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胜利山南小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 要】小学英语深度学习场域的建构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提升、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物理场域、意义场域两个维度,建构了“双线共生·三阶任务·融绘供境”的深度学习场域模型。从整体单元教学深度学习场域、语音版块深度学习场域、“分级阅读第二课堂”个性化学习场域三种模块的建构与实施分别给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实践表明对学习者实现深度学习、提升终身发展的内生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深度学习;场域建构;双线共生;融“绘”供境
一、问题的提出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需求分析
1. 情境性需求:教材容量体裁受限,情境欠缺思维难练
小学英语教材的页码和容量有限,只是给予语言交际的样例,因此体裁的丰富性和语言的容量度并不充分。人教版《小学英语》中的语音版块也没有提供情境而仅有语音单词。脱离了真实情境的教学课堂,无法为思维发生提供土壤,培养高阶思维成为空谈。
2. 整体性需求:教学课时紧凑有限,教学任务单课割裂
小学英语课时有限,一般来说,3-6年级的学生,每周只有3节英语课。出于应试压力为保证期末复习时间,教师大多采用单课割裂式的知识教授方式,教学任务没有连续性和渐进性,学生无法整体性地联结知识,进行迁移、对比、建构等高阶学习活动。
3. 个性化需求:拓展迁移缺乏路径,死记硬背学用分离
《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第三个活动层次就是迁移创新类活动。强调学习者能将所学迁移到新情境,用于真实问题的解决。但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中,阅读绘本等的拓展资源十分匮乏,教材文本的学习沦为死记硬背,迁移语用成空谈。
(二)小学英语学习场域重构的必要性
1. 学习场域
场域分为“物理场域”和“意义场域”。前者指物理载体和物理环境,本文中指线下教学课堂和线上英语学习平台打造。后者指虚拟而又实施存在的空间,本文中指服务于物理场域,教师基于教材、高于教材、跳出教材根据学习者学习需要提供课内课外的学习资源,如补充提供的情境场域,指向个性化学习的绘本分级阅读第二课堂等。
2. 学习场域重构的必要性
一方面,基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需求,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需求催生着学习场域的重构;另一方面,向教育4.0过渡需创建具有四个关键特征的学习生态系统:个性化和自定进度的学习;可及性和包容性学习;基于问题和协作的学习;终身学习和学生自驱动的学习。这些关键特征定义了高质量的学习场域,也催生着学习场域的创新与重构。
二、小学英语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我国研究认为,深度学习要学习掌握的深层知识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有效的迁移应用及真实问题的解决,进而实现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元认知能力等高阶能力的发展。
郭华(2021)总结了深度学习特征: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基于此,结合朱浦老师的讲座,笔者认为,转换为教学中的目标可体现为:获取→处理→分析→运用→内化→迁移。
(二)深度学习场域模型
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者而言,所谓物理场域即指显性的物理学习空间:线上+线下双线共生的学习环境;而意义场域所指向的是一种虚拟情境,和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关联性活动。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双线共生·三阶任务·融绘供境”的深度学习场域模型(如图1所示),并展开教学实践以期为深度学习的场域建构与创新提供借鉴意义。
1. 双线共生:指向深度学习的物理场域支持
英语学习的知识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素养等多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习者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梳理总结等方法实现知识的内化,构建知识体系。第一步应从学习环境入手,通过线上线下共生融合打造出一个精简、轻松、自主的双线环境。
2. 三阶任务: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
相较于传统教学,深度学习强调站位整体,多层次多维度地来设定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设计贯穿单元教学、逐层推进的学前、学中、学后三阶任务推进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学前先导任务→学中语用任务→学后迁移任务。培养学习者“自主预热发现问题→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迁移内化解决真实问题”的高阶能力。从浅层学习迈向深层,建构深度学习的意义场域。
3.融“绘”供境:指向高阶思维的内化迁移语用
融“绘”顾名思义即是绘本和教材的融合。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根据单元话题甄选话题绘本衔接教学、根据语音版块寻觅绘本作为载体、利用线上平台打造语音绘本衔接式阅读及分级阅读第二课堂。为学习者跳脱出禁锢的教材情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便于学习者解决真实问题,将能力转化为素养。
图1“双线共生·三阶任务·融绘供境”的深度学习场域模型
三、深度学习场域的实施
(一)“语音版块”深度学习场域
以人教社《小学英语》五上 Unit2 My week 的语音版块为例:
1. 学前路径:多维感知,小课辅助深度学习供支架
学前的语音浸润阶段,线上先行,线下跟进。利用晨读结合视频浸润语音规律,用课前五分钟训练手指拼读法,感知音素训练拼读技能。夯实语音学习之基。
2. 学中路径:融“绘”供境,承载高阶思维活动助内化
学中的知识内化阶段,选择合适的语音绘本为载体,为教学提供合理情境,在阅读过程中利用阅读策略(猜测词义、语境联想对比等)完成学习任务,并分析凝练出语音规律,从被动他授转变为主动自学的过程。而辅以线上跟进,又能解决绘本课学完就过,无法即时复现的问题。
教学绘本:The Green Family Goes Out(攀登英语阅读系列·神奇字母组合ee)
教学设计
教师通过提供相关ea单词和绘本中已有ee单词进行比对发现。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新习得的语言规律,进行分析、比较和有效迁移。得出ea与ee发音相同的结论。并进行ea发/ i: /的单词列举。进一步巩固语音规律。而后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关注语音词,提炼语音规律。
