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索镇卫生院 2564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再住院率。无缝隙护理是一种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旨在通过协调不同护理阶段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确保患者接受到连贯、高效的医疗服务。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共计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等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内容,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病症表现恢复时间、心功能指标和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并降低再住院率。因此,推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推广使用无缝隙护理模式,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些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并发症和功能限制,使得他们的护理需求更为复杂[1]。因此,为这一特殊人群提供高效、连续、全面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无缝隙护理是一种旨在确保患者在医疗体系内各个阶段都能获得连续、无缝衔接的护理服务的模式。它强调的是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能得到最佳的关注和照护[2]。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的实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首先,它能够确保患者在医院、门诊、家庭和社区等多个环境中都能获得连续的护理。这种连续性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再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无缝隙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无缝隙护理可以确保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得到医生和护士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遵循医嘱,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再者,无缝隙护理还能够减少医疗错误。通过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可以确保患者在转科或转院时,所有的医疗信息都能得到准确的传递,避免因信息丢失或误解而导致的医疗错误[4]。最后,无缝隙护理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当患者感到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得到了关心和关注,他们的信任感和满意度都会得到提高。这不仅有助于建立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还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它能够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全面的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减少医疗错误,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5]。随着医疗技术和模式的不断发展,无缝隙护理应该成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共计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等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范围53-89岁,平均年龄(70.31±5.48)岁;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范围51-92岁,平均年龄(70.64±5.09)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②有稳定的冠心病症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③能够配合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④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⑤愿意参加无缝隙护理项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其他心脏疾病或合并症,影响冠心病护理的患者。②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无法理解和配合护理的患者。③处于病危或临终状态的患者。④需要长期住院或接受特殊治疗的患者。⑤拒绝参加无缝隙护理项目或不愿意配合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内容。①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记录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②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③给予患者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高脂、高盐、高糖等不健康食物。④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进食等。⑤定期检查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用药时间、剂量和不良反应等。⑥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并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⑦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⑧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⑨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联系,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情况。
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①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由主治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康复师等组成,共同制定护理计划,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协同性。②评估患者需求: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③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需求,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生活照顾、心理支持、康复训练等方面。④实施护理干预:按照护理计划,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全面、连续、协同的护理服务。⑤监测患者病情: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⑥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⑦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包括药物使用、生活照顾、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指导,确保患者在家庭环境中得到良好的护理。⑧随访服务: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护理支持,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1)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对比满意度差异。
(2)胸闷、心悸、乏力、呼吸困难对比恢复时间差异。
(3)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对比心功能指标变化。
(4)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对比不良预后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
表1 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
组别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总满意率 |
观察组(n=25) | 21(84.00) | 3(12.00) | 1(4.00) | 24(96.00) |
对照组(n=25) | 12(48.00) | 7(28.00) | 6(24.00) | 19(76.00) |
2.531 | 0.059 | 7.323 | 7.326 | |
P | 0.109 | 0.798 | 0.006 | 0.005 |
2.2比较2组病症表现恢复时间
表2 比较2组病症表现恢复时间
组别 | 胸闷 | 心悸 | 乏力 | 呼吸困难 |
观察组(n=25) | 5.41±1.12 | 6.49±1.52 | 6.51±1.09 | 4.69±1.32 |
对照组(n=25) | 13.92±2.38 | 11.32±2.37 | 11.12±2.21 | 8.32±2.12 |
t | 20.473 | 11.102 | 11958 | 9.294 |
P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3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
表3 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
组别 |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 |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mm) | 左室射血分数(%) | |
观察组(n=25) | 治疗前 | 69.28±5.52 | 47.79±5.72 | 40.52±3.28 |
治疗后 | 50.31±4.36 | 33.01±3.52 | 55.81±4.29 | |
