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07
/ 2

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的运用

李文成

武警指挥学院  天津市  300250

摘要:俄乌冲突中,无人机作为新质作战力量大风头,担负了广域战场态势感知、战场情报监视侦察、引导打击与火炮校射、战场诱骗、战场目标打击、纵深袭扰等多种任务。研究俄乌冲突中的无人机作战运用,对于进一步理解无人机作战需求、能力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俄乌冲突 无人机 作战力量

俄乌冲突中,无人机作为新质作战力量被誉为“战场规则的改写者”,将对未来战争产生深远影响。

一、俄乌冲突中使用的主要无人机系统

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出现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无人机型号多达50余种型号,其中俄罗斯20余种,乌克兰30余种,估算总数近万架。

1.俄罗斯无人机

俄军大中型固定翼察打一体无人机主要包括有效载荷2吨的S-70“猎人”重型无人机、“猎户座”、“前哨”-R等。小型无人机主要有在俄军中装备数量最多的“海雕”-10及其后继机型“海雕”-30。还有手抛式无人机,自杀无人机等。此外,俄罗斯还大量使用了民用无人机,主要用于战术侦察。

2.乌克兰无人机

乌克兰大中型固定翼无人机主要有伯83年服役的图-141,乌军将其改装成类似巡航导弹的自杀无人机;土尔其研制的TB-2“旗手”,俄乌冲突初期多次摧毁俄军后勤车辆和防空系统;英国支援的Malloy150四旋翼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用于前沿战场应急投送;乌克兰自杀式无人机、小微型对地打击无人机以及美国和北约的无人机等。

二、无人机担负的主要任务

1.战场情报监视侦察

俄罗斯主要使用“猎户座”“前哨”“海雕”-10等型无人机执行战场情报、监视、侦察(ISR)任务。乌克兰主要使用TB-2“旗手”、国产A1-SM.Leleka-100等,以及美国和西方援助的“扫瞄鹰”“美洲狮”“大乌鸦”等无人机,并广泛改装和使用商业无人机。

2.引导打击与火炮校射

俄军主要使用“海雕”-10和BTG旅级战斗群中侦察分队装备的“鸟眼”400、Eleron-3等小型无人机执行目标指示与火炮校射任务。乌克兰主要使用TB-2无人机,以及“大乌鸦”(Raven)等小型无人机。

3.战场诱骗

2022年2月24日凌晨,俄军使用大量无人机诱饵对乌克兰防空系统进行诱骗,为俄对乌防空系统实施打击创造了条件。乌克兰在以半潜式无人艇攻击塞瓦斯托波尔港的作战行动中,多次出动无人机干扰诱骗,成功分散了俄军舰只的注意力,使其遭受致命攻击。

4.战场目标打击

主要包括察打一体无人机和自杀式无人机两类。俄察打一体无人机主要有“猎户座”和“前哨”-R,自杀式无人机主要是“柳叶刀”、“立方体”和“沙希德”-131/136,也改造多旋翼商用无人机使之能够挂载迫击炮弹。乌克兰主要使用TB-2、“弹簧刀”-300/600、“凤凰幽灵”等遂行即察即打任务,并对数量庞大的多旋翼商用无人机进行武器化改造。

5.纵深袭扰

2022年11月以来,乌克兰主要使用TB-2、图-141和“天空”UJ-22等对俄境内目标展开突袭。2023年5月3日,克里姆林宫遭到了2架无人机袭击。5月30日,乌克兰25架无人机袭击莫斯科,其中3架击中居民楼。俄罗斯引进了大量低成本自杀无人机,于2022年8月中旬投入俄乌战场,最初仅用作战场游荡弹药,2022年10月后开始作为主力打击电力设施,一度造成乌境内50%电力设施损毁。

6.支援地面清剿作战

乌无人机首先飞临俄军阵地上空,发现战壕内武装人员即投下炸弹。随后无人机对战壕里的人员目标伤亡情况进行评估,并引导乌军地面分队对活着的俄军士兵补充打击。将无人机侦察监视、对地攻击、引导打击和毁伤效果评估等空地协同行动精确延伸到支援地面单兵作战,是对传统近距空中支援CAS的创新运用。

