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大学杏林学院,226236。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00)
消费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的重要内容在西方影响较大,随着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断深入,消费主义更多地为大众所知。“有趣的是,在中国今天的文化批判领域,唯独对消费“异化”的批判是整体缺席的”[[1]]。进入新世纪,随着大众对日常生活批判的认知加深,国内高校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分析日趋增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关注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消费主义产生有其客观因素,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让我们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许多显性的、隐性的冲击,通过消费主义思潮,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资本主义政治、文化方面的特点,也有利于我们理解当前社会中的一些社会现象。需要特别区分的是,社会制度的不同,也就意味着在我国出现的消费主义的诸多现象,其本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有根本区别的,我们要弘扬主流价值观,确保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关注消费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弱化和腐蚀。
消费主义思潮影响最大的人物就是鲍德里亚,他在1968后出版《物体系》一书,两年后又完成了《消费社会》一书,无疑这两本书是消费主义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从理论渊源看,消费主义的观点是对马克思《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中关于“异化”的观点的延续,特别是对卢卡奇、马尔库塞等社会批判理论的继续。笼统地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生产活动方面,消费主义的批判则更注重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活动中人的奴性处境问题。这是一个从物到人的焦点转变。”[[2]]无论是对生产活动的批判,还是对消费环节的批判,都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反思,其理论的最终落脚是为人的自由和解放。在消费主义观点看来,消费者与物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而是被资本宣传扭曲的关系,“它已经转变为人被作为“全套的物”的有序消费对象强暴的关系了。”[[3]]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生产目的是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求,于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建构都是基于生产的逻辑,而在消费主义社会,社会关系不再围绕生产而被建构,而是从消费出发,社会生产以及整个社会生活都是从消费的逻辑出发重构的,甚至人的欲望都是被消费制造出来的。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首先,是现代消费控制关系中的暗示意义链,消费主要不指向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指向由广告、橱窗、商标等所编制的全套的意义链,他不仅关联着个人的品位,还标志着购买者的身份、地位,当然,这些都是虚构的假象。购买商品是消费者自觉自愿的事情,在消费主义布置的消费场景下,消费品脱离自身,从自身走向他物,购买转变成“全套”,变成了无穷无尽的购买欲,在购买过程中体验幸福和满足。其次,消费主义背后的逻辑是符号的秩序,是制造消费。今天的消费不再是基于需求的真实消费,而是基于意义系统的消费,消费者消费的目标都是经过精心编码的,符合个人“气质、风格、地位、权力”的,都是严格甄选过的,整个社会都是在这种消费逻辑的改造下运行,需求不再是基于自身的真正需要,而是整个消费场景下的营销和制造,甚至于消费者的欲望都是通过广告制造出来的。消费区分阶层,“消费的一个基本机制,就是集团、阶级,种姓(及个体)的形式自主化。”[[4]]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主义社会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象征意义,豪宅、豪车是作为身份的象征,可以让消费者顺利融入符合自己身份的群体,同时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审美和品位,这给洽是区分不同阶层的外在标志。除此之外,时尚总是在被制造出来,总是和大众消费之间保持一条鸿沟,所以他总能引领消费风尚,制造时尚本正是式消费主义所包含的内在逻辑。
鲍德里亚从日常文化批判的角度对消费主义进行深刻剖析,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对人的异化,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人没办法找到真实的存在,连欲望都是刻意被制造的,人的奴役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靠压榨剩余劳动时间变成了全面的奴役和压榨。消费主义的这种观点在齐格蒙特﹒鲍曼的理论中论述更为清晰,他从社会学以及后现代伦理的视角对消费主义进行深刻的反思。他追溯现代历史发生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从“工作伦理”到“消费美学”的变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资本家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需要吸收大量的“穷人”到工厂工作,并逐渐形成了工作伦理,他本质上要求人无论是否能够得到回报,都应该工作,工作是正义的,不工作是一种罪恶。工作对于个体来说,不仅解决了个人生活所需,还决定了他们在生活中、“社会”中的合理地位,工作类型定义了生活标准,职业生涯标记了人生的旅程。“工作是他们终其一生构建和捍卫的身份的核心。身份的构建可能来源于诸多雄心壮志,但都取决于人们选择/被分配的工作类型。”[[5]]在工作伦理时期,资本主义宣传的是要去“工作”,在这里虽然工作内容很多,但核心的职业目标是到工厂工作,是希望更多的自由劳动力投入到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人的欲望的满足及其人生价值都是在从事生产劳动中得到满足,好吃懒做,只关注消费,而不去劳动的人被看作是不道德的。
消费社会不同于生产社会,他们之间的不同是社会的中心发生了变化。在生产社会中,“工作伦理”的产生基于社会生产,而在消费社会发生变化:“人首先要成为消费者,才能再拥有其他特别的身份。”[[6]]在前现代社会,人的身份是在生产活动中不断自我构建的,但是在后现代社会,人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通过选择自己的社会定位并让社会认可,从而建立自己的身份,这不同于前现代社会比较固定的身份。并且,后现代的身份是多重的,是在消费趣味基础上的不断选择与认同。就此而言,工作的意义明显地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自我构建和身份构建的轴心,而本身只有先得到美学的审视之后,才会决定从事这种工作是否有价值。工作本身不会像工业伦理中宣传的会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让自己在工作中成就自己,在后现代社会只有符合美学价值的工作才会被选择,传统意义上的又苦又累毫无乐趣的工厂便不再符合美学的价值,这里首先看的不是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而是消费美学。消费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是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社会商品丰富,资本主义为进一步扩大利益,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和奴役人的日常生活,使得生产者变成了被操控的“消费者”,从而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顺利运行。
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特别从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中看到其中的很多变化。从消费主义思潮的观点来看,消费社会就是构建了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的假象,并且强调工作的选择决定了生活的意义,于是大学生在工作选择中片面地追求“高薪”“体面”“有趣”的工作,这种选择原本也无可厚非,只是大学生选择完全不考虑就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将就业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割裂开来,同样也不考虑个人发展。近两年来,哈工大、西工大不断被推上热搜,国人在他们培养的学生身上看到了高校的责任与担当,高校应该培养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非掘墓人。同样,需要看到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一起在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入后疫情时代,学生缓就业、慢就业、不就业情况凸显,其中有很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太高同社会需求岗位质量不高之间的不平衡,当就业岗位不符合学生预期情况下,很多人的选择不是“先就业再择业”,而是选择考研二战,继续考公、考编,甚至很多人不就业,这些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理性的。高校对于这些现象已经开始重视,国家也加大了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2][3][4][法国]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年版,第7页、第3页、第5页、第151页
[5][6][英国]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M],郭楠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21页、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