Q1: What ee words can you find in the story? (获取处理)
Q2: What’s the same sound in these words? (分析凝练)
Q3: Can you tell me some other words with /i:/ sound just like Green? (应用转换)
Q4: Can you find some ea words with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分析审辩)
Q5: Can you finish a mind map of ee and ea? (联结建构)
设计意图
根据ee和ea字母组合甄选语音绘本作为教学载体。通过精设课堂指向语音教学的深度学习:“问题链”助理解→拓展促思维→思维导图析规律→分层任务用规律。引导学习者运用归纳分析、联系推敲、有效迁移等阅读策略由ee语音规律迁移推敲出ea发音,并在课后完成相应的思维导图,完成对于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
3. 学后路径:衔“绘”迁移,借力双线共生平台促语用
学后的反思迁移阶段,通过线下分层任务和线上语音绘本衔接进行。教师如何评估学习者是否真正实现了深度学习,要看学习者是否具有迁移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平台为学生提供新的语音绘本,将习得的拼读能力应用于阅读,说明学习者能够将建构的知识有效迁移用以解决真实问题。
衔接绘本:攀登英语阅读A Pea in the Sea,丽声自然拼读绘本Meena and the Box
设计意图
通过线上学前浸润,学中跟进,学后迁移阅读新绘本,真正地将语音知识内化,服务于阅读,解决真实问题。利用新习得的语言规律,进行分析、比较和有效迁移,是深度学习发生的体现。
(二)“单元整体”深度学习场域构建
单元整体设计指教师以教学单元为整体展开的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设计。从单元出发,以语用为目标,带动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能力转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基于课时紧缺,教学多以割裂的单个任务形式存在,因此笔者选择利用深度场域的建构,来搭建单课间桥梁,联结知识,指向单元整体教学。以人教社《小学英语》五上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为例:
单元话题:健康饮食
单元整体目标设计:
单元语法重难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辨别与使用。
“单元整体”线上资源库
1. 学前路径:发布前导任务促思,自主发现问题激发主动学习
学前的知识感知环节,教师通过设计发布学前任务单、甄选资源精设单元资库、组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引领学习者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利用双线混融的方式,完成学前任务单,思考单元话题,发现梳理问题。
线上资库一方面通过词汇闪卡视频预热教材词汇拓展话题词汇,悄变知识记忆方式。线下则通过浸润式晨读,不断复现预习资源,小组讨论交流尝试学前解决部分问题。
2. 学中路径:精设语用任务串联,深度思维互动建构知识体系
学中的知识内化阶段,通过线下学习、合作探究解决学前所发现的问题。通过语用任务(绘制单元思维导图、复述、创编对话、续写等)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审辩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最终将知识内化,到达深层次的理解。
学中任务设计
基于Robin是机器人,看看他做的三道“黑暗料理”,反向推导,完成Note书写。
设计意图
学中阶段以语用任务串联,通过小组合作有效沟通协作学习、整合信息,归纳出可数不可数的定义及应用,并通过续写任务进行知识内化。学后阶段,以单元话题绘本衔接,从教材情境迁移到新的合理情境,从而促进学习者自我建构知识,到达深度而有效的学习。
3. 学后路径:衔接单元话题绘本,联结迁移体验真实问题解决
学后的反思迁移阶段,通过甄选适切的单元话题衔接式绘本进行。每单元一课时的衔接绘本教学,通过指向实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提升的教学设计,辅以线上绘本教学资库的跟进。为学习者提供合理情境进行主动的知识迁移、反思创新及有效沟通的路径。此外通过对比、思考衔接绘本中所体现的中外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学习者可以将文化知识逐步内化,建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文化品格。
单元话题引领的衔接式绘本
Dining with Dragons跟火龙一起进餐(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 第四级下)
学后任务设计
基于课上思维导图,完成故事梳理和讲述。
(三)“分级阅读”第二课堂:个性化学习场域建构
1. 学前路径:多元资库,前测定级
通过线上平台,笔者共打造两套分级课堂:《牛津阅读树》和《English Reading AZ》。通过朗读前测,了解学习者目前的能力与级别,并推荐线上第二课堂阅读的级别。
2. 学中路径:分级阅读,合作分享
确定开始级别后,学生利用闲暇进行阅读,通过同级别的阅读“流利说”小组分享互评,定期调查,随时调整级别和流利说小组,渗透教育学习者适合的才是高效的。
3. 学后路径:悦读反馈,素养提升
期末进行后测反馈,记录级别增量,调整级别。线上进行阅读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凸显,而线下进行小组合作分享交流反馈的过程,可以有助于消除学习者的孤独感,促进知识的内化、学会有效沟通。
四、结语
实践研究证明,“双线共生·三阶任务·融绘供境”的深度学习场域的建构和实施,一方面,能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自主的情境场域,弥补教材的补足,助其体验阅读成就感。另一方面,线下深度活动(如问题链促思、仿写提升、阅读迁移应用等)的设计实现了高阶思维课堂,帮助学习者在逻辑思维、审辩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得到提升。在双线学习中实现了的思维的层层内化迁移,将深度学习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王永固、许家奇、丁继红“教育4.0全球框架:未来学校教育与模式转变——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之报告解读”,《远程教育杂志》,2020年3月
〔3〕王蔷、陈则航《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2016年
〔4〕罗生全、胡月 “学习者本位的未来学习场域形态及其建构”,《教学研究》2020年1月
〔5〕黄志芳等“面向深度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及实证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9年11月
〔6〕王蔷等“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学外语教与学》2021年第8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