7.电子战

乌克兰的TB-2和俄罗斯“海雕”-10均具备搭载电子对抗载荷的能力。其中,俄“海雕”-10无人机主要挂载RB-341VLeer-3电子战载荷,可干扰半径约6km范围内的GSM900、GSM1800、3G和4G信号。乌军无人机主要对俄手机蜂窝通信基站进行电子干扰,使用反辐射无人机对俄地面电子战综合体实施打击。

8.战场应急投送

乌克兰主要使用载荷达60kg的Malloy150为前线乌军应急投送物资,增加了乌克兰前沿特种小队的隐藏时间,提升了乌军以特战方式扰乱俄军指挥与后勤的能力。

三、无人机作战运用特点

1.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体系赋能作用

乌克兰无人机战场ISR运用融合了北约情报手段,构建了多源融合情报侦察体系。开战以来,乌军炮兵在无人机引导下多次打出米级误差精度。俄罗斯构建了包括“海雕”TO无人侦察系统、指挥车和“龙卷风”火炮武器系统在内的“侦察打击综合体”,具备对所发现的战场目标在3-5分钟内实施火力覆盖的能力。俄军于2022年11月推出更适应俄乌战场的首个小型化“无人化侦察-打击系统”,主要包括:扎拉航空公司的ZALA-421-16E侦察各种型号“立方体”和“柳叶刀”等攻击无人机。乌克兰则构建了包括无人机和“海马斯”火炮系统的智能化GIS Arta侦察打击一体化系统,以类似“滴滴打车”的任务派单方式进行任务分配和火力规划,对无人机所获战场目标实施打击。

2.低成本无人机日益成为战场主力

据乌军总参谋部数据,截至2023年8月13日已击落俄军无人机4204架。俄方国防部官方数据则显示,截至2023月7月15日,已摧毁了5015架乌克兰无人机。由于消耗惊人,双方不得不更加重视低成本可消耗无人机的作战使用,以获得更佳作战效费比。例如,澳大利亚纸板无人机造价约折合人民币3000-4000元,伊朗“沙希德”-136俄罗斯国内生产型为“天竺葵-2”无人机单价低至2-3万美元,而以色列“哈比”无人机售价则高达300-600万美元。

3.重视发挥无人机的认知作战效能

俄乌冲突的全程是全球直播式的,认知域成为交战方激烈争夺的关键作战域。察打一体无人机可实时回传作战图像,非常适合用作认知作战素材。交战双方大量手机和无人机高清作战视频被发布到推特和TikTok等社交媒体,发挥了舆论战和心理战作用。乌克兰TB-2的认知作战效果要远大于物理毁伤战果,迫使俄军多次调整作战方案和兵力部署,俄国防部甚至在莫斯科红场政府大楼楼顶部署了“铠甲”防空系统,这是莫斯科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面临直接武装攻击威胁。

4.侦察打击战法灵活创新

俄乌战场无人机的灵活创新运用,形成了一定的战场不对称作战优势。空中突防方面,双方均综合采用了精选有利时机、利用敌防御薄弱方向、精心展开航路规划、采用低空超低空航行剖面突防等战法。在战场ISR任务中,注重多种手段综合使用形成优势互补,多源情报融合印证。在支地行动中,乌克兰创新使用无人机进行战场扫雷、前线投送等任务,并广泛改装“商业无人机+迫击炮弹”组合执行对地面有生力量的打击任务。

5.重视指控对抗支撑无人作战体系

通信援助方面,乌克兰得到了西方国家大量战术无线电台、卫星通信(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9575A型“錶星”卫星电话)、有线通信和人力传讯辅助,尤其“星链”卫星网络在乌克兰无人机指控通联方面发挥了重大支撑作用。“星链”的高通量低轨卫星不只实现了战场全天候全地形覆盖,且大大增加了通信容量,减少了通信延迟。乌军侦察无人机数据传递路径为:无人机-控制方舱-“星链”网络-地面打击力量。俄军相对完善的C4ISR系统对于大兵团联合作战具有明显优势,且俄方不断升级无人机指控系统,如使用“海雕”TO担负中继通信以扩展无人机指控半径等。俄罗斯正着手研发分别基于有人飞机和直升机的“空中司令部”,专司无人攻击机蜂群指挥。

俄乌冲突战场呈现出智能化无人化特点,无人系统日益成为未来战争的颠覆性新质作战力量。为此,无人系统智能技术已成为各国加紧争夺的新制高点,将重塑无人机产业生态和未来战场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