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九实验小学 山东省临沂市 276300
摘要: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情境教学法仍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数学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教学情境设计形式单一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情境教学法已广受认可,然而其应用仍存在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教学情境设计形式单一的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情境教学法的效果。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往往局限于简单的生活场景描述或问题引入,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这种单调的情境设计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在讲解几何图形时,教师可能仅仅通过口头描述或板书简单绘制,而忽视了利用实物模型、多媒体演示等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这种局限性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参与情境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尽管教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思考。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过于注重情境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实质性和针对性。他们可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导致情境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教授分数概念时,有些教师可能仅仅通过展示一些分割好的图形来引入,而没有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或实际解决问题的环节,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升学生参与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提升学生参与感的有效策略。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能够培养他们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授加减法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个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购买”商品和“结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加减法知识。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教师需要注意情境的真实性和典型性,确保所选择的情境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情境还应具备趣味性和挑战性,既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情境的开放性也很重要,它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生活化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二)引入数字化教学工具,丰富情境教学手段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引入数字化教学工具已成为丰富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数字化工具不仅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还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学习情境。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三维几何空间,让他们直观感受立体图形的特性;通过增强现实(AR)应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引入数字化教学工具时,教师需要合理选择工具,既要考虑到工具的教学效果,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学校的硬件条件。工具的使用要适度,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还应注重选择那些能够支持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数字化工具,而不是单纯的演示型工具。在教授几何变换时,可以使用动态几何软件,让学生通过拖拽和变换图形,亲自探索和发现几何规律。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设计探究性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探究性情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性情境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它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和思考分析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探究圆周率为例,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测量不同大小圆的周长和直径,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逐步理解圆周率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
在设计探究性情境时,教师需要注意情境的开放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索空间,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情境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度,设计难度适中、循序渐进的探究任务。情境的实践性也非常重要,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和实际验证的机会,让他们在具体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在探究分数概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折纸、切水果等活动,亲身体验分数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定义。这种实践性的探究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探究性情境的设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反思,可以培养他们的归纳思维和演绎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比较各种解决方案的优劣,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探究性情境还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通过这种多维度的思维能力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
结语: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入数字化教学工具、设计探究性情境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将情境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如何评估情境教学法的长期效果,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情境设计。
参考文献:
[1]陈苏蒙.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新校园,2024,(08):56-57.
[2]李健,佘璧.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4,(22):26-28.
[3]李晋荣.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4,(1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