染病毒性肝炎后,其骨髓等造血组织器官会因为病毒感染造成损伤,进而导致患者白细胞计数的显著下降;同时肝炎病毒还会进一步影响患者淋巴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向异常淋巴细胞的转变,此外,肝炎病毒还会造成机体应激反应的增加,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最后结核菌作为肺结核的致病菌,其不仅可将有关炎性因子的毒性加强,还可抑制溶酶体的吞噬功能,从而使结核菌在巨噬细胞内快速繁殖,此外,其还可促使磷脂的合成,促进淋巴细胞的异常化,最终导致异型淋巴细胞的比例上升。与本次研究结果肺结核组患者异型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似。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在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能够作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新凤.血常规检验在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12):244-245.

[2]张翠惠.血常规检验在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0):165-166.

[3]王昌喜.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实行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 健康必读, 2020, 000(014):54,59.

[4]武钟强,林淑霞.血常规检验在传染病鉴别诊断应用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2(11):177-180.

[5]廖鸿.血常规检验在传染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5):201-202.             

[6]李翠.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v.18(09):19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