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05
/ 2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李志文

临邑县恒源小学 山东德州  251500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素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小学数学,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基础学科,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构建具有关键作用。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重新定义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知,充分响应新课改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有效激发学习共同体潜能。本文深入探究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原则,详细分析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指导,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与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教学创新

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项目化学习作为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正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拓展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加深学生数学知识理解、提升应用能力具有显著意义。融合项目化学习理念与数学实践教学,既彰显“生活教育”与“生本教育”核心理念,也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探究能力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将从项目式学习的本质原则入手,系统阐述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教育者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共同促进数学教学的革新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学习法,首要遵循的是适应性原则,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项目学习法不能随意应用。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基础与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年级与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项目内容与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项目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项目学习法的灵魂所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主动探究、积极构建知识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支持与帮助,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究道路上不偏离方向。

(三)开放性原则

项目化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显性学习目标,如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隐性发展目标,如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应为学生创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路径,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一)根据学生需求实施项目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化学习正逐渐成为创新教学的重要手段,其中,项目设计的精准性对于确保教学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日益凸显,要求教师在构思以及设计项目时,必须紧密贴合学生的真实需求与兴趣点,提升项目化学习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以《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章节为例,教师可通过深入开展的课前调研与细致的数据分析,全面把握学生对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空间想象力与几何感知方面的发展状况,基于这些信息,精心策划以“创意包装盒设计”为主题的项目,引领学生将所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项目设计环节,教师应清晰界定项目目标与具体任务,确保项目内容既紧扣课程标准,又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可以设定如下任务:“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包装盒,用于包装一款新推出的产品。”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包装盒的最佳尺寸和形状,以及如何通过创意设计提升包装盒的吸引力。为帮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教师可引入信息技术工具,如3D建模软件等,辅助学生进行设计和模拟,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项目任务,提升空间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1]

(二)结合生活案例拓展项目来源

实施学习项目需要项目背景、教学内容和案例素材等多维度的资源支撑,这正是项目化学习在资源整合方面所展现的独特魅力,过去,教师筛选教学素材时,大多局限于数学教材单一来源,但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拥有了从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精选教学素材的便利,能将更多鲜活生活元素融入项目学习中,使学习项目更加立体、生动且富有实用性。生活案例以其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引发共鸣的特点,成为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理想素材,通过巧妙融入生活案例,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及应用数学知识,有效提升知识应用能力与迁移能力。

以“复式统计图”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一项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探究校园动植物喜好并绘制复式统计图”。项目启动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复式统计图直观展示同学们对动植物的不同喜好,随后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指导学生收集校园内同学们对动植物的喜好数据,指导学生将这些数据按照性别与动植物种类细致分类,整理成详尽的统计表。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合作完成复式统计图的绘制工作,绘制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对数据精确分析,还需通过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共同完成统计图绘制任务,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

[2]

(三)利用数学游戏提升项目趣味性

当前教育环境下,小学生对于项目化学习的接触与了解相对有限,导致他们参与项目时常常面临注意力难以集中、积极性不高及探究方法不明确等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教师可将趣味性元素巧妙地融入项目化学习中,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习热情,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利用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游戏活动,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效果。

以《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设计一个既富有创意又充满趣味性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逼真的虚拟团体操表演场景,让学生在这个场景中担任导演的角色,全程参与并策划一场精彩的团体操表演。项目推进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系列与因数和倍数紧密相关的任务,如设定“在策划团体操表演时,你们需要将参与者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小组中,而每个小组的人数必须满足特定的因数或倍数条件。请根据给定的总人数,设计出一个既符合要求又富有创意的分组方案。”这样的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因数与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增加项目的趣味性,教师还可引入竞赛元素,让学生分组进行团体操表演方案设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方案展示与评选。竞赛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方案设计,还需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表演效果[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入,针对数学难题实现了精准突破,更在提升学生探究式学习质量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项目化学习的深入实施构成了一定阻碍,需要教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准确把脉问题所在,积极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陈绮祺,阳海林.信息技术融合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9):49-51.

[2]欧阳婷婷.浅谈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项目学习的影响[J].小学教学研究,2020(18):87-89.

[3]郭丽丽.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2(26):26-27.
作者简介:李志文,大学本科,中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单位:临邑县恒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