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下八镇卫生院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特征为胃内容物(包括胃酸和胃内食物)异常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受到胃酸的刺激和损伤。在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了解该疾病相关知识,中医治疗效果好。
一、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症表现
1. 烧心: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是由于胃中火热之气上逆所致。患者常感到胸骨后或剑突下有烧灼感,有时可放射至颈部、咽部甚至面部。其火热之邪可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如过食辛辣食物可致胃火亢盛,情志不遂可致肝郁化火,进而影响胃的通降功能,使火热之气上逆。
2. 反酸:反酸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中医认为是胃气上逆的表现。患者常感到口中有酸味,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反酸的发生与脾胃虚弱、肝气犯胃等因素密切相关。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为痰,痰气交阻,胃气上逆,可导致反酸;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也可引起反酸。
3. 胸痛:胸痛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中医认为是由于胃气上逆,阻滞胸阳,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患者常感到胸骨后疼痛,有时可放射至心前区,容易与心绞痛相混淆。胸痛的发生与脾胃、肝胆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痰浊内生,阻滞胸阳;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也可影响胸部气血运行,导致胸痛。
4.吞咽困难:吞咽困难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严重症状之一,中医认为是由于痰气交阻,食管狭窄所致。患者常感到吞咽食物时有梗阻感,甚至不能下咽。吞咽困难的发生与痰浊、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有关。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为痰;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均可导致痰气交阻,食管狭窄,从而出现吞咽困难。
5. 其他症状:胃食管反流病还可伴有嗳气、呃逆、胃胀、食欲不振、口苦、咽干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脾胃、肝胆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可出现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可导致嗳气、呃逆等症状;胃中火热之气上逆,可出现口苦、咽干等症状。
二、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1.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则水湿内停,聚而为痰。痰气交阻,胃气上逆,可引发胃食管反流病。此外,脾胃虚弱还可导致中气不足,胃失和降,从而加重反流症状。
2. 肝郁气滞: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则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可出现烧心、反酸等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同时,肝郁气滞还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一步加重病情。
3.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甜食等刺激性食物,或暴饮暴食,均可损伤脾胃。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胃气上逆,从而引发胃食管反流病。此外,饮食不节还可导致湿热内生,蕴结中焦,加重病情。
4. 外邪侵袭:外感六淫之邪,尤其是风、寒、暑、湿等邪,侵犯脾胃,可使脾胃功能失调,胃气上逆,引发胃食管反流病。例如,外感风寒之邪,可导致胃气凝滞,上逆而发为反流;外感湿邪,可困阻脾胃,使运化失常,胃气上逆。
三、中医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机理包含:(1)调整脏腑功能,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从而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2)促进气血运行,针灸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食管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消退和受损组织的修复。(3)抗炎作用,针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食管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食管功能的恢复。,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穴位选择因个体差异而异,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内关、膈俞等。针灸治疗时,首先要进行穴位定位,然后进行针刺操作。针刺手法包括提插、捻转等,以达到得气为目的。针刺得气后,留针15分钟。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10-15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3-5天。
2.拔罐治疗
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机理包含:(1)调整气血,拔罐疗法可以通过开放皮肤毛孔,使气血得以畅通,改善局部组织缺氧,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症状。(2)调节内脏功能,拔罐疗法对内脏器官产生良性刺激,使其功能得到调整和改善,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3)神经调节作用,拔罐疗法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使内脏器官的功能得到调节。治疗方法为:先对患者膻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然后,点燃酒精棉球,迅速放入火罐内,待火罐吸附在上述穴位皮肤上后,将酒精棉球取出。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程度,留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3、中药治疗病案举隅
患者,男,48岁。2024年6月12日就诊。胃胀、反酸、食物反流3个月。有时上腹部、下胸部疼痛,常有食物自胃中反流致口腔。胃镜检查示:反流性的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刻下症:上腹部疼痛,胀满,反流,胸痛并向背部放射,乏力,便秘、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黄,脉濡。
诊断:胃-食管反流病。辩证: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治则: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处方:枳术汤加味:枳实15g、生白术15g、半夏10g、竹茹15g、党参30g、黄芪30g、当归10g、大黄6g、连翘10g、海螵蛸30g、浙贝母10g、蒲公英30g、甘草6g、7付水煎服,每日一剂,忌烟酒、辛辣。
2024年6月20日复诊,服药后腹胀、胸痛、食物反流、便秘、乏力诸症状均减轻,以上方加减,治疗三个月,并配合饮食调养。2024年9月30日复查胃镜示:食管粘膜光滑,病告痊愈。
总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主要可通过降胃气、降肝气、补脾胃的原则进行治疗,可选择的中医药方较多,临床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病情、进展、特点,循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进而大大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