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06
/ 3

《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研究

贺玉宏 孙桂森

河北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资本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文以社会经济关系为切入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生态共产主义对生态思想进行了阐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处在一个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特殊时期。深入研究这些思想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统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超越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生态思想;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之上的现代化。现代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自身利益而过度开发,破坏自然的现象也不计其数。面对当今时代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许多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探索生态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与破解路径。《资本论》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而且涉及生态思想等诸多方面。因此,深刻领悟《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资本论》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给人类带来美好前景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马克思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和自身的前瞻视野,充分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显性危害。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无可取代的作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进行了批判,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等的深刻思考。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是《资本论》生态思想的理论起点,贯穿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始终。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自然不仅提供维持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活资料,而且为人类进行劳动加工提供了生产资料。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人类提供了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类对立,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人类就像一切其他动物一样,与大自然保持着纯粹的依存关系。作为大自然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遵循着自然规律和自然界限。随着人类的活动日益频繁以及进化发展,人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就从单纯的依存关系逐渐变成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劳动扮演了重要角色。劳动不仅是人类和自然的一种关系,而且也是人类和自身之间的关系。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活动,把自然界的物变为自身的一部分。并且人通过用自己的劳动与自然做着物质转换。这一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人作为自然界的类存在物,能够从以满足自身需求出发,通过持续不断的劳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属性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在整个劳动的过程中使这些自然物变成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二)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产生的成因及其本质。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目的。为了使自己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资本家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加强对土地、原材料的占有、开发和利用。这样的生产方式,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会使自然资源不断损耗,而长此以往的过度消耗就会带来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进而引发生态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把大量农村的劳动力集中到城市里来。它不仅使社会的历史力量集中起来,而且还使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受到破坏。它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上。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资本主义改变着人口的流动趋势,导致了农村人口持续地向城市聚集;同时工业的发展占据了大面积的城市用地,机械设备、厂房、车间、码头、仓库、运输工具等都在大量地消耗着自然资源。工厂的生产发展也造成一系列废弃物的产生。这些废弃物不仅消耗着自然资源、土地肥力,同时也给予自然界一定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土壤和造成空气质量的污染,也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因此,资本的日益扩张,土地和资本的不断结合,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日益分离,是人与自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联系中造成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

(三)生态共产主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严重扭曲,形成了一种新的“三大矛盾”: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二是人与社会的矛盾;三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要想冲破制度束缚的牢笼,破解人和人之间的对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就必须要从根本入手,必须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出发。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通过用最少的力气,以最符合他们人性的最好的方式,完成了物质交换这一过程。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换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在联合生产中,通过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换关系,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因而,解决所有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终出路必然是共产主义社会。因为马克思明确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解,进而不断解除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对抗,最终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

二、《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是是必须要面对的。从《资本论》中汲取生态智慧和力量,对继续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双重奇迹,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加速实现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工业文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整个工农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人们在生产和使用产品的同时,或多或少会造成大量废弃物的出现。在过量的积压下,这些废弃物就会超出自然界承载的能力和界限。在这个时候,人类的经济发展就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产生不平衡的矛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批判资本对自然力的过度利用和破坏,揭示了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方式,主张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自然界的产物,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从追求经济效益逐步转向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首先,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绿色生产,引导树立绿色消费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认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才能在生产发展中有意识的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使自己的行为限定在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其次,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也逐渐成为主要任务。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重视高质量发展与高层次保护的协调发展。以“双碳”工作为先导,由控制能源消耗逐步向控制碳排放转变,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最后是引导科技的生态化应用。科学技术作为非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会被赋予反面效能,使其成为扭曲和异化人与自然平衡关系的中介。在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要坚持正确的使用价值导向,坚持科学技术使用达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进而发挥科学技术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造性作用。

(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政治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社会的相互作用起着根本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并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前提,其追求的是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显示社会主义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之间的高度契合,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一致性。在整个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全面转变过程中,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强有力保障。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加快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变。党和政府要坚持在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上下功夫,一方面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强化生态保护刚性,在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性中不断加大法律制度保障力度,加强对相关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企业进行监管,从法律约束力出发,在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另一方面,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行企业高级管理层责任制,让企业管理者和负责人从自身出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发挥科学与民主的治理优势,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政治生态,确保生态效益与社会发展利益相统一,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本质。人类认识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这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在全球资源环境日趋紧缺、生态环境恶化势头仍未完全逆转的情况下,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因而,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投入。一方面,应以自然和人类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自然资源与历史人文传统资源,形成我国自然生态特色文化品牌效应,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繁荣中华民族生态文化同频共振;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生态文化建设传播手段和普及方式,搭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式,不断丰富传播的内容,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表现形式或者生态文化产品等来解读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传递生态文明价值,推动生态文明实践的落实。

三、结语

立足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重新审视《资本论》中所蕴含的丰富生态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理论支持与现实指导作用。当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发展的眼光,正视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和资源日益短缺的形势,更加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为提高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68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79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0页。

课题项目:本文为河北外国语学院的校级课题《《资本论》中生态思想研究  》 研究成果  编号HW20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