对照组(n=25) | 治疗前 | 70.31±5.42 | 48.82±5.29 | 40.21±4.88 |
治疗后 | 60.42±4.79 | 40.53±4.65 | 47.63±4.39 | |
t | 8.561 | |||
P | 0.000 |
2.4比较2组不良预后发生率
表4 比较2组不良预后发生率
组别 | 心肌梗死 | 心力衰竭 | 心绞痛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n=25)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对照组(n=25) | 1(4.00) | 2(8.00) | 3(12.00) | 6(24.00) |
2.049 | 2.042 | 3.125 | 7.668 | |
P | 0.149 | 0.148 | 0.081 | 0.005 |
3讨论
无缝隙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护理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连续、系统、全面的护理服务。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无缝隙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通过实施无缝隙护理,护士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这种护理模式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康复,还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在无缝隙护理模式下,护士会对患者进行全程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护士还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授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如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等[7]。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无缝隙护理模式下,护士会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床上活动、下床行走等。这些训练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功能,减少卧床时间[8]。护士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些措施有助于缩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无缝隙护理模式下,护士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9]。护士还会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增强家属的信心和支持。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无缝隙护理注重患者的需求和感受,通过全程关注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需求,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尊重,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无缝隙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从而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缝隙护理强调护理过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无缝隙护理关注患者的康复过程,通过提供全面的康复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0]。无缝隙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有利于发现患者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无缝隙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和关注,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对于护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无缝隙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这无疑增加了培训成本。无缝隙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关注,这意味着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无缝隙护理的效果很难用具体的数据进行量化评价,这对于评价无缝隙护理的临床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患者康复。然而,无缝隙护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人力资源投入大、培训成本高、护理工作量大和难以量化评价等。因此,在今后的护理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无缝隙护理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配置护理资源,提高护理质量,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6%,而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76%。观察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人数为21人,占总人数的84%,而对照组的满意人数为12人,占总人数的48%。观察组的一般满意人数为3人,不满意人数为1人,而对照组的一般满意人数为7人,不满意人数为6人。经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满意率和对照组的满意率之间的差异在P值为0.005时具有显著性,说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根据表2的数据分析,在观察组的25名患者中,胸闷、心悸、乏力和呼吸困难这些病症表现的恢复时间分别为5.41±1.12天、6.49±1.52天、6.51±1.09天和4.69±1.32天。而在对照组的25名患者中,这些病症表现的恢复时间分别为13.92±2.38天、11.32±2.37天、11.12±2.21天和8.32±2.12天。通过t检验分析,我们发现观察组在胸闷(t=20.473,P=0.000)、心悸(t=11.102,P=0.000)、乏力(t=11.958,P=0.000)和呼吸困难(t=9.294,P=0.000)这些病症恢复时间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这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或治疗方法在促进这些病症恢复方面更为有效。根据表3的数据分析,在观察组的25名患者中,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9.28±5.52mm,治疗后为50.31±4.36mm;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7.79±5.72mm,治疗后为33.01±3.52mm;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为40.52±3.28%,治疗后为55.81±4.29%。对照组的25名患者也有类似的改善趋势,但改善幅度较小。通过t检验分析,发现观察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t=8.561,P=0.000)的改善上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在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方面更为有效。根据表4的数据分析,在观察组的25名患者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的不良预后发生率均为0%,因此总发生率为0%。而在对照组的25名患者中,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4%,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8%,心绞痛的发生率为12%,总发生率为24%。通过卡方检验分析,我们发现两组在总不良预后发生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²=7.668,P=0.005),观察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或护理措施可能更有效地减少了不良预后的风险。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通过实施无缝隙护理,可以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无缝隙护理值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娜.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婚育与健康, 2023(18):139-141.
[2]谢静.基于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健康必读 2021年1期, 230页, 2021.
[3]孙月萍,陈萍萍.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实施无缝隙护理要点[J].家庭科技, 2020.
[4]周倩.基于无缝隙的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 2023, 41(5):148-150.
[5]李洁.无缝隙护理干预用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1):3.
[6]魏东桥.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3):3.
[7]王美娟.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的作用[J].名医, 2023(9):126-128.
[8]秦建美.无缝隙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
[9]周媛,杨彩丽,吴平.基于无缝隙护理理念的强化感染护理模式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10):13-16.
[10]徐晓婷.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有效性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