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04
/ 3

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褚越倩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213002

摘要:文章着重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策略。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升。但目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凸显、过分追求分数和表达不够规范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革新教学方式,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强化实践教学,以操作促表达;发展数学思维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创设教学情境,唤起表达欲望。这些策略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这些策略的落实,小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与应用,从而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引言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此,本文旨在探究核心素养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问题及优化对策,以供参考与借鉴。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一)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是学生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数学语言作为数学思维的外在体现,借助精准的数学语言表达,小学生可以将自身数学思考过程进行更加明晰地梳理与表述,进而深化对于数学概念与原理的认知[1]。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小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具体的语言描述然后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明确的数学逻辑框架。这一转变过程在锻炼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其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此同时,小学生还可以通过数学语言进行沟通,学到不一样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而开阔思维视野、增强解题灵活性[2]

(二)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

从核心素养角度来看,加强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促进数学学习质量与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数学语言在数学学科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承载数学知识的传输,又包含数学思维发展与数学能力发展[3]。小学生在拥有了较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之后,就可以对数学问题进行更精准地认识与表达,降低由于表达不清晰或者认识不正确所造成的认知障碍。与此同时,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让学生对数学问题实质有更深刻地认识与掌握。这一深入理解既有利于小学生更有效地求解数学问题,又能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新的数学规律与解题思路,使数学学习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提升。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少主动思考与表达的可能。这一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使学生对数学语言能力发展参与度与积极性不足。具体地说,课堂上常要求学生按教师的想法与方法去学习与解决问题,缺少自主探索与发表个人看法的余地。这种消极的学习方式既制约着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也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厌烦与抵触。另外,因表达机会不足,学生数学语言运用中常常会出现表达不清晰,逻辑混乱的现象,这进一步影响其数学学习质量与效率[4]

(二)过度重视考试成绩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长远影响,很多教师、家长甚至全社会对学生考试成绩过于重视,并以此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果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首要依据。这种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的偏向,使得数学教学常常只注重知识点灌输与解题技巧,却忽略了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整体发展。在此情况下,经常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数学公式、定理,而对于数学概念、原理缺乏深刻地理解与灵活地应用。与此同时,受考试时间的限制,学生常常没有充分的机会去练习与交流数学语言,致使其数学表达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表达不清晰、逻辑不够严密等等。这种注重考试成绩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制约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而且会对其数学学习兴趣及自信心产生消极影响。

(三)数学语言表达不规范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准确而严密的表达方式需要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律与逻辑来进行。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很多学生的数学表达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用词不够精准、符号运用不当、逻辑不够明晰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不规范,可能来自诸多方面。一方面,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数学语言规范性要求不严格,造成学生没有正确引导与展示。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缺乏足够的数学语言实践机会,难以形成规范、准确的数学表达习惯[5]。另外,因为数学语言自身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有些同学理解与应用起来有一定难度,还易造成表述不够规范等现象。

、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化对策

(一)创新教学方式,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填鸭式教学已不能适应当下教育需要,需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以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创新教学方式,关键是要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纳入数学教学各环节。可运用问题引导法通过有启发性地提问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与表达;还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通过小组内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来解决数学问题、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师也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数学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场景中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同时也要注意考核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情况,发现并修正学生表达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

