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宝石花医院
视网膜是人眼内部的神经组织,负责感知外界图像并将信号传输到大脑视觉中枢。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网病),这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失明。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在早期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感到视力模糊,尤其是在早晨或晚上时,这种变化可能逐渐加重。患者可能在视野中看到闪光或漂浮物(如小黑点、丝线或斑点),这些现象通常与视网膜的变化相关。病人可能会经历视野中的暗斑或黑点,视野的某些部分可能会被遮挡或消失。患者在识别颜色或细节方面可能遇到困难,特别是在低光环境下。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夜间驾驶或行走时视力减弱。有些患者可能会体验到视力的快速变化,感觉视力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显著的恶化。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病)的发病因素主要与糖尿病及其管理方式相关。持续的高血糖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可导致视网膜血管损伤。糖尿病病程越长,尤其是在糖尿病控制不佳的情况下,患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越高。此外,高血压、高胆固醇或脂肪水平、吸烟、肥胖及家族史等因素也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性别和年龄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男性患者和高龄人群发病率通常更高。同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良饮食和缺乏锻炼,也会影响血糖控制,进一步增加视网膜病变的风险。通过血糖控制、定期眼科检查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
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眼底表现,通常分为以下两个主要阶段:非增殖期和增殖期。
1.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轻度NPDR:眼底检查可见微小的毛细血管瘤,不伴有明显的视力问题。
中度NPDR:眼底出现多个毛细血管瘤、散在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及棉绒斑。此阶段可能伴有视力轻微下降,但往往不明显。
重度NPDR:出现较多的视网膜出血及静脉“串珠样”改变,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明显。此阶段如果未能及时干预,病情可能发展为增殖期(PDR)。
2.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在该阶段,眼底会出现新生血管(NVE或NVD),即在视网膜或视神经盘上形成的异常血管。此期可分为以下两个亚期:
增生早期:可能见到视网膜新生血管(NVE)和/或视盘新生血管(NVD),同时伴有视网膜前出血或玻璃体积血。
增生晚期:存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并伴有纤维血管膜、视网膜前积血或玻璃体积血。该阶段视力受到较大影响,可能导致严重视力障碍。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目前的医学水平尚无法治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病),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地延缓病程的进展,并且尽可能保留患者的有用视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及时进行眼底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可能的眼底病变。首次检查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来监测视网膜健康状况。
如果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稳定,或者眼底筛查时发现可疑病变,建议患者进行详细的眼科评估,包括散瞳后进行眼底检查。同时,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检查的时间间隔,确保及时监控病情发展。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眼底,并依据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改善黄斑水肿,从而保护视力。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腔注药以及玻璃体切除术等。
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能仅仅局限于眼部治疗,治病求本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包括采用清淡饮食、定期进行适量运动、戒烟以及避免酗酒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改善眼部健康,也能整体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