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 江苏南京 211113
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一科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在护理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作用,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模式;肝硬化;生活质量;肝功能
引言:肝硬化是由多种慢性肝脏疾病长期作用导致的弥漫性、进行性肝组织纤维化及肝功能失常的一种疾病,且在患病后,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腹水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肝硬化的病程长、病情复杂,患者不仅需要进行长期药物治疗,还需要全面、科学地进行护理管理,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通过精细化护理模式,可以设计精准的护理措施,多方面全方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肝硬化等需要长期护理的疾病中,通过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更有效地缓解肝硬化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一科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共40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范围为36-72岁,平均年龄为(54.1±9.3)岁;病程为2-15年,平均病程为(6.8±2.3)年;病因分布为乙型肝炎肝硬化26例,丙型肝炎肝硬化8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
观察组:共40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范围为35-70岁,平均年龄为(53.8±8.7)岁;病程为2-14年,平均病程为(6.5±2.6)年;病因分布为乙型肝炎肝硬化27例,丙型肝炎肝硬化7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肝硬化;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病程在1年以上;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研究期间出现重大意外。
1.3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护理,具体如下:
1.3.1精细化健康教育
由于肝硬化症状会长期影响患者,且患者在不了解病症的情况下会对后续的治疗产生错误的认识,在患者护理中,需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旨在通过个体化、全面和持续的教育,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
在精细化护理模式下,健康教育的应从患者入院时开始,首先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识别患者认知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宣教内容需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复杂程度,使患者逐步掌握相关知识。针对文化水平较低或理解能力有限的患者,护理人员需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必要时可借助图文资料、视频等多媒体工具,以便患者更直观地理解健康教育内容[1]。
其次,应使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的目的和方法,熟悉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服药时间以及可能的副作用,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药物并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同时,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应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避免水钠潴留加重腹水,尽量保持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免疫力、促进肝细胞修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具体的饮食计划,教育患者在日常饮食中控制盐分摄入,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
此外,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住院期间,还应延续至患者出院后,护士应为患者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并通过电话随访或定期门诊复查跟进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在家中持续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1.3.2精细化心理护理
由于在长期患病期间,患者很容易受到病情影响出现心理层面的问题,还应注意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
首先,护理人员应通过与患者的交流、问卷调查或心理测量工具全面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心理需求及潜在的心理问题,识别出患者的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轻度焦虑或情绪波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采用倾听、同理心交流等方式,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其宣泄负面情绪。对处于抑郁状态或心理应激反应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其情绪变化,必要时与心理科医生协作,提供更为专业的心理治疗。
肝硬化患者的负面情绪常与疾病长期治疗、预后不良等现实因素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中还应注重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同时帮助患者树立合理的康复期望,使其意识到通过科学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从而减轻患者的无助感。同时,在肝硬化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话随访、定期门诊复查等方式,持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新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案。必要时,还可以建议患者参加支持小组或在线心理辅导,通过与其他病友进行交流,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
1.3.3精细化用药护理
面对病情,尤其在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的情况下,需要患者更加精准、科学地用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有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在此期间,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功能下降,更需要加强药物管理。
首先,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常伴有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情况,且病情进展的阶段不同,所需的药物治疗方案也各有差异。护理人员应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结合患者的肝功能状态、肾功能水平、药物代谢能力等因素,个性化地调整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服药时间,如患者肝功能明显下降,需要适当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反应。
其次,因长期病痛及多药联合治疗,患者容易出现依从性差的问题,进而影响药物疗效,面对一些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用药记录卡或家庭成员督促的方式,使患者准确、规律地服药,并定期评估患者的依从性,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在用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由于患者肝功能受损,容易受不良反应影响,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在用药后的反应,在使用新药或调整剂量时,应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2]。对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并记录不良反应的详细信息。
此外,患者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护理人员需掌握患者的所有用药情况,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以及患者可能自行使用的中草药等,并与医生合作,优化药物搭配,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例如,某些药物可能增强利尿剂的效果,使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护理人员特别关注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适时调整用药方案。同时,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期较长,出院后仍需继续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内容,使患者在家庭护理环境中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治疗。
1.4观察指标
肝功能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变化情况。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功能指标
护理后,观察组的ALT、AS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肝功能指标
组别 | ALT(U/L) | AST(U/L) | TBIL(μmol/L)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 | 86.3±10.7 | 61.3±7.4 | 97.1±12.4 | 72.6±8.9 | 46.1±8.5 | 32.4±5.8 |
对照组 | 85.2±10.5 | 72.8±8.6 | 96.4±12.3 | 85.2±10.1 | 45.6±8.2 | 38.5±6.9 |
t值 | 0.671 | 6.74 | 0.734 | 5.78 | 0.562 | 5.31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2.2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 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 | 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后) |
观察组 | 55.9±8.9 | 78.5±7.4 |
对照组 | 55.6±8.7 | 65.3±9.1 |
t | 0.535 | 7.142 |
P | >0.05 | <0.05 |
2.3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
组别 | 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前) | 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后) |
观察组 | 69.4±6.5 | 93.7±4.3 |
对照组 | 69.1±6.7 | 79.2±5.5 |
t | 0.214 | 5.634 |
P | >0.05 | <0.05 |
3讨论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和治疗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在护理工作中,更应关注患者的情况,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护理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更优,说明在精细化护理模式下,通过合理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肝脏的负担,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例如,通过控制患者的钠盐摄入,调节蛋白质摄入量,能够减少水钠潴留的发生,并改善营养不良问题,从而间接改善肝功能[3]。其次,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说明通过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理解更加深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病情的稳定。同时,通过科学的饮食指导,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体力和免疫力有所增强,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精细化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通过应用个性化、精准化的护理措施,能够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证实,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较好,这表明,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前景。通过推广精细化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护理体验,增强护理质量。不同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各不相同,精细化护理能够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例如,饮食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配比,用药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药物代谢情况精确调整剂量,这种个体化的护理方式有效提高了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
总之,精细化护理模式通过个体化、精确性和全程管理的护理服务,全面改善了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结局,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体验的有效策略,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毅红,赵春平.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08):130-132.
[2]张凯,夏静,王鑫.全程无缝隙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5):140-142.
[3]洪晨烨,薛凯,黄玉彬.精细化护理对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01):57-59.
[4]窦侠玲.精细化护理在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19):1-3+41.
作者简介:姓名:许贻娜;性别:女;出生年月:1984.11月;籍贯:江苏省新沂市 民族:汉;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各类肝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