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邮编:530000
儿童误服异物是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尤其是在学龄前儿童中更为普遍。由于儿童天性好奇,他们常常会将一些不宜入口的物品放入口中,导致异物误服。这种情况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危及生命。家长和看护人员必须了解误服异物的紧急处理措施,迅速采取行动以最大限度降低伤害。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儿童误服异物处理指南,帮助家长和看护人员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反应。
一、儿童误服异物的常见类型
儿童误服的异物类型多种多样,但根据其物理特性和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可以将误服的异物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常见的食物类异物包括坚果、葡萄、爆米花、果核等,这些食物的共同特征是体积小、质地坚硬,容易导致气道梗阻。此外,进食时儿童还可能因为说话、哭闹或大笑而将食物误吸入气管。
儿童误吞硬币、纽扣、玩具小零件等物品较为常见。这些物品虽然多数情况下会通过消化道自然排出,但若体积较大或形状特殊,可能会导致食道、胃肠道阻塞或损伤。
纽扣电池是误服异物中最为危险的一类物品。电池在消化道中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灼伤或中毒,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儿童对色彩鲜艳或形状可爱的药片容易产生好奇心,误服药物不仅会带来急性中毒的风险,还可能引发一些难以预料的副作用。
二、误服异物的症状表现
儿童误服异物后,具体表现因异物的种类和大小而异,通常会有以下几种症状。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偶尔的咳嗽或许只是身体的小小不适,但当咳嗽变得剧烈且伴有呼吸急促、哮喘声等明显症状时,家长们便需高度警觉,因为这可能是异物误入气管或支气管的紧急信号。异物进入呼吸道后,会立即刺激气管黏膜,引发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剧烈咳嗽,试图将异物排出。然而,若异物位置较深或体积较大,单纯依靠咳嗽可能无法将其有效排出,此时孩子的呼吸会变得急促,甚至伴有哮鸣音,情况十分危急。
当异物不慎被孩子误服并进入胃肠道后,其影响往往更为隐匿而深远。初期,孩子可能会感到胃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身体试图将异物排出的自然反应。然而,若异物体积较大或具有锋利边缘,便有可能在胃肠道内滞留并造成损伤,如划伤食道壁、胃壁或肠壁等,导致剧烈的腹痛甚至出血。
食道是连接咽喉与胃部的关键通道,一旦有异物卡入其中,便会立即影响到孩子的正常进食。此时,孩子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表现为进食时表情痛苦、食物难以下咽等。同时,由于异物刺激食道黏膜产生大量唾液分泌,孩子还可能出现流口水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若异物长时间卡在食道中无法排出,还可能引起食道炎症、水肿甚至穿孔等严重后果。
在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时,他们的行为变化往往成为了最直接的求助信号。误服异物后,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烦躁不安或哭闹不止等情绪反应。这是因为异物在体内引起的疼痛和不适让他们感到极度不适和恐惧。此时家长应耐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并尝试与其沟通以了解其感受和需求。
三、误服异物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面对儿童误服异物的紧急情况,家长需要冷静应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第一步是尽量确定孩子误服了什么。如果孩子还能说话或表达,请询问具体的物品类型。如果无法确定,家长应根据孩子周围的物品和可能的玩具碎片等线索做出推测。
硬币、纽扣类异物通常不会立即引发急性症状,但如果孩子表现出吞咽困难、咳嗽等症状,则可能表明异物卡在了食道或气管中。此时,家长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X光或内窥镜检查,判断异物的确切位置。电池误服尤其危险,家长需立刻带孩子去医院急诊。切勿尝试让孩子自行呕吐,因为电池在体内停留时间越长,造成的损害越大。
对于药物误服,家长首先要明确孩子服用了多少药物以及具体的药物类型。随后,应根据药物说明书中的处理建议,或直接拨打急救电话,并带上药物包装前往医院。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通过洗胃或给予解毒药物来进行处理。
如果孩子因误服异物出现气道梗阻,导致无法正常呼吸,可以立即对1岁以上儿童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步骤,站在孩子身后,双臂环绕其腹部,一只手握拳,将拳头放在肚脐上方位置。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推压腹部,连续几次,直到异物被排出或孩子恢复正常呼吸。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不应使用海姆立克法,应改用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法。
对于婴幼儿(1岁以下)误服异物后,出现窒息或气道阻塞时,可以采取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的急救措施。将婴儿俯卧在大人的前臂上,头部略低于躯干,用手掌拍打婴儿背部中央5次。如果背部拍击未能有效排出异物,可将婴儿翻过来,面朝上躺在大人的前臂上,用两个手指按压婴儿胸骨下方5次。
四、医院处理与后续检查
如果急救措施未能有效排除异物,或孩子仍然有不适症状,必须立即前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医院会根据异物的类型和位置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对于难以排出的异物,医生通常会通过X光确定异物的位置,必要时还会使用支气管镜或胃镜取出异物。这些方法安全、有效,可以在不损伤呼吸道或消化道的情况下将异物移除。
药物误服后,医生会视情况采取洗胃、给予活性炭或使用解毒药物等治疗措施。同时,家长需向医生提供误服药物的详细信息,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即使异物成功排出,家长仍需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孩子可能会因异物擦伤食道或气管而出现感染的风险,因此医生可能会建议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五、如何预防儿童误服异物
预防儿童误服异物比急救处理更加重要,家长和看护人员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和玩耍环境。
家长应为孩子选择适合年龄的玩具,避免购买带有小零件或可拆卸的小物件玩具。特别是3岁以下的儿童,他们容易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应格外注意。
电池、药物、硬币等物品应放置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家中储存的药品需放在高处,并使用安全锁,防止儿童误取。
进食时避免让儿童大笑、跑动或说话,以免引发误吞。同时,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喂食坚果、葡萄等容易卡喉的食物,所有食物应切成小块以便于吞咽。
家长应定期检查家庭中的潜在危险物品,尤其是家用电器中可能掉落的电池、纽扣等小物件,确保儿童玩耍的环境安全无虞。