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华辰电力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智慧能源事业二部 浙江省杭州市 31112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数字化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该文综述了数字化技术如何通过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实时监测以及预测模型等手段,为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以及灾害预防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首先,本文讨论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资源评估与管理中的应用[1],强调了这些技术对于提高水文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效率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如何助力于构建更加智能的决策支持平台,使决策者能够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水情变化。最后,讨论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IoT)技术在提升水利工程自动化水平和预警能力方面的潜力。本文的目标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参考,推动数字化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深度整合与广泛应用。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水利工程,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IoT),自动化,预警系统
1.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迁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水利工程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等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成为应对上述挑战的有效手段之一[2]。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提供更加精确、全面的数据支持,还能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决策流程,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在此过程中,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及物联网(IoT)等先进科技的应用,显著促进了水利工程决策支持系统的现代化发展。例如,遥感技术和GIS能够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水文数据采集与分析;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则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与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AI和IoT技术的应用,则使得水利工程的运行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安全性。因此,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详细分析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这些先进数字化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乃至全球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2.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时遇到的主要挑战
2.1.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和干旱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3]。这些极端天气对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防汛抗旱能力要求。传统水利工程在应对这些突发情况时往往反应迟缓,缺乏有效的预警和响应机制,导致损失严重。例如,2020年中国南方多地遭遇特大暴雨,许多传统水利工程未能及时发挥作用,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提升预警和响应效率,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和预警模型,提前预测极端天气事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减少损失。
2.2.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区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发明显。尤其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确保供水安全,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依赖于人工巡查和经验判断,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配方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水文数据的大范围、高精度采集和分析。
2.3.成本控制与环境保护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涉及到巨额的资金投入和复杂的环境考量。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并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是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例如,项目预算超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时有发生。数字化技术能够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管理,优化资源分配,从而降低建设成本。同时,通过物联网(IoT)技术实时监测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确保工程与自然和谐共生。
2.4.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随着社会对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公众对水利工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过程中,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增加透明度,提高社会监督力度,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新挑战。传统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常常引发公众的不满和质疑。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建立在线互动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实现与公众的实时沟通和信息共享,增强公众参与度和社会监督力度,提高工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2.5.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尽管数字化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但仍面临技术障碍和人才不足的挑战。要克服这些技术障碍,培养一支既精通水利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推进水利工程现代化的核心[4]。当前,许多水利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信息技术知之甚少,而IT领域的专家又往往缺乏水利行业的实践经验。这一知识体系的割裂,制约了数字化技术在水利项目中的普及应用。为此,必须依靠政府、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单位的协同努力,通过建立专门的培训项目、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等途径,培养出更多拥有跨领域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技术革新和实际应用的实现。
3.针对数字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
下列是数字化实施流程图(见图1)
图 1 数字化流程图
3.1.应对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为了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和干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利用物联网(IoT)技术,在河流、水库、城市排水系统等关键区域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降雨量、土壤湿度等关键参数。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中央监控平台,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其次,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建立洪水和干旱预警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模型可以提前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基于实时数据和预警模型,制定和优化应急预案,通过模拟不同情景下的应对措施,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最后,通过建立在线平台,实现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平台可以提供实时数据、预警信息和应急指令,提高整体应对能力。
3.2.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策略:首先,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水文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获取地表水体、地下水、土壤水分等信息,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配方案。其次,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水资源智能调度系统。系统可以实时分析水文数据,自动调整水库放水、灌溉用水等,实现水资源的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同时,鼓励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如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技术,以及智能水表、节水器具等。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促进节水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最后,通过媒体、社区活动和学校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推广节水知识和技巧,促进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
3.3.控制成本与保护环境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中,控制成本和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目标。首先,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同时,构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确保从项目进度到质量和成本的全方位监控。其次,借助物联网(IoT)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工程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水质、空气质量及噪音水平等。一旦检测到超标现象,即刻采取纠正措施,确保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此外,积极采用绿色施工方法和技术,例如使用低能耗的施工设备和环保材料,通过技术创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最后,在项目规划初期就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辨识可能的环境风险点,并提前制定有效的预防和缓解策略,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3.4.提升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为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社会监督,可实施以下举措:首先,通过建立在线互动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实现与公众的实时沟通和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提供工程进展、环境影响等信息,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定期发布工程进展和相关信息,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进度、环境监测数据等,提高工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通过信息透明化,提升公众的信任与支持。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确保工程符合社会需求。对于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和处理,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最后,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工程的监督和评估。设立举报热线和投诉渠道,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确保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
3.5.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为了推动水利工程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政府和企业联合设立专项培训计划,培养既懂水利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高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实习基地和联合实验室,提供实际操作和研发机会。通过校企合作,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加大对水利信息化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通过科研项目,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最后,加强与国际先进国家和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国际交流,拓展视野,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4.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决策支持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数字化技术通过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及预测模型等手段,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及灾害预防等方面提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体而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资源评估和管理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水文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效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构建更加智能的决策支持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决策者能够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水情变化;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技术提升了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和预警能力,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安全性。然而,数字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成本控制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及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如利用IoT技术实现实时监测、结合大数据和AI技术建立预警模型、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采用遥感技术和GIS优化水资源调配、以及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总之,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这些先进数字化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数字化技术将在水利工程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5.参考文献
[1]朱振,齐成新.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调水工程监测与机电运维管理[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4,47(02):102-105.DOI:10.13599/j.cnki.11-5130.2024.02.030.
[2]卢竞攸.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方法探析[J].现代商业,2023,(11):89-92.DOI:10.14097/j.cnki.5392/2023.11.017.
[3]胡根华,鲁向晖.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2):129-131.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7.22.040.
[4]弟文荣.探讨山西水利信息化建设[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2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