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如皋市委党校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年轻公务员成长成才,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年轻公务员置于国家战略高度。基层年轻公务员受教育水平高、创新思维活跃、关注实际效用、事业心强,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既具备特殊时代背景下的青年特质,又体现着作为基层一线干部的职业特征。作为新生力量的年轻公务员又是基层政府开展工作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他们面临着工作超载、需求难以满足、政治素养锤炼不够、心态不稳、精气神不足等现实困境,基层年轻公务员的成长成才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年轻基层公务员存在的现实困境
1.理论的学习偏少,政治素养的锤炼还不够硬。
在招录的年轻干部,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属于思维活跃的群体,这一定程度上为基层公务员队伍带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但从目前的党员数和调研中发现,不少人对党的理论学习甚少,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得不深、学得不透。个别人甚至存在认识过于表面化、觉悟过于浅显化。根本原因还是年轻同志向组织靠拢、提升信仰理念的自我要求不够严,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的主动性、必要性认识不足。
2.工作的能力偏弱,工作心态的摆放还不够正。
不少新招录的年轻同志对到基层工作,思想上没有充分的考虑。年轻公务员初入职场往往对工作充满了热情与信心,但一番实战后,却发现实际工作与设想不一致,接地气的办公室、村干部的大嗓门、基层群众的不理解、查河道、搞环境、进农户、进企业……一桩桩事情是分分钟让他们不禁开始怀疑人生,可谓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因此,少数人心态不能及时调整,要么是觉得“庙小”,要么是觉得岗位“屈才”,出现不安心本职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导致定位不准,难以沉下心来干工作,未能真正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理念落到实处,理想和现实难以对接。
3.干事的动力不强,敢闯敢干的精气神还不够高。
年轻人选择公务员的职业,原因之一是想在公共服务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但少数人不能正确把握职业和事业的关系,只是把公务员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缺少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年轻同志工作之初的敢闯敢干的劲头逐渐退化,甚至养成一种情性,习惯躺平,总是暮暮沉沉,失去应有的蓬勃朝气。有的人做事三分钟热度,工作跟着感觉走;有的人习惯于“听指挥”“齐步走”,领导不交代他就不会干,缺少主动性,害怕担责任;有的人倾向于琢磨“人情世故”、研究“人际关系”,不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如何干好工作上。
4.思想的解放不畅,勇于创新的举措还不够多。
少数年轻同志满足于做事务性、常规性工作,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现象。不少基层工作的开展都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没有亮点特色,没有层次位次。导致少数年轻基层公务员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条件的变化,尤其是处于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舆论已成为一把双刃剑,工作上的微小失误有可能会被舆论放大,致使原本敢做敢言的年轻公务员陷入“失语”的困境,在工作中畏首畏尾,善于解放思想,敢于打破常规,解决创新发展的能力不足,努力跟上时代节奏、与发展合拍的举措不够多。
二、推动年轻基层公务员成长成才的思考和建议
对于事业进取心强、生活压力大的基层年轻公务员而言,他们的核心需求在于提升工作能力,提升薪资待遇、拓宽晋升渠道,然而现有的体制机制则难以满足基层年轻公务员的核心需求,亟需在体制机制、教育培训等方面加以完善。
1.坚持教育提质,端正基层年轻公务员的服务动机。
拥有较高服务动机的基层年轻公务员不仅可以从专业能力发展、专业目标实现等成长中获得提升工作质效的动力,也可以在公共服务、基层治理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基层公务员岗位上做出更大成就。
要不断提高基层年轻公务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政治上清醒而坚定,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保持航向不偏离。一是要抓好理论素养提升。基层年轻公务员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二是要抓好思想教育。充分发挥“三会一课”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加强基层年轻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引导基层年轻公务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使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要抓好价值观教育。引导年轻公务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增强他们的四个意识,教育基层年轻公务员本着对组织负责、对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做事,增强在大局中的补位意识。
2.坚持知人善用,提升基层年轻公务员的素质能力。
基层年轻公务员培养的目的是使用,是让他们在基层更好地贡献青春力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员干部应具备的“七种能力”的要求,加强对基层年轻公务员的培养使用力度,积极为优秀的基层年轻公务员提供施展抱负的舞台,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基层公务员是密切联系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枢纽,是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基层的贯彻者,更需炼就沉下心来干工作的心境,做到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遇到挫折时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一是知人善用,及时了解掌握年轻公务员的思想动态、现实表现,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公务员,要让他们经历关键岗位、重要岗位的磨炼,把重担压到他们身上。二是要加强工作交流。以优化结构为前提,以促进人岗相宜为目标,推进基层年轻公务员的交流轮岗,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让每一位同志都有不同岗位锻炼的机会,提升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能力。三是拓宽晋升渠道,注重从基层年轻公务员中选拔优秀同志到管理岗位履职,有针对性地培养干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3.坚持以文化人,优化基层年轻公务员的成长环境。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基层年轻公务员在工作中获得理想的目标和技能时,他们就会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职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能。“文化”的积极意义在于团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取向。注重文化的引领作用,可以凝聚基层年轻公务员队伍的工作向心力,激发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
一是科学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对年轻基层公务员而言,要想满足其职业目标需求,就要激发他们服务基层的工作动力,对症下药规划好职业生涯。不断强化基层年轻公务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认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提升形象,让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发芽。二是关注基层年轻公务员的健康成长。既要关注“工作圈”,也要关注“社交圈”和“生活圈”,激发基层年轻公务员队伍的活力,鼓励担当作为,加大正向激励,营造一种鼓励干事创业的、批评躺平心态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广大基层年轻公务员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三是注重对基层年轻公务员的情感关怀。基层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很多人对基层公务员存在着误解,影响了基层公务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对基层年轻公务员而言,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更新激励形式,给与他们更多的“软性奖励”,如口头上的赞赏和肯定,以此满足基层年轻公务员的自尊、荣誉、成就等内在需要,激发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燃气他们的信心和斗志,在自身岗位上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