以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包含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题目,如:“小明买来三支铅笔,一支两块钱一支;两本笔记本每本五元;我还额外购买了一个书包,售价定为30元。请问,他总共要付多少费用?”随后,教师提问:“本题要算什么?也就是铅笔、笔记本、书包总价格;首先要计算的是什么?例如,先计算铅笔、笔记本等的总成本;再计算一下总费用加书包价格;最终的结论总价有多高?理由就是要按买东西的先后顺序逐渐累加成本。”这类试题有利于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对题目进行解析,理清计算顺序,强化答题过程中语言表达技巧。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某些混合运算的复杂题目进行分组讨论,比如:“小红家中饲养了5只鸡,而每一只鸡每日的饲料需求为0.2千克;还养了3只鸭,每只鸭每天需要吃0.3千克的饲料。请问小红家一天要备几公斤饲料?”各个组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职责进行分工,其中一些成员负责特定的计算公式,例如“5只鸡×0.2千克/只=1千克,3只鸭×0.3千克/只=0.9千克,1千克+0.9千克=1.9千克”;有些人负责说明运算步骤,即分别计算出鸡鸭对饲料的需要量,然后把二者累加起来;有些担负检查结果,以保证计算精度。通过团队协作和讨论后,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规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在核心素养发展框架内,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对数学概念有一个更加直观地认识,对数学方法有一个更好地掌握,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数学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实践教学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设计与数学知识点密切相关的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数学魅力、领悟数学原理、通过实践结果验证、表达数学思考等。另外,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验,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来培养其数据处理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继而促进其数学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于学生的指导与激励。通过有针对性地设问,诱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练习,促使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实践成果做出及时的反馈与评估,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不断促进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发展。

以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垂线与平行线”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画一画,找一找”的活动。请同学们用直尺、三角板之类的工具在纸张上画出垂线与平行线,试着在实践中找一些垂线与平行的例子,比如课堂上墙角的线条、书的边。学生经过这个过程既可以对垂线、平行线等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又可以在练习中锻炼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同时,学习使用精确的文字来描述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性质。另外,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验,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来培养其数据处理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继而促进其数学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开展实验时,需重视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激发,并通过针对性地设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与实践,促使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三)培养数学思维,形成数学语言表达思想

在核心素养培养框架中,数学思维就是用数学方法、概念、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贯穿数学学习始终,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表达技巧的塑造与成长。要想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教师就需要重视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思考方法与策略的渗透。如通过指导学生深入地分析数学问题来发展其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通过使学生参与建构数学模型、探究数学规律来锻炼其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这些数学思维,既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把握,又能给学生提供大量数学表达素材与思想框架。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把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达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数学思维过程中语言表达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思维变成具体的数学语言以促进数学表达能力的发展。

以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分数加法和减法”一课为例,教师提出一个详细的分数加法问题,例如“1/2+1/3=?”,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把两个分母不一样的分数加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了解分数加减法算理,同时借助画图和实物演示来帮助他们直观地体会分数加减过程。通过这种深入的分析,同学们既可以掌握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又可以锻炼逻辑推理能力和在思维过程中学会运用数学语言将思维过程明确表达出来。同时通过使学生参与建构数学模型、探究数学规律等活动来锻炼其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分数加法和减法”一课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若两分数分母差别较大,将怎样算其和或差呢?”这类试题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发学生努力建构数学模型或者发现数学规律,锻炼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核心素养培养下的教学情境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所设计的真实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具体生动的现实问题,从而让学生很自然地用数学语言去思考,去表现。教师可设计出一些数学问题来贴近学生的生活,如购物问题、游戏问题等等,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数学的趣味与实用性,进而引发学生对数学表达的渴望。同时创设教学情境也能给学生更多地实践数学语言的机会。情境中学生需要和别人一起合作、一起沟通、一起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既能锻炼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

以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圆”一课为例,教师可设计“车轮制作”教学情境。该情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需设计和制作车轮的模型。制作时,同学们要测量车轮直径、周长等主要参数和计算车轮滚动距离。这类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圆的性质,又能促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用数学语言对其设计与计算过程进行描述与说明,有效激发数学表达欲望。同时创设教学情境也能给学生更多地实践数学语言的机会。在“车轮制作”这一情景下,同学们要和小组成员一起协作,一起沟通,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和同伴交往,初步学会听取别人的建议,初步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明确表达意见,使数学素养进一步提高。

总结

文章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研究,指出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优化的对策。这些应对措施主要有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数学思维及创设教学情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与表达能力。通过采取这些应对措施,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其数学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本文还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有其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晓娟.核心素养下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J].学苑教育, 2023(32):61-63.

[2] 吴志辉.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法例谈[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 2023(1):86-88.

[3] 李婷.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低年段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C]//“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集(二十九).2023.

[4] 王金凤.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与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2.

[5] 畅生贵,王娟.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J].前卫, 2023(9):0240-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