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224000
摘要:目的:全面分析预检分诊护理中降阶梯思维的具体内容,探究急诊创伤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抽取后,经过严格筛查,确定70例患者参与,入院时间方面,介于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而后划分组别,参照依据为:奇偶数字法,组别命名为:对照组、实验组,以上患者均来自医院急诊科,且存在不同程度创伤;在预检分诊护理时,常规干预策略为对照组提供,降阶梯思维模式为实验组提供,对比两个组别最终效果。结果:(1)将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作为观察内容,实验组急诊创伤患者的计算数据(97.14%、85.71%)VS对照组(80.00%、62.86%),展现出了更高水平,P<0.05;(2)满意度方面,两个组别抽取急诊创伤患者进行调查,计算数据分别为:74.29%(26/35)、94.29%(33/35),比较结果得出:实验组有更高显示,P<0.05。结论:急诊创伤患者治疗时,为了提高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预检分诊护理中的降阶梯思维模式效果更佳,对于患者来说,还可保障自我满意度水平,具备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护理;急诊创伤患者;满意度;分析
医院组成中,急诊科为关键部分,内部收治患者进行调查,典型特征为:病情紧急、变化快、凶险程度高,此类群体中,创伤程度各有不同,因此,院内干预时需以最快速度通过预检分诊,以此来保障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从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1]。而降阶梯思维模式的开展,强调急诊患者预检分诊过程中,应首先关注危及生命患者的各项指征,而不是按照常规顺序逐一分析,此类模式的开展能够避免医疗资源浪费,能够使急诊救治流程更加有序化、高效化。在以上背景下,本文研究活动将抽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医院急诊科收治创伤患者(n=70例)分析,主要探究预检分诊护理中降阶梯思维的具体内容、实施效果,详情整理后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对象具体构成:急诊创伤患者,抽取时间方面,开始于2023年1月,结束于2024年5月,而后根据奇偶数字法指导,将7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分组,最终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详细分析如下。对照组:纳入35例,性别分布中,女患人数统计后,共17例,男患人数统计后,共18例,年龄方面予以调查,区间跨度为24岁-68岁,平均数值计算结果为(46.09±1.32)岁;实验组:纳入35例,性别分布中,女患人数统计后,共16例,男患人数统计后,共19例,年龄方面予以调查,区间跨度为27岁-66岁,平均数值计算结果为(46.48±1.09)岁。以上资料分析后,急诊创伤患者关于性别分布、年龄比较,无数据差异,研究可行,P>0.05。
1.2方法
对照组:纳入研究的急诊创伤患者进行调查,实施常规预检分诊,即:患者入院后,急诊科工作人员可通过询问、观看、检查等措施进行分析,而后实施分诊处理。
实验组:提供降阶梯思维模式的预检分诊,主要干预内容包括:(1)护理小组。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抽调工作人员构建护理团队,而后组织理论培训、实操培训,具体内容围绕急诊科常见创伤性疾病为主,该过程中,护士长可采取情景模拟方法进行实操演练,其目的在于:有效锻炼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提高专业水平、综合能力。(2)降阶梯思维模式管理。在急诊创伤患者治疗时,强调“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原则,该过程中,对于患者各项信息,护理人员需主动询问,包括:创伤原因、具体部位、不适症状的具体表现以及既往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做好详细记录后,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该过程中,对于部分病情危重患者,可优先抢救,在部分呼吸暂停患者中,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同时,为此类患者开启绿色通道;在部分病情相对较轻的创伤患者中,急诊科管理阶段,应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情况,必要时需实施清创、止血以及包扎处理。
1.3评价指标
1.3.1急诊创伤患者中,在不同预检分诊护理后,对两个组别最终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有: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
1.3.2比较护理满意度水平,在两个组别筛选急诊创伤患者中,主要级别有: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
1.4统计数据
调取全部数据分析时,采取统计软件SPSS24.0版本完成,在计数资料方面,用卡方检验获取结果,代表形式以(%)为主,测定数据比较后,两个组别差异明显的具体标准为:P<0.05。
2结果
2.1护理效果
和对照组急诊创伤患者相比,实验组关于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的计算数据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效果(%)
组别名称 | 分诊准确率 | 抢救成功率 |
对照组(n=35例) | 28(80.00) | 22(62.86) |
实验组(n=35例) | 34(97.14) | 30(85.71) |
X2 | 5.081 | 4.786 |
P | 0.024 | 0.029 |
2.2满意度
急诊创伤患者予以调查,满意度计算数据存在差异,且实验组表现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水平(%)
组别名称 | 不满意 | 基本满意 | 非常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n=35例) | 9(25.71) | 12(34.29) | 14(40.00) | 26(74.29) |
实验组(n=35例) | 2(5.71) | 14(40.00) | 19(54.29) | 33(94.29) |
X2 | - | - | - | 5.285 |
P | - | - | - | 0.022 |
3讨论
急诊科日常工作中,预检分诊环节非常重要,能够对创伤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而后决定治疗顺序,从而较好地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应用,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2]。在传统管理流程中,统一的检查步骤对于部分患者来说,极易延误最佳救治时机,导致病情恶化;而降阶梯思维模式,能够有效弥补上述缺陷,在患者进入急诊科后,工作人员需将目光聚焦于是否威胁生命安全,检查患者出血情况、气道通畅情况,而后进行分诊处理,上述环节可缩短患者分诊时间,可保障患者抢救效果。
从本次研究来看,观察指标分析后的结果显示:(1)实验组中,参与研究活动的急诊创伤患者关于分诊准确率为97.14%,抢救成功率为85.71%,和对照组计算数据(80.00%、62.86%)相比,实验组有更高显示,P<0.05;(2)不同模式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4.29%,33/35)VS对照组(74.29%,26/35),表现更高,P<0.05。以上数据证明:急诊科预检分诊过程中,降阶梯思维模式更具优势。具体原因总结为:急诊科预检分诊过程中,构建护理小组、加强培训措施,能够有效增强医护人员自我责任意识,可锻炼其心理素质,提高综合能力;与此同时,降阶梯思维模式,能够将“先重后轻、先急后缓”作为指导原则,在急诊创伤患者中,对于病情危重、致命患者,护理人员需放在首位进行评估,而后开启绿色通道救治,该过程中,在部分病情较轻患者中,以动态观察为主,避免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导致严重后果出现[3];此类预检分诊方案,可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能够使急诊科医护人员集中精力抢救患者,提高生存率,持续应用阶段,还可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化分配的目标[4]。另外,降阶梯思维模式的开展,能够有效避免遗漏严重病情现象以及误诊现象,其针对性、系统性较强,在接诊患者过程中,可提高急诊科整体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预检分诊护理时,降阶梯思维模式的应用效果确切,对于急诊创伤患者来说,既可提高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又能保障患者自我满意度水平,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张荣.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模式对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74-1075.
[2]李媛,周立杰,温卉蕾.降阶梯思维用于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护理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9):1617-1619.
[3]张萍萍,秦娟萍.降阶梯思维在非创性胸痛患者急诊预检分诊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 2020, 010(012):255-256.
[4]周丽芳,王洪翠,朱丽利,等.降阶梯思维模式引导的电子分诊系统在非创伤性腹